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跬步,至千里

2018-02-10王昊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古诗文语感核心素养

王昊辰

摘要: 小学的古诗文教学是一大难点,很多老师生怕学生读不懂、听不懂,对古诗文里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进行详细地释义。这种“狂风暴雨式”的教学,虽然详细至极,但是越讲我们的学生越觉得古诗文难,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就越少,效果也就越差。怎样才能让学生不畏惧这些深奥的古诗文呢?本文在语文核心素养框架下,讲述了语感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渗透。力求让小学中低段学生学习古诗文能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雨声”的“柔风细雨式”教学中获益。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古诗文;语感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的陈先云理事长曾从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等四个维度开出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那么怎样才能够在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下让学生学好古诗文呢?笔者认为语感的培养是促使学生在核心素养四个维度上实现突破,最终使古诗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的最佳方法。本文中笔者就与大家分享一下“猜读法”对学生古诗文语感的多种培养方式。

一、意外惊喜间的语感初悟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用“猜读法”与学生共读古诗《春晓》,学生的表现让我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有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们猜一猜,这首古诗讲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哪一句,向大家说一说?笔者的原先设想是学生并不能读懂什么,只是希望这样的方式能够给学生更多一些的思考空间。但是让笔者没想到的是,学生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竟然有学生举手:“老师我知道花落知多少的意思,是花落了不知道有多少。”虽然学生的表述在语序上仍有很大问题,但是她确实说中了这句诗的大致意思。这或许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感”。

二、深入思考下的语感理解

现代汉语有语感,英语有语感,古诗文也有语感吗?笔者由此想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或许这就是古人对古诗文语感的定义。同时笔者也非常认同王力先生对古诗文语感的看法:古诗文语感是对古诗文整体的感知能力,也就是拿起不太艰深的一段文言或一首古代诗词,能大体知道是什么意思。语感的形成应该是靠长期浸润在某种语言中,自然习得的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相对死记语法,这种自然习得的能力可能更为长久而有效。由此可见在古诗文的学习中,语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它的学习应该与外语类似,越早开始语感的培养越容易形成语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師在小学低段开始古诗文教学的时候就格外注重古诗文语感的培养。

三、课堂实践中的语感渗透

1、课内浅显绝句的语感初探

晋代诗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就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说法,指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既然不追求字句的释义,那么靠什么理解古诗文呢?当然就是“语感”。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古诗文都艰涩难懂,特别是小学中低段的古诗文,例如《悯农》《静夜思》《赠汪伦》等,虽然存在个别字词的释义比较难懂,整体上古诗的写法是比较平铺直述的,这样的语言比较接近现在使用的白话文,是训练低段学生古诗文语感的好工具。例如李绅的《悯农》,一年级学生基本可以感知到古诗的大体意思是:农民伯伯很辛苦,大家要节约粮食。虽然有部分学生说得语焉不详,但是我能够判断出他们已经理解了古诗的含义。

2、古诗文语感的模式化训练

语感的自然形成,所花费的时间比较漫长。想要加快古诗文语感的形成,有效可靠的解读方法很重要。随着学生古诗文阅读量的增加,笔者发现学生“猜”古诗的能力越来越强了,于是笔者整理归纳了四条切实有效的方法给学生:(1)看插图,我们的语文课本为每一篇古诗配上了精美的插图,而且多数插图都能够完整地反应古诗所描绘的内容。甚至是某些难以理解的部分,通过插图学生都能够看懂。(2)联系上下文,古诗词和普通的文章一样也有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当故事中蕴含了某些修辞手法的时候,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古诗含义就变得非常有效果了。(3)通过给不理解的字词寻找近义词或者组词等方法理解个别字词。汉字往往存在多音字、一字多义的现象,古诗文中的用字又比较简练,学生遇到平常不太用到的字义时,通过组词和寻找近义词来理解内容往往有很不错的效果。(4)通过突破个别难以理解的关键字来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多篇古诗的学习,学生渐渐地能够使用较为专业的方法“推测”古诗意思了,解读古诗文的文言语感也初步形成了,学习古诗文的信心也进一步增强了。

3、课外同类诗文的语感运用

经过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解读古诗文的方法,具备了初步的古诗文语感。笔者认为学生既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古诗文语感,就应该在实践中使用,增加他们运用已有方法、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4、质量齐增的成语语感训练

课外准备诗词歌赋虽然效果不错,但是想要找到符合学习的篇章却并不容易,于是笔者将练习古诗文语感的方法转移到成语上面。不少成语出自古代的小故事,甚至于一些成语就来自于古诗文,所以成语和古诗文一样也蕴含着语感,而成语在课文中出现的频率远远高出古诗文,用成语作为语感训练的载体可以增加训练频率,以达到长期“浸润”的目标。同时成语相对于古诗文字数更少,包含的深意更多,理解的难度也就更大,所以笔者将对成语的解读训练放在最后。

四、课例总结后的语感反思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诗文语感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地阅读背诵古诗文篇章,并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运用语感尝试解决新的问题,渐渐地学生就会发现自己能读懂的多了,能说出的也多了。慢慢就养成了语感,形成了基本的审美力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幽默生动的语言,丰富有趣的相关知识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古诗文语感形成不可或缺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赫·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

[3]王意如.文言文教学的概念、目标和路径探析[J].语文建设.2017(7).

[4]蒋绍愚,《谈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J].语文建设.2017(7).

[5]童志斌,《文言文课程目标的文化取向》[J].语文建设.2017(7).

[6]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虾峙学校 316125)

猜你喜欢

古诗文语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