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建构与运用之“逻辑篇”

2018-02-09谭樱

中学语文 2018年21期
关键词:复句原句文脉

谭樱

在不少人看来,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学无定法,全凭感觉。而在不少学生看来,语文的学习多数时候更是跟着感觉走。但事实上,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告诉我,语文很科学,也很理性。

我想很多老师都与我有同感——学生常常不好好说话,好好作文。在批阅作文时,总发现作文中的病句处处皆是。各科老师也都抱怨,语文老师是怎么教的,怎么这么简单的题都读不懂?语文自有其严密的逻辑性。小到词语、短语,大到篇章,逻辑无处不在。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逻辑这一要素都必不可少。现就我在语文教学当中,关于逻辑问题的几点思考做一下梳理。

首先,就词语和句子来讲。

不论是词语还是短语,它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学会”和“会学”不一样,“辉煌的中国”和“中国的辉煌”不一样。这也就是老师们常讲的不同类型的短语。在中文语法中,短语分为主谓短语、定中短语、状中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类型。类型的不同其实就是词语和词语逻辑关系的不同。如果学生们在这种逻辑关系上弄不清,那么不能准确地理解词义或句义也就理所当然了。

在弄清词语和短语的基础上,学生还应知晓句内关系和句间关系。

有一部分病句题的考查无疑也是对逻辑关系的考查。如:爱迪生这个名字对中国人民并与陌生。(应是:中国人民对爱迪生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这是一个主客颠倒的典型事例。又如: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其他病人的老同志原来是个工人。(仅凭他两次从这个工厂出来就断定他是个工人,理由显然不充分,有强加因果的嫌疑。)而不合事理、概念混淆、自相矛盾、主客颠倒这样的病句在学生们的作文中是很常见的。

句间关系也就是复句关系,更是学生知识掌握的重点及逻辑思维发展的难点。复句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都不单独讲,个人认为这是不足取的。因为它往往影响到学生对段落文脉的理解。下面我以高考题做简单说明。

例一:(2013年四川高考真题第7题B项)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花鸟画由于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所以取得了最高成就。

原句: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理由:强加因果,“标新立异”不是取得成就的原因,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吴门画派也没有取得“最高成就”。

例二:(2012年高考北京卷第14题A项)生命的“神”如果脱离了“形”而独立存在,则形神失调,人体就会产生疾病。

原句: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

理由:根据原句,选项中“如果……则……”的假设推导关系不存在。

例三:(2012年浙江卷第9题D项)只有纠正了 “五经”音义中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原句: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理由:选项中“只有……才能……”的条件关系完全不合原意。

以上示例说明,对复句关系的考查已经渗透到了阅读考试当中。细心的老师不难发现近两年的二卷主观题中会时不时地出现填、选关联词的和补写句子的题型。这一现象说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已然变得非常重要了。

其次,就篇章的阅读和写作而言,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就更突出了。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我很希望学生们对整体文脉有一个梳理。梳理出的文脉不管是作者的写作思路还是读者自己的思考,只要它连成一脉,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即便这一文脉有偏差、有疏漏。当然老师的教也很关键。我一直很喜欢以课本中的作品来讲文章的逻辑。如讲《祝福》。序幕: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初到鲁镇——发展,被卖改嫁——高潮,再到鲁镇——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从序幕到尾声,让同学们了解,顺序是一种逻辑,倒叙也是一种逻辑。又如《咬文嚼字》,即便是大家,写作也遵循议论文写作的基本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又如散文《荷塘月色》,作者用了两线交织的写法,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使文章主题深刻。这既是一种写法,也是一种学生可以学习和模仿的逻辑。历年的高考中,考文学类作品大多时候都会考到文章的行文思路。这既是对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能力的测试,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写作也是如此。老师们经常感慨,学生写作思路混乱。学生的写作经常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但事实是,“文有定法”,入门级写作一定要按照其固有的章法进行。而章法就是文体写作的固有逻辑。在阅读中如果将此讲透,学生作文时也一定会有其逻辑思考,不会“随心所欲”。所以,在平时写作文时,我经常训练学生们写提纲,以此来强化学生进行逻辑思考的习惯。

行文至此,我想说,题目中所提到的“逻辑”并不完全等同于逻辑学中的逻辑。它其实是属于语文的严谨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它既包括汉语语法也包括文体知识,既是阅读知识也是写作技巧,既用于考试也适合平时。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四大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也是将课堂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方向和任务。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大素养。个人认为,“思维发展与提升”又是重中之重,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本文系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语言建构中的逻辑问题”(课题编号2017CQJWGZ3017)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复句原句文脉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复句韩译研究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复句内部不应当用句号
托福阅读句子简化题解题策略
强调结构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