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文学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018-02-09

中学语文 2018年21期
关键词:林黛玉时代背景文学作品

范 霞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文学阅读逐渐走入高中语文教师的课案。对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将教学目标放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上,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精神的享受,并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了解时代背景

人文精神,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就是文章的脊梁。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只有深刻体会了作者表达的人文思想,才能深入挖掘作者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师在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第一步应向学生介绍文章书写的时代背景,通过时代背景,学生可以了解当时的时代状况,可以对作者写作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了解。例如,笔者在讲解《纪念刘和珍君》时,给学生讲述了鲁迅先生及其所处的时代,让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一定的了解。《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就是鲁迅追忆这些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借歌颂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勇于为国献身的精神。通过对时代背景的理解,学生就可以理解“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并且,学生了解了时代背景后,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对于为国家勇于献身的精神感到由衷的赞叹,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

二、领会作者精神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学阅读教学应逐渐趋向于让学生体会作家的思想情感。语文教师应不断地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文学阅读,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体会到或朴实、或严肃、或浪漫、或自由的文学情感。新课标对高中文学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要让语文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文学成为高中生学习生活中的艺术享受。所以,在进行文学阅读教学时,应关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让学生自主感悟作家的文字和情感。例如,笔者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分析林黛玉的做派和行为方式虽然有些刻薄,但是,深挖林黛玉的个人性格和情感,可以看出,林黛玉是过分自强,又因为寄人篱下而感到自卑,所以,像玫瑰花一样,用带刺的外表来保护娇嫩的花蕊。林黛玉的自强和倔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林黛玉的自卑和自怨自艾,是我们需要规避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学阅读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既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收获知识,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延伸能力。所以,文学阅读教学应重视对于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让学生既可以领会作者的精神,又可以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

三、拓宽学生思维

对于文学阅读教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将静态的文学作品,通过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生活经验,以动态的形式描绘出来。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对济南冬天景色描写入木三分,对于骆驼咀嚼行走的描写,非常生动灵活。笔者可以通过老舍的文字,在头脑中构想出骆驼咀嚼的动态形式。这样,非常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老舍眼中济南的冬天,与当下学生眼中济南的冬天,肯定是不同的,正所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文学底蕴,对于景色的欣赏和思考,也会有所不同,这样的横向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这样的能力,不是通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就可以培养的,它需要漫长的学习和教育。高中语文教师,应陪伴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自己,让学生通过文学阅读教学,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觉悟的人,并且在不断学生增长学识的同时,树立健康的思想价值和三观。

四、辩证解读文章

在文学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将学生当做独立的生命个体,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需要与之沟通和分享。让学生可以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语文教师也要适当地创新教学模式,让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多元性。例如,在笔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以类似辩论的方式,对于文章进行剖析和辩驳。在《我们看海去》这篇文章的阅读过程中,笔者就利用了正反辩证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于善与恶展开辩论。《我们看海去》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主人公英子无意中遇到了一个小偷,而这个小偷以收破烂来掩饰自己的身份,经常躲藏在小树丛中。但是通过英子的深入了解,发现小偷是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已而进行了偷窃。后来,小偷被抓走了,英子很伤心,因为她觉得,这个小偷并不是一个坏人。笔者让学生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讲述自身对于善与恶的理解。在辩驳的过程中,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善与恶的真正意义。文学阅读教学的根本在于人文精神的教学,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阅读对学生精神世界构建的重要价值。

总而言之,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进行精神教化的努力,从而实现人文精神的渗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度挖掘,积极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理念。高中语文教师,应将完善我国教育制度为己任,尽自己最大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高中语文教师也应不断进行学习,强化个人的教学素质。

猜你喜欢

林黛玉时代背景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文学作品与数学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