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比较

2018-02-11赵珍珍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宗教儒学信仰

赵珍珍

内容摘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宗教”“信仰”“精神”三方面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西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深层次联系。“宗教信仰”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儒学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通过二者比对可知宗教与儒学在影响力上有共性,但性质上却有着质的区别;从信仰与道德来看,这二者同样对人的行为具有约束力,只是方式不同,信仰是由内而外,道德则更多的是由外而内。

关键词:宗教 儒学 信仰 道德

一.儒学与西方宗教伦理的比较

(一)儒学与宗教

儒家学派始于春秋时期,创始人是孔子,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并流传至今。从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朮”起,它几乎是后世历代的主流文化,而“外儒内法”也成了几千年封建统治的主流形式。在千年历史的变迁中,儒学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推陈出新。从孔孟立学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再到明清“离经叛道”的儒家思想,所以儒学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儒学的变迁是时代变迁的结果,当然也少不了政治的推波助澜。

封建王朝统治了中国几千年,也可以说儒学垄断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文化,人们都唯“儒”是从。政治上,儒学垄断了整个官僚体系,儒家经典是读书做官的必修书目,当世的知识分子也大都是儒学的追随者。经济上,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虽然商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但基本上财富还是掌控在统治者,也就是官僚地主的手中。思想文化上更是不必说的,统治者实行外儒内法的管理模式,思想文化也是被儒家垄断,而且封建社会知识的普及本就比不得当今社会,儒学又是官方哲学,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儒学的气息。

提到宗教,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并不是影响最广泛的宗教,影响最深远的是佛教。佛教传入中国之始便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烟雨中”①便反映了统治者广俢佛寺,佛教兴盛的景象。尽管佛道曾盛极一时,但也多次被统治者下令诛灭,最著名的当属“三武灭佛”,所以宗教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它总是作为配角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且其影响也呈现地域性、时代性的特点。

回归我们的主题儒家学说,儒学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曾一度被打为“孔教”,知识分子还纷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虽说儒家学说影响深远,中国传统文化任何时候都绕不开儒学,但“儒家”是否能够与宗教等量齐观还有待商榷。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宗教,对于有虔诚宗教信仰的民族究竟意为着什么。接下来我将试着对西方宗教伦理做一个简短的论述。

(二)西方宗教伦理

印象中谈到西方文化,最不能绕过的就是宗教信仰,而提到宗教信仰,首先想到的便是天主教。在西方人眼中提起基督教可能就跟国人听到儒学是一样的,它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中世纪时期的罗马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教皇是罗马帝国的最高首领,也是罗马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掌握着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权,而这也是罗马和我国最大的区别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争夺罗马的最高统治权,世俗权利与教权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争斗,最终以世俗权利的胜出宣告斗争结束。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着重论述新教的内容,包括加尔文宗、路德宗、虔敬派、循道宗、浸礼宗等诸教派。新教是适应了社会变迁的新事物,属于改革之流,是宗教改革的产物。信仰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属于意识形态之流,虽不能说直接支配社会的变迁,但对社会变迁也是起着巨大的反作用的,内心的虔诚与敬畏是信仰的根源所在。在宗教信仰里面,都是有具体信仰的神的存在的,就比如天主教,信奉耶稣真神;伊斯兰教,信奉真主安拉。宗教的信仰者一般都认为人是有来世观念的,相信因果循环,当世受前世所累,后世也会为当世的行为负责。这也可以看出儒学与宗教最大的区别就是儒学是由外而内的修行,很多时候都是克制的结果;而宗教信仰是由内而外,发自内心的虔诚追求。

总而言之,从影响力来角度来说儒学与西方宗教伦理,二者是相似的,他们都是本民族的灵魂所在,是本地区文化的主流,它们也无形中成为民族文化的筋骨,未来也可能会千年万年的传承下去。但就性质来讲,两者根本不属于一流,把儒学叫做“孔教”,是万万不能的。儒学从根本上来讲还不具备宗教的性质,虽然因为统治阶级的原因,儒学某些部分有被神化的嫌疑,就比如说孔子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但尊孔跟一定意义上被神化的基督耶稣还是很大差别,他归根结底还是属于学术流派,《论语》中就有“子不语怪,力,乱,神”②的说法。而西方宗教则是有真神的存在的,它有教义、有信徒、有来世观,相信一些神秘的力量,这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这也是二者质的差别。

二.信仰与道德的比较

(一)信仰

所谓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带有浓厚的情感体验色彩。这也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我想讨论的信仰类别就属于宗教信仰这一流。西方的宗教文化的神圣之处便是“信仰”,它没有外力条件的牵引,发自内心,这种自觉让我们惊叹。

“在监禁他的斗室中,他赢得了广大信徒的爱戴,因为他表达了一个虔诚的清教徒的情感。他唯一的念头就是如何使自己得救。”③这是摘自文中的一段话,它反映了一个虔诚清教徒的内在追求就是灵魂救赎。在西方宗教伦理里面,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救赎,是虔诚清教徒的毕生追求,无论他们做什么,都基于这一个目的——救赎,他们对来世的期待远远超过对现世的追求。这种信仰可能对我们来说是虚无缥缈的,但对于虔诚的信仰者来说,能使上帝满意是他们人生意义的全部,这便是“信仰的力量”。书中还提到,加尔文宗认为上帝之选民的道德行为,源自于由上帝之神恩促成的信仰,反过来来说,这一信仰只有在道德行为的品质中才能得到自我确认。这无疑说明在西方宗教伦理中道德行为是得到救赎的途径,因为有信仰,所以要按照道德的行为标准行事。那么道德行为一定程度上也因为信仰产生了约束力,我把它称作为信仰的约束力,只要你有信仰,这种约束力就发挥作用。从宗教信仰上来说,我们国人是没有这种信仰的。如果非要说拿什么作为自己行为准则的标尺,那应该是道德,我们会用道德的标尺来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而非信仰。

(二)道德

不同的对错标准是特定生产能力、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这也是道德的一种评判标准。而我们常常提到的道德,则是我们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我们重视道德,因为当今社会道德和法律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祥和的重要方式,与我们的社会息息相关,道德已渐渐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道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但从始至终没有发生过改变的是对真善美的赞赏,跨越时代,甚至跨越国界。从古至今,除了法律的绝对约束力,我们最多的是受到道德舆论的指引。封建社会中地方官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这就类似于一种道德约束;现代社会,虽然道德的约束力不及古代,但最起码它是衡量是非对错的标准,整个社会的道德舆论力量也依然是一把软尺,具有相对的约束力。

违背道德,首先你要受到身边人的非议,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会遵从道德,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外力的约束,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一心向善,不求名利。毕竟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争议至今都没有达成一致。影响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儒学,其某些内容就是引导我们如何做人,只是发展到后期也免不了“伪善”二字的诟病。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揭露国人的劣根性,一度也引起热议。无法想象假如没有道德的相对约束力,国人将会是什么样子。

综上,信仰和道德的差异,可能应该这么形容,一个是由内而外,另一个则是由外而内。就比如说从善这个问题,信仰驱动下从善,是为灵魂可以得到拯救,带着一颗救赎的之心,其实质也是内心深处的敬畏感,使之不敢逾矩。而道德的驱动力或许有人性“向善”一面,是人的恻隐之心,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外在社会舆论力量的指引。相较两者的约束力,信仰可能是根源性的,道德可能更多的流于外在。当然,这只能代表笔者一点儿浅薄的感受,可能很肤浅,需要进一步深究。

注 释

①(唐)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议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72页.

③马克斯·韦伯.《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社,1987年,第81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宗教儒学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儒学交流在路上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现代儒学的宪政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