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庄思想比较研究

2018-02-11毛月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老子庄子思想

毛月

内容摘要: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有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宇宙观。老庄均承认“道”是宇宙的本源,但老子更加注重道的本源,而庄子更加注重“道是什么”这个问题。二.政治观。老庄均赞成无为,但老子无为是为了治,而庄子无为是为了不治。三.生死观。老子认为“死而不亡者寿”,承认生死循环,庄子在承认生死循环的基础上,更加将死生混为一谈。

关键词:老子 庄子 思想

众所周知,老子和庄子是先秦时期道家学说的两大代表,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道德经》被道家奉为圭臬。而庄子则是老子学说的主要继承者,司马迁就称庄子的学术为:“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1]正是因为如此,后人往往将这二人称为“老庄”。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老子庄子生活时代、人生际遇等的不同,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也必然会有差别。本文希望概括老庄思想上的共同点,进而比较出他们思想的差异,让人们看到老子和庄子各自真实的精神世界。

一.老庄关于“道”的异同

“老子创立的学派之所以称为道家,就在于他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完整思想体系。”[2]在老子眼中,“道”有着至高无上的哲学意义。老子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3]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五十一章)

在老子的眼中,“道”是有着一种独特超越性难以用语言所描述的东西,它不受任何事物的限制,不会因为其他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万物的根源。而且,万物的生长也要依靠“道”,而“道”最终也会演化成为万物的。在庄子的眼中,“道”也是世界的本源。在《大宗师》中有这么一段论述: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長於上古而不为老。[4]

从庄子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庄子所认为的“道”是与老子一脉相承的。庄子认为道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而且,道也是在天地之前就存在了。除此之外,庄子也认为,道是不依赖于外物而存在的。

不论是老子还是庄子,他们都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老子与庄子的“道”也有些许不同。老子的“道”更注重于从道的本源去出发讨论,而庄子的道更加注重道的本体。也就是说,庄子更加注重“道是什么”这个问题。在《知北游》中,东郭子与庄子的一段对话很能体现庄子对“道”的看法。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5]

在庄子看来,道是无所不在的,道就是自然本身。道家信仰自然,是因为道家可以从自然中看出万物在自然中并行不悖的和谐之美,所以老子庄子都会对这种自然之美进行赞美。但是老子对于这种美的赞赏,并没有上升到“道”的高度,而庄子在继承老子对于“道”的看法后,又把道与自然联系起来,所以,庄子才会认为道无所不在的。正如颜世安在《庄子评传》中所说的那样:“庄子的道在自然之中,就是不仅通过诗意地赞美天地万物来表现道,而且以具体的自然物的灵活意蕴来表现道。”[6]

二.老庄政治观念的异同

在谈及老子的政治思想时,人们常常会用“无为而治”四个字概括它。老子生活的春秋后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特征便是礼崩乐坏。陈鼓应指出:“老子认为,天道是自然无为的,人道是天道在社会政治领域的落实,是对天道的效法,因而也应是自然无为的。”[7]这种说法无疑是高屋建瓴的,我们可以从《道德经》中看出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七十五章)

老子出身于史官,这个身份促使着他进行政治上的思考,所以他才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念。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顺应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老子的无为,是与“治”紧密相关的,可以说,老子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治”,无为只是“治”的手段和途径,他的无为只是要求统治者和老百姓要顺应自然。上文所引的六十章和七十五章最能说明这一观点。所以说,老子的无为,最终是回到了“治”上。

与老子相似的是,庄子也是赞成无为的。在《胠箧》中,庄子有与老子类似的看法,他把这个理想社会命名为“至德之世”。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犠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8]

庄子所描述的至德之世与老子理想的小国寡民简直一模一样。不过,老庄的观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总的来说,与老子的“无为而治”相比,庄子的“无为”更加地强调顺应自然,他强调的是“无为不治”。庄子对“有为”政治的抨击,主要是对实施有为政治的统治者的批判。《应帝王》中有一个很有趣的寓言:endprint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9]

浑沌无七窍本是自然状态,而儵与忽却非要给他开凿七窍,直接造成了浑沌的死亡。在庄子看来,对社会的治理本来就是一件泯灭人性的事情,所以他才认为“治”是无为最大的阻碍,所以庄子才主张“无为而不治”。

三.老庄生死观念的异同

自从人类开始思考之后,生死问题成了每个人都无法绕开的人生根本问题。作为早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庄也对生死问题有着深刻的论述。老庄的生死观念都是以“道”作为基石的,因为“道”循环往复而周行不殆,超越了生死。

老子关于生死的讨论,集中在《老子·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就是“道”,包括人在内的万物都是由“道”所衍生出来的。所以,在老子眼中,人的生死就是一个很自然的循环过程。死就是归根,就是向道的回归。在此基础上,老子提出了“死而不亡者寿”(三十三章)的观点。老子并不是认为有作为物质的人可以超越生死,他认为超越生死的是人的精神,这样才能被称为“寿”。老子所希望的是“追求人生精神与自然的合一,最大限度地发扬人生的自然本性,达到‘死而不亡的最高精神境界。”[10]这种追求精神上不死的观念可以说是老子生死观的精髓了。

庄子很好地继承了老子的生死观念,并对其有进一步发展。庄子在某种程度上将生死都混为一谈了。在《齐物论》中,庄子有这样一段描述: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11]

王先谦对“方生方死”的看法是这样子的:“随生随灭,随灭随生,浮游无定。”[12]显然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方生方死”理解为,万物死生变化无从寻迹,死与生的变化只在疏忽之间。所以,人们也就不必去寻求死与生的差别了。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像圣人那样,把生死“照之于天”,也就是把生死当作自然运行的一个很正常的环节就可以了。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庄子眼中,生与死是“一体”的,是没有分别与差异的。

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学说的早期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无老庄都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的确,“道”是道家思想的基石,老庄的政治观和生死观都是以“道”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

老庄之“道”虽然类似,但也有不同。与老子的道相比,庄子的“道”更多的与自然相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庄子认为,道即是自然。所以,在政治观与生死观上,庄子在继承老子理论的基础上,显得更加洒脱。在政治观念上,老子的目的在治,庄子的目的在不治,老子的治有其策略,庄子的不治只是顺应。在生死观念上,老子与庄子都注重死生的精神层面上的循环往复,但庄子在某种程度上把死与生混为一谈,这显然也是与庄子“道即自然”的观点有很大联系。

注 释

[1]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11

[2][7]陈鼓应:《老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7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修订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2,注:本文所引《老子》相关篇章皆引自此书

[4][5][8][9][11][1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7

[6]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

[10]孙保安:《庄子生死观初探》,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子庄子思想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