APP下载

“美好生活观”的哲学意蕴

2018-02-13王凯王苗苗

青年时代 2018年3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王凯 王苗苗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转变,继而促使“美好生活观”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因此,对“美好生活”的内涵和实现路径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此展开论述,用哲学的视角去梳理“美好生活观”的内在逻辑,并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西方古代哲学中关于“美好生活观”的论述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美好生活观;劳动观

党的十九大重申要注重在发展时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过上共建共享、幸福快乐的美好生活。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仅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及的主题,也是贯穿哲学史的一个经典问题。

一、中西方哲学对“美好生活观”的阐述考

“美”字在《说文解字》中被释义为:“美,甘也。”意指让人感到快乐。从哲学意义上来说,“美”与“善”常常并提,代表着一种指向幸福的伦理取向。

(一)西方哲学对“美好生活”的论述

从美德伦理学角度看,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曾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到过“幸福”的获得,其指出幸福是一种最高的善,可以通过学习、某种习惯亦或是训练获得,而合乎德性的生活就是美好的生活。

从发展伦理学角度看,社会发展的目标就在于让人类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一定要基于全人类的整体发展与长远利益,不单单只是物质生活,还应包括有精神活动。德尼·古莱曾强调追求经济的发展不可忽视社会公正、生态环境等问题,这样才有利于人们的福祉实现。这里的“发展”十分注重人的尊严及自由的实现,认为应将发展作为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手段。

不难看出,无论是美德伦理学还是发展伦理学,西方哲学普遍强调“美好的生活”是多方面的,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虽然功利伦理学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是当代我们需要批判的一种观点,但其也为我们指出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的极大丰富。

(二)中国哲学对“美好生活”的论述

中国哲学史上对于美好生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修身养性等方面。

儒家哲学中提出美好的生活在于“个人—家庭—国家”的幸福在主观和客观上得以达到相应的统一,孔孟为代表的儒门学者极力强调仁义道德问题,认为个人的修养与其能否获得美好的生活密切相关,诚如《论语》中提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见其宣扬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的价值观。此外,儒家也非常强调家庭和睦的人伦秩序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并且将“百善孝为先”作为首要原则,强调以此才能够达到兄弟和睦、夫妻恩爱的家庭和睦状态,其后还要对陌生人秉承“泛爱众而亲仁”的态度,以最终求得国泰民安的天下,让万民都能拥有美好的生活。

道教哲学追奉的是“众善奉行”的修行,如同儒家所倡导的“仁爱之心”那样强调对人和物都要有慈爱心,如同葛洪曾在《抱朴子内篇·对俗》中提及“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当立千二百善。”另外,道教认为在生活中应秉承“简则易生”的原则,即应该从简以享受生活,从朴以真爱生活,从和以快乐生活,美好的生活就取决于高尚的德性和高洁的品质。

一言以蔽之,中国古代哲学倡导的美好生活大都是从理性状态下主体人个人修养的角度出发,而我们现如今的社会中遵循的是唯物主义思想,且美好生活势必离不开切实的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个人价值的践履同样如此。

综上所述,“美好生活”的实现既离不开优渥的物质基础,也离不开严格的个人修养,如果过于强调其中一方,就会造成“失衡”,难以真正实现高质量的美好生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美好生活”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了很多早期哲学家的优秀思想,可谓兼容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在其撰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了一种“全面性”的观点,指的是“人的现实关系与观念关系的全面性”。马克思强调从对自然关系的认识出发去理解人的现实关系,而这种境界就相当于“美好生活”的意境了。这里可以藉由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原理进行阐释:

从劳动人权观的角度来看,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真正的发展是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及解放,而这要通过人与劳动的关系来调节和实现。时至今日,这种关系已经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社会的手工劳动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大生产劳动,再到现如今全自动化、人工智能代替手工劳动以期实现自由劳动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指出,在这个关系中最核心的要点就是促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两条最基本的规律,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财富,那么所谓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要想实现“美好生活”,势必离不开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充分研究和积极实践。

从劳动幸福观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毕生致力研究的就是如何解放全人类,而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因素往往导致人的异化和劳动异化。马克思主义旨在将劳动还原为人的真正自由自觉的活动,使人们能够通过自觉的劳动实现自我幸福。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劳动,是劳动造就了更好的主体人;人应通过劳动去获得想要的物质资料,而非依靠范畴概念去寻找幸福,因为幸福总是在积极有效的劳动实践以及有意义的生活体验中实现的。此外,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也要通过劳动彰显,享受生活应与劳动实践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也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

从劳动正义观的角度来看,追问劳动是否“正义”,应站在价值哲学的立场上去考察和建构合理的劳动方式,从劳动本身入手预防人及劳动的异化。功利主义学派认为劳动正义应是实效而忽视人的发展,这显然不符合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纲领。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正义观从人类自由的核心价值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上出发,将劳动正义隶属于完整的历史范畴当中,并使其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不断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又对人格平等进行了标准化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劳动者意识的觉醒,帮助他们捍卫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总而言之,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分析“美好生活观”,可以从几个层面上用唯物辩证法发现美好的生活不仅只是单单从物质财富亦或个人自身修养上来实现,而是要将两者进行有机、完满的结合才能实现。

三、结语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从无高低贵贱的區分,也是我们创造美好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和感受快乐的唯一法宝。

当今,我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秉持着“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思想观念,带领全党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不仅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最大实际,而且也可以作为一种最高纲领指引着全人类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勒堂.劳动正义:一个批判性的阐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05):5-13.

[2]杨燕华.马克思的劳动幸福观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01):20-26.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
再论哲学人学的学术性质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弄清楚的三个为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指导意义
善用科学理论解决改革发展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