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哮喘伴抑郁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2018-02-13苏克雷张业清陈晓东

吉林中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羟色胺气机支气管

童 画,苏克雷,张业清,*, 陈晓东,居 尚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 210028)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由于其反复发作,伴有呼吸困难症状的加重,而当今医学界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数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长期处于抑郁的情绪中[1]。目前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者就支气管哮喘和抑郁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从中西医角度探讨支气管哮喘与抑郁相互影响,治疗措施,以及改善预后3个方面来阐明支气管哮喘与抑郁二者之间的关系。

1 现代医学

1.1 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据估计,目前全球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有3亿左右,而我国的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近3 000万,不论在全球还是在我国,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都呈上升的趋势[2]。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综合症,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等,常和慢性病相伴,其发病率不断增高。抑郁症以高患病,反复多次发作等为特点[3]。目前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疾患,在中国,抑郁症在精神障碍及自杀所占总疾病的负担比例都为第一[4]。

支气管哮喘以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伴有气道的高反应性为特征,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炎性细胞、介质。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更倾向于二者存在重叠的发病机制[5]。

国外的Irwin[6]研究表明,抑郁是一种心理神经免疫紊乱性疾病,涉及多种炎症反应。5-羟色胺既是一种炎症介质,又是一种脑内的重要神经递质。陈宝生等[7]研究表明,5-羟色胺在哮喘气道重塑中起着介导的作用。有研究指出,5-羟色胺功能低下则抑郁症患者情绪低下,食欲、睡眠变差等[8]。5-羟色胺是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标志之一,能够保护神经元[9]。有研究表明,5-羟色胺既是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神经方面的重要的因素,又为抑郁症发作的重要环节之一[10]。因此,支气管哮喘与抑郁的炎症反应有着一定的生物学关系。

1.2 抑郁与哮喘相互影响

1.2.1 抑郁加重哮喘 现在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情绪因素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有研究发现,抑郁是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的不良情绪之一。抑郁等消极情绪是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通过运用哮喘调查问卷或者焦虑、抑郁量表等研究能够表明,抑郁的患者相较一般的人群,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有着一定的提高[11]。贾建厚等收集了2011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其医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290例,其中伴抑郁的有190例为观察组,不伴抑郁症状的有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显示除去年龄和性别的因素,伴有抑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其在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的效率上远低于不伴抑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并且伴有抑郁症的患者往往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率低,常常出现不愿意配合治疗,没有足够的耐心等现象,从而使得治疗周期延长,治疗效果也往往较普通患者较差[12]。

1.2.2 长期哮喘增加抑郁的发病率 国内有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的控制可与抑郁的产生呈正相关。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不佳,往往导致抑郁的症状加剧[13]。国外有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患者经过长年的反复发作,其患抑郁的概率是健康人群的2倍。更是远远的高于其他的慢性疾病[14]。临床上很多患者由于患有支气管哮喘,只能长期依靠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的发展,从而来提高生活质量。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往往通过服用药物能得到较好的控制,而处于非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则往往有着一定的负担。其常年的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生活质量较差[15]。因对发作充满恐惧,从而导致思想不集中,工作学习效率的下降,甚至出现更严重的抑郁和认知障碍[16]。

1.3 治疗 临床上,在使用抗炎、支气管扩张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时,要谨慎的使用肾上腺素、茶碱类、皮质激素、抗组胺类的药物,大剂量的使用这些药物可引起患者出现抑郁的症状。而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病,要长期的使用药物控制症状。因此,在常规运用支气管扩张药物治疗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运用抗抑郁的药物,从而降低炎症因子的活动度,如降低5-羟色胺、Th1/Th2等的活动度,从而在治疗哮喘的同时又能够兼顾到抑郁的治疗。王金东等[17]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兰可以有效的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抑郁的患者,艾司西酞普兰抑制了中枢神经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西医的抗炎治疗是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但用量过大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2 传统医学

2.1 病因病机

2.1.1 郁症之于哮病 支气管哮喘是属于中医方面的“哮病”的范畴。哮喘之名首次出现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症因脉治》。其基本病机为内伏宿根受外邪而诱发,或兼先天不足、肺肾两虚、痰阻气道所致。虽与肺肾相关,笔者认为与肝也有着密切的关联。肝属木,主升,主动,主疏泄,因此可调畅情志气机,通利气血。情志调则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朱丹溪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18]。”意思是诸病皆可生于郁,其可导致气机失调,气血不和,从而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升降失司,肺气上逆导致哮病。哮病之夙根为痰。肝气郁结,肝木五行之克脾土,从而脾失健运,酿而为痰;肝气瘀滞,气机失调,疏泄失司,从而津液失布,聚而成痰;肝气郁而化火,灼伤津液,炼而成痰。此皆为肝郁之痰。此痰贮于肺,使得肺气失宣降,哮病得发。肝气郁久化火,木火刑金,肺气逆而上行,哮病得发。肝郁气滞,气阻血行,血凝阻滞肺气之宣降,哮病得发。情志伤肝,肝风内动,肝阳上亢,上冲于肺,哮病故而得发[19]。因此可以得出郁症可促使哮病发作、加剧。

2.1.2 哮病之于郁症 《黄帝内经·疏五过论》曰:“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20]。”意思是人们因变故易导致心态的失衡,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脱营失精是因精神刺激所致的气、血、阴、阳失调。这与哮喘病人长期反复发作而导致抑郁的状况是十分相似的。武维屏教授对肝与肺的生理病理做了系统的整理。其认为在生理方面,肝肺相克,共司气机升降、气血调达。在病理方面则可概括为气机不利,虚火灼金,木火刑金等[21]。郁症的发生多因肝之疏泄不畅,从而易导致肝气郁结。哮病日久反复发作,可致肺失宣降,气机升降失利,肝失疏泄,而气机郁结于肝,从而导致郁症。或肝郁化火,也可导致郁症。

2.2 治法

2.2.1 中药方剂 中医方面注重的是调肝理肺,使得肝肺同治,疏肝郁,调气血,理气化痰,祛风助肺宣降而平喘。尹硕淼等[22]认为肝风内动当用清肝宁肺汤,汤剂组成为青黛、诃子、炒栀子、海浮石、炙麻黄、瓜蒌皮、炒葶苈子、紫菀、蝉蜕、杏仁、牛蒡子等以祛肝风、肝火、平肺气,化痰热。王文丽[23]自拟肝肺同治方治疗哮喘并观察其疗效,以黄芩、荆芥、防风、蝉蜕清肺止咳化痰,地龙、僵蚕、钩藤清肝泻火、止咳平喘,白芍、麦冬、五味子、甘草养阴柔肝,研究表明,自拟肝肺同治方能够有效的改善气道慢性炎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颉倍峰[24]则用平肝哮喘汤止咳平喘,清肺化痰。方中君药为紫苏子和桑白皮,相辅相成强调止咳化痰、清泄肺热,僵蚕解痉镇咳之功尤甚,地龙平喘,前胡、莱菔子止咳化痰,桃仁可通络活血。其中莱菔子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菌的作用,僵蚕可刺激肾上腺素。

2.2.2 针灸 近几年来,针灸疗法是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抑郁症的有效手段。卢德华[25]认为需辨证论治,取俯卧位与仰卧位交替体位从而达到标本兼顾,仰卧时可取天突、膻中、孔最、合谷、丰隆、中脘、双侧天枢、气海,俯卧时取百会、四神聪,可调神导气,协调脏腑气机。祁玉军[26]认为应取常规用穴,即定喘、肺俞、列缺,配伍能够调节神志的腧穴,如印堂、百会、太冲等,经过其研究发现,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并且抑郁的症状也得到了较高的控制。文培培等[27]经过临床观察及调查认为,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抑郁应选取的穴位主要是在任督二脉、肺经、心经、膀胱经以及肝经上,再配合四神聪等可以调节情志的经外奇穴。急性发作期主要选穴为定喘、肺俞、曲池、丰隆等,缓解期则运用太冲、太溪、阴陵泉、心俞等,伴抑郁则需配合四神聪、内关、三阴交、神门等。针刺这些可达头部的诸脉的穴位配合膀胱经的背俞穴可间接的调节脏腑,从而能够疏肝理气,缓解抑郁的症状。

中医方面,除了采用中药、针灸等常规治疗,还可以结合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注射中药注射液等方法。孟晴[28]认为中药溻渍法以经皮给药的方式,敷于特定穴位,可以降低哮喘发生的概率。平常还要注意个人的饮食起居,一切诱发哮喘发生的因素都应该尽量的避免。

3 综合疗法

积极的开展联合药物、情绪及社会的综合疗法是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抑郁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一个人的健康不单单是躯体的健康,与心理、社会关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心理-社会统一治疗是当下热门疗法。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给患者提供机体应激保护,无论在心理还是在经济上都能给患者减少一定的负担。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积极主动,对生活重新充满信心,使患者及家属和医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从而更加有效的发挥治疗的作用。药物治疗虽很重要,但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的接受治疗,能够缩短病程,减少支气管哮喘发生的频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9]。

4 总结

目前就支气管哮喘与抑郁虽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但很多环节仍存在着问题,支气管哮喘伴抑郁的临床诊断、治疗仍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现在支气管哮喘依然没有办法根治,因其导致的抑郁又对病人的病情造成一定的加重,甚至对社会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探寻其诊治方法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的研究。经过中医和西医结合并进的治疗,对这种情况会有一定的改善。

猜你喜欢

羟色胺气机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性格情绪对于气机的影响——C、D型性格
便携电子打气机
极北鲵肠内5-羟色胺、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内分泌细胞胚后发育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