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H型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2018-02-09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中层半胱氨酸颈动脉

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我国高龄人口的构成比例将达到12.37%,预计至2050年全球≥60岁的人口将达到20亿人[1]。“H型高血压”在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被提及,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被定义为“H型”高血压[2]。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IMT)可作为反映高血压患者全身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一个窗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2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5例,女58例,年龄60~88岁,平均(74.6±5.3)岁,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诊治指南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根据Hcy水平分为:老年H型高血压组(Hcy≥10 μmol/L)60例与老年非H型高血压组(Hcy<10 μmol/L)63例。

1.2 仪器与设备

颈动脉粥样硬化监测采用荷兰飞利浦ie33型超声诊断仪,受试者常规探查双侧颈总动脉及分叉处,颈内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动态血压监测仪器为德国MOBIL GRAPH 24HABP-CONTROL型监测仪。袖带缚于患者右上臂,白昼(6∶00—22∶00)每隔30 min、夜间(22:00—6:00)每隔60 min自动充气测压1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间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H型高血压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IMT高于老年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403,7.593,11.356,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s)

注:与老年非H型高血压组比较,aP<0.05

组别 老年H型高血压 老年非H型高血压例数(男∶女) 32∶28 33∶30年龄(岁) 68.0±6.4 66.0±7.5 BMI(kg/m2) 23.6±3.1 22.4±2.8 LDL-C(mmol/L) 2.84±0.32a 2.61±0.24 HDL-C(mmol/L) 1.26±0.21 1.54±0.18 TC(μmol/L) 4.61±0.3 4.41±0.5 TG(μmol/L) 1.8±1.7 1.6±2.0 Hcy(μmol/L) 15.12±4.21a 12.47±2.75 IMT 1.8±0.2a 1.2±0.4

3 讨论

国外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老年人Hey每升高1 μmol/L,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升高6%~7%,这种相关性在高血压人群中尤为明显[3]。 有研究提示[4]老年H型高血压病患者更容易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增厚,且Hcy水平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越大[5]。

高Hcy可增加血小板的粘附能力,促使衍生生长因子的生成,活化凝血因子,干扰内皮纤溶活性[6]。

本研究比较老年H型高血压组与老年非H型高血压组发现,老年H型高血压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IMT高于老年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3,7.593,11.356,P<0.05),老年H型高血压组IMT较老年非H型高血压组明显升高。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H型高血压存在紧密联系,H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老年H型高血压组患者夜间脉压、夜间收缩压均高于老年非H型高血压组。说明老年H型高血压具有更高的风险[7-11]。学者朱章进[12]探讨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发现,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压变异性有明显的正相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有力证明了本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关注老年高血压的同时,积极对明显的高Hcy血症进行干预,可更好的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中层半胱氨酸颈动脉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对辐射诱导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