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的创新研究
——以“师生党员一助三,支部党建进寝室”为例

2018-02-08丁春文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寝室支部师生

丁春文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1 问题的提出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抓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校人才培养、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1]。当前,国内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高职院校及其师生的独特性出发,探索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思政教育规律[2]。二是问题导向,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三是发展导向,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角度,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3]。研究者一致认为,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拓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载体,创新贯穿始终[4]。

“师生党员一助三,支部党建进寝室”活动,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载体,从微观层面着手,以党建带团建为突破口,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对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积极的推广意义[5]。

2 活动的主要做法

“师生党员一助三,支部党建进寝室”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党支部响应学校党委号召,自2010年起开展的一个支部创新活动。活动按照“专业对口,性别相同,教师联系特殊寝室,高年级联系低年级,一人三寝室”的方法,把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含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分派到特殊寝室、低年级寝室(新生寝室),开展挂牌联系工作。通过这一活动,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特殊学生、新生的制度保障,搭建党群沟通的桥梁,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以党建带团建,创新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实现党员作表率,师生受教育,支部创品牌。

2.1 活动准备

2.1.1 梳理两个名单。把支部现有师生党员和需挂牌联系寝室的名单根据年级、专业、班级、性别等具体情况进行仔细的梳理。

2.1.2 确定分配原则。“性别相同,教师联系特殊寝室,高年级联系低年级,一人三寝室”。学生党员人数不足的情况下,则从本学年即将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中挑选部分优秀成员加入其中,弥补力量的不足。

2.1.3 制定工作原则。在活动开展前,对活动的工作方案进行科学制定、严密论证。确保各项工作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2.1.4 成立检查组。为确保联系寝室活动达到应有的效果,成立专门的教师党员检查小组,明确相关工作职责。

2.1.5 制作联系牌。联系牌上注明联系的教师或学生党员的相关信息、联系寝室的相关信息、活动具体要求等,统一悬挂在所联系寝室的大门上。

2.1.6 召开动员大会。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召开挂牌联系寝室动员大会。参加大会的由挂牌寝室的党员和需挂牌的寝室代表组成。通过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活动的意义,强调活动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2.2 活动实施

2.2.1 师生党员。定期、不定期通过寝室走访、小型座谈会、个别交流及电话、短信、QQ、微信等方式,和学生全方位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各类问题。联系党员每周和学生沟通一次,每个月要以书面的形式报告联系寝室相关情况。

2.2.2 结对寝室。结对寝室学生要积极、主动配合联系党员做好各项工作。对于拒不配合工作的学生寝室,通过公寓辅导员、班主任等渠道收集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2.2.3 检查组。检查组通过多种方式,检查、了解师生党员的工作情况,同时收集学生提出的各类意见和建议,及时向联系党员和党支部反映,为今后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2.2.4 党支部。党支部在组织支部生活时,专设一项议题,对师生党员联系寝室的工作进行交流和汇报,促进相关工作的更好开展。

2.3 活动内容

2.3.1 政治思想教育。师生党员通过定期、不定期深入寝室,向联系学生讲解党的基本知识,介绍入党程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谈话聊天的方式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平易近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解决特殊学生、新生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思想进步。

2.3.2 以党建带团建。挂牌联系寝室活动将基层党建与学生公寓中的团总支活动密切结合起来,方便党员联系群众,加强师生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党的建设带动基层团组织的建设,通过党员带团员,在优秀团员中发展党员,用这种方式将党建与团建密切结合起来。

2.3.3专业学习咨询。师生党员向特殊学生、新生传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帮助特殊学生、新生提高专业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解答他们提出的学习问题,进行互动交流,相互提高。

2.3.4 关心帮助困难。师生党员通过下寝室,真正了解学生的生活、家庭情况,主动关心特殊学生、新生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并将他们的困难及时向党组织汇报,方便学校奖学、助学措施能够精准落实到他们身上。

2.3.5 文明寝室建设。师生党员通过下寝室,协调新生寝室成员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建立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氛围。

2.3.6 了解学生各方面状况。师生党员将寝室的总体情况和寝室成员的个人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情况如实向党组织汇报,成为党组织在基层中的眼睛和耳朵,帮助党组织了解和掌握特殊学生、新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动态。

2.4 活动管理

2.4.1 党支部全面监管活动。党支部全面领导、布置、协调、督查挂牌帮扶活动。挂牌党员每周至少去挂牌寝室一次;由支部选派教师党员每定期、不定期检查党员下寝室情况;向挂牌寝室发放党员下寝室情况调查表,具体掌握挂牌党员服务情况;对不符合组织要求的党员给予教育批评,对在学生中产生负面或恶劣影响的党员、预备党员给予组织处理。

2.4.2 挂牌党员汇报制度。挂牌党员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突发性事件必须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党支部严格汇报制度,原则上每个学期,挂牌党员都必须向党支部负责人提交挂牌寝室的书面情况汇报,要求分别对挂牌寝室中的所有个人的思想、生活、学习方面作出报告。书面汇报由支部负责统一编号存档。

2.4.3 活动总结。挂牌活动结束时,每个师生党员提交一份总结材料,就该活动中存在的得失利弊进行分析。检查组也需要对师生党员整个学期的工作进行汇总,供评优评先使用;对于表现不好的党员,也要召开支部大会进行批评教育。另外,学生党员毕业后,其所带的寝室将由其他新发展的党员接手继续培养帮助,切实落实“传、帮、带”的机制和理念。

2.4.4 建立活动长效机制。挂牌寝室制度是党员联系群众的一项长期制度,为了把这项制度坚持下去,而且在实践中做到不变形、不走样、不搞形式主义,党支部建立和制定一套相应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并将规章制度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3 活动的成效

“师生党员一助三,支部党建进寝室”活动取得的显性成果,以结对寝室同学取得的各种可量化成绩最为明显。根据统计汇总,自2010年结对活动开展以来,旅游管理专业结对寝室学生在思想政治追求、专业学习与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结对寝室同学在入党申请书递交、党员发展、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专业技能比赛等方面的数据,其成绩明显高于未结对寝室。

3.1 结对寝室学生入党申请书递交比例高

对比2010年至2017年7年间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情况,旅游管理专业结对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比例达到80.6%,高于结对学生所在班级递交入党申请书总比例51.9%近30个百分点。

3.2 结对寝室学生党员发展比例高

对比2012年至2017年5年间学生党员发展情况,旅游管理专业结对学生发展为党员的比例为9.8%,高于结对学生所在班级学生发展为党员总比例的6.2%;而且结对学生党员发展数占党员发展总数比例高达81.5%。

3.3 结对寝室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报考率高、通过率高

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的“双证书”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以选考旅行社导游方向的“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和饭店管理方向的“饭店准职业经理人证书”两本证书之一。“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含金量高、通过率低 (近几年浙江省平均通过率50%左右)。通过师生党员的结对帮扶,结对学生选考“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的比例(89.1%)大大高于全体同学(82.1%),通过率(87.4%)不仅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也大大高于全体同学(67.9%)。具体详见表1。

3.4 结对寝室学生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

自2010年以来,结对寝室学生参加校外技能竞赛获奖达70多项,其中全国奖项13项(一等奖2项),省级奖项38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曾获浙江省高校学生导游职业技能大赛中文组、英文组2个团体第三名、宁波市高校学生旅游专业职业技能比赛团体第1名。

4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的创新

“师生党员一助三、支部党建进寝室”活动创新了基层党建的新载体,搭建了基层党建的新平台,拓展了基层党建的新内涵;激发了党员的积极性,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塑造了党员的新形象。活动使党员受到锻炼、普通学生受益,塑造了支部工作的新品牌;活动不断继承创新,成效突出,借鉴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的创新。

4.1 紧密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目标定位明确

“师生党员一助三、支部党建进寝室”活动紧密围绕学校“育人”中心工作和支部“服务学生”重点任务,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定位明确,建立了师生党员密切联系普通同学的平台,成为支部党建的新阵地,深受师生党员、广大学生的支持与欢迎。

4.2 以党建带团建,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师生党员一助三、支部党建进寝室”活动将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与学生公寓中的团总支工作密切结合,结对党员定期深入寝室向学生介绍入党程序,讲解党的基本知识,积极解决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创新了支部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4.3 党员作表率,学生受教育,支部创品牌,活动成效突出

“师生党员一助三、支部党建进寝室”活动为广大党员提供了一个服务同学的实践平台,在实践中检验了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它不仅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还让普通学生从党员身上看到党的先进性,在个人入党时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同时,建立了长效机制,年年举行;活动成效显著、影响力大,已成为学校党建的品牌项目。

[1]付晓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3):178.

[2]周燕.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创新和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17-18.

[3]胡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12):119-120.

[4]吴媛媛.试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科学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49):39-40.

[5]郑增伟.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索[J]. 读与写,2016,(3):95.

猜你喜欢

寝室支部师生
支部联建润“甘泉”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寝室闹鬼记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麻辣师生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