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确保小学生充分睡眠不能仅靠“推迟上学”

2018-02-11文/鞠

21世纪 2018年3期
关键词:作息时间课业上学

文/鞠 实

背景:浙江省教育厅2018年2月23日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在全省范围的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以确保小学生每天有10小时充分的睡眠时间、充裕的早餐时间、从容的上学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浙江省教育厅表示,推迟上学,是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重要改革举措。近年来,该省多地在小学实施早上推迟上学改革,受到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方的普遍欢迎和好评。(2月25日《北京晨报》)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上学较早、睡眠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需要冷静客观看到的是,造成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除了因为较长的课业学习时间导致早上需要过早到校之外,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力、家庭影响下不健康的作息时间安排等。

首先是课业负担重的问题。就目前来看,显然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推迟上午的上课时间,而是扎实科学的学科内容减负、学校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优化等。

其次是家庭不健康的作息时间安排问题。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重点无疑还是在于家长等家庭生活习惯的改善和完善,这些生活习惯问题不改变,即便学校推迟了小学生的上午到校上课时间,他们充足的睡眠时间还是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根据研究,小学生一般每天的睡眠时间为10个小时左右为宜。而根据人体生物钟,小孩子一般是需要晚上9点左右休息的,这样第二天早上7点以前起床,是不会影响充足睡眠时间的,也完全误不了上午8点准时上学上课的。更重要的是,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每天要8点准时上班的家长,还能在照顾孩子上学后不误上班,免却了家长照顾孩子这一长久以来困扰很多人的重大难题。

反过来再看所谓的小学生每天早上“推迟上学”、不得早于8点到校等,不但与保障孩子充足休息时间并无必然联系,还会引发更大的家长管理孩子失序问题。同时这样还可能催生早托等社会机构,除可能对孩子的安全不利外,还可能让家长多余付出,增加爱孩子的求学和成长成本,甚至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等。

反过来讲,这等于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即在推行实施小学生早上“推迟上学”的问题上,需要配套和有效解决的,还有包括足够安全可靠托教机构的存在、家庭作息时间的科学安排、家长上班与送孩子上学时间对表一致等问题。也就是说,在确保小学生充分睡眠的问题上,实施小学生上午“推迟上学”制度只是正向推进其中一个方向和方面,同时也要充分配套考虑解决许多现实问题或难题。

比如在全面推广“推迟上学”的同时,地方各学校等要考虑各地实际,切实做好小学生减负、课程课业优化等;家长要切实配合搞好家庭尤其是孩子的作息时间安排;多部门联动,在家长等接送孩子的时间安排上尽可能对表趋近;优化配套社会足够托教机构等,切实解决由于家长等抽不开身而不得不托教的孩子。只有这样,届时“推迟上学”制度才能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小学生充足睡眠的美好初衷,才能得到多方强力保障。

猜你喜欢

作息时间课业上学
让作息时间成为自我养成习惯之钙
游乐园
《电气控制与PLC》课业探索与实践
上学啦
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
“小P孩作息时间表”火了:每天学习18个小时
杭州市中职德育课“1+X”课业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伟人们的作息时间表
新课标下中小学英语交互课业设计与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