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2018-02-10张嫣嫣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德才品德德育

◆张嫣嫣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

音乐教育给德育的进行带来了情感基础,梁启超认为:一个国家想要富强,则需要提高国民的素质,提高国民素质就需要进行精神教育,而诗歌音乐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可见,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渗透进德才教育是相对容易、更有效率的。

一、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愈加发达,音乐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也愈加的重要。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时而欢快,时而悲伤。音乐能够使人心情感到十分的愉悦,忘记了生活的压力,音乐有时是人们的情感寄托,因此,音乐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如今的高中学习,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压力都是十分巨大的,有时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甚至有些学生做出一些违背了生活品德的事情或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因此,有大部分高中生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音乐中,希望从音乐中能够得到一些安慰,缓解一些压力,给自己一些信心。这时,如若能够在高中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就使得学生转变了自己的心态,提高自身德才素养,从而成就更好的人生。

二、适时适地渗透德才教育

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才教育,首先要明白,该如何适时适地的进行德育,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并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下列是三点建议:

(一)引经据典,渗透德育教育

一位学生,对于前人是如何成功的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在音乐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音乐与音乐文化结合起来的,引经据典,向学生讲述从古自今国内外著名音乐家的成长历程,讲述这些名人大家是如何走向成功的,例如讲述贝多芬的成长历程,虽然从小贝多芬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但家里的经济不济导致了他的辍学,但是他不愿放弃,努力学习音乐,虽然过程坎坷,也经历了耳朵的失鸣,但其仍不懈努力。诸如此类,在学生对贝多芬十分崇敬这种环境下,向学生灌输德育教育,显得更加的事半功倍。

(二)以身树人,渗透德育教育

每个教师最重要的教育就是“树人”,“终生之计,莫如树人”,古人用经验告诉我们树人的重要性,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树人”在中华古代到如今都是国家繁荣富强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音乐教师应当将自己的个人品质展现给学生,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一个人应当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这个社会,该以怎么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其在生活中运用音乐这项技能做了哪些正能量的事情,如教师在周末,经常去孤儿院或是老人院进行音乐表演,给老人、孩子带了许多欢乐,这种以身树人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显得更有说服力。

(三)学习评价,渗透德育教育

在我们传统的高中音乐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音乐成绩往往都是根据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和最后的一首歌的演唱情况而进行打分的,这种评价机制大大降低了学习评价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在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去,来考核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表达。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前往孤儿院或是老人院进行表演,向孤寡老人们展示自己的音乐天赋,并寻求他们的评价。曾经有位教师这样尝试过,在得到结果时,他表示有点惊讶,他看到了评价单上面老人写了许多对于向他表演学生的感谢与自身的感想,有位老人写到:“如今能来老人院理我们这些老头的人有许多,但是像这位学生如此的诚恳,我还是第一次见。”可见这样的教育方式,不正是最好的德育教育么!

三、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了解应该在什么点、什么时刻进行德育教育是最适时适地后,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将更好地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一下提出三方面策略以供参考:

(一)把握核心关键点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情感学科,有时音乐能够教会一个人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它是一个人最好的情感载体。在高中音乐教育过程中,应当牢牢把握“情感”这一德育核心点,用音乐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品德上的提高。曾经有位音乐教师告诉我,他在一堂课上播放了《国际歌》,学生随着高昂的音乐和他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中,许多学生表示,毕业后,愿参军入伍,为国家奉献一份微薄之力。

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应该牢牢把握“情感”这一核心关键点,通过这种音乐与情感的共鸣,在一个学生感性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正能量的灌输,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并最终化感性为理性,吸收教师所传递的正能量,使得自身的个人品德素质得到升华,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二)把握合适的方法

众所周知,一位演唱者是否优秀,关键在于其对一首歌的情感表达,是否能够打动到人。因此,在高中的音乐课堂中,教学目标应该以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交融为主。音乐是人们认识主观或是客观事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人们可以通过音乐了解到人生中的许多悲欢离合和人生态度。教师应该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和乐观、勇于前进的生活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自己的热情展现给学生,从而感染学生,利用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从而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赏析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时,我制作了一段很励志的视频并用《我的未来不是梦》作为片段曲,一段激励人心的画面,一句句让人热血沸腾的歌词,往往能够激起学生们内心深处那积极向上的心。在音乐中,心境不断的提升,人的态度愈加积极向上。有时,德育教育不一定要体现在言语中,方方面面都能作为教育的方向。

(三)充分发挥现实基础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离不开学生家长们的配合,也离不开这个社会潜移默化的促进。有许多教育学家们认为,家长其实才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对此,我深表认同。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实基础,可以邀请学生家长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曾经有位教师在进行《父亲》这首歌的教学时,邀请学生家长与学生一起学习。这位教师说,在生活中,学生因为繁忙的课程,往往忽略掉了我们身边的亲人正在慢慢的老去,而自己却少了对父母的关心,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教育学生,应该懂得无时无刻去关心父母,而不是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后悔。事实证明,这位教师的这样的德育教育是成功的,课堂上,许多学生在父亲面前,留下了惭愧的眼泪,而事后许多家长也表示孩子更加的成熟了,懂得关心父母了。通过邀请家长与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一起互动,能够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潜在的内心情感,从而提高个人的品德素质。

四、结束语

雨果认为音乐是人类智慧提升的钥匙之一,音乐不但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同时能够益智,以乐育德,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在高中音乐教育过程中,应当把握好渗透点,适时适地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

参考文献:

[1]崔喜全.浅析在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教园地,2012,(3).

[2]朱卓刚.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J].教学与管理,2007,(4) :57.

[3]戳瑞玲.如何加强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基础教育,2012,(03).

[4]许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

猜你喜欢

德才品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画家 孙德才
孙德才·美术作品欣赏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躬耕教苑 德才双馨
吴德才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