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清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探索

2018-02-08丁加力

浙江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乐清规上工业

□丁加力

乐清作为浙江省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已形成分行业重点推进,运用一体化功能的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实行规上规下企业全覆盖这一颇具特色的实施路径。要全面深入贯彻改革试点最新要求,全面深化分行业重点推进,全面强化双向引导力度,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亩均论英雄”改革经全省24个试点单位的几年实践,已从基层探索走向顶层设计,正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关键性政策举措。乐清作为浙江省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经过4年的试点探索,已形成分行业重点推进,运用一体化功能的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实行规上规下企业全覆盖这一颇具特色的实施路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亩均论英雄”是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进一步探索,对工业强市建设形成了有力支撑。2014年,乐清被列入省首批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结合乐清内生型经济和乐清人经济以及千亿级电气产业集群的实际,探索实施“分行业深化推进”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2016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54.46万元、亩均工业增加值218.63万元,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七位。得益于“亩均论英雄”改革,乐清在省级工业强市建设综合评价中,连续3年全省第五,连续5年获省先进单位。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大多居温州市第一位,且增速居前列,考绩总得分连续2年居温州市第一位,温州发展排头兵地位和顶梁柱作用更加凸显。2017年,乐清实现GDP总量 947.45亿元,增长9.1%;财政总收入140亿元,增长9.2%;规上工业总产值1327.6亿元,增长10.8%;规上工业增加值279.78亿元,增长9.1%;限上投资684.9亿元,增长13.9%。

试点举措

先行先试,科学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入选省级试点之后,乐清将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动能的重要抓手。一是开展分类、分行业试点构建评价框架。2015年,率先出台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实施意见,围绕效率优先、优胜劣汰、扶优扶强和退低进高的原则,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明确了分类、分行业重点推进的实施路径。规上企业以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等评价指标按电工电气、电子信息等行业进行分类排序,规下企业按亩均税收从高到低进行分类排序,最终根据评分定档为A+(优先发展类)、A(鼓励提升类)、B(整治改造类)和C(落后淘汰类)四类,并制定相应的差别化政策,初步构建了亩产效益评价框架。二是全面完善政策实施体系。经过一年的试运行,2016年乐清市总结实践经验,对行业划分、差别化政策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形成了现行“1+X”的政策实施体系。规范优化指标口径,“用地面积”指标将违法土地面积和违章建筑面积纳入,有利于提高评价精准度;“实缴税收”指标将研究与试验发展(R&D)加计扣除经费和“免抵退”税额计入实缴税收总额,有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发展动态。三是不断发现问题,优化政策。2018年,乐清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为全省提供更多的乐清经验。如顺应工业企业集团化发展趋势,允许集团公司并表统计评价;根据打造世界级先进电气产业集群的要求,将电工电气行业细分为五个子行业。

全力攻坚破难,高标准推进企业评价全覆盖。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调动企业积极性及有效采集数据。一是发动线下各类力量。明确属地镇街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企业开展走访,动员企业参与评价。期间,为获取真实的数据,各乡镇(街道)、功能区同步对企业的用地面积进行核实,并开展合法面积和违章面积调查,为进一步的决策部署提供依据。二是打造线上“大数据+”平台。在全省率先自行设计开发了集资源共享及数据采集、运算、公示、评价功能为一体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整合国税、地税、统计、供电等部门的数据,采取网上直报和表格录入两种形式导入企业数据,由大数据平台实施数据匹配和评价排序。2017年,规上工业企业线上填报率达76.1%。三是争取企业认同、支持。强化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差别化政策宣传,2017年乐清市工业企业综合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建宣讲团赴主要乡镇和企业开展20多场宣讲活动,对评价流程及差别化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惠及企业2000余家,进一步强化“亩均论英雄”的发展理念。2017年,经公开公示后,共评价规上工业企业1114家、规下工业企业13086家,覆盖了全市所有工业企业,评出A+类678家、A类6161家、B类4971家、C类2390家。

差别配置资源,聚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更量化、可操作的差别化资源政策,推进“正向激励、反向倒逼”。2017年,对A+类、A类企业分别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70%、30%,自用房产税50%、10%,共减免税额4200万元;对1100家C类企业实施了每度工业用电加收3分,加收电费700多万元;对310多家C类企业实施了每吨工业用水加收1元,加收水费86万元;在技改项目和重大投资项目的补助上比原有政策增加1个百分点,惠及38个企业技改项目,共涉及补助金额2798.7万元。特别是在优化土地要素配置方面,一是工业用地项目出让实行准入制,将亩均效益纳入土地招标拍卖挂牌条件,原则上不对B类及以下和规下企业供地,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湾港区等重大产业平台则需要亩产评价在A类及以上;二是实行工业用地差别化起始价,对A+类、A类企业在评估价的基础上优惠3万元/亩,对B类企业加价2万元/亩;三是盘活低效用地,大力开展“四无”企业整治,整合提升“低小散”企业,加快落后和过剩产能淘汰退出,腾出发展空间。2017年,乐清整体淘汰大荆铸造业和化工行业共207家;工业用地供地共90起、2423亩,其中B类和规下企业仅占6.6%,未向C类企业供地。

当前存在“三难”

部分企业数据真实性核实难。由于部分企业存在租赁用地、合用变压器等情况,导致土地、用电两项数据采集核实难,同时也使没有合法登记土地的A+、A类企业无法享受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服务业综合评价推进难。省级主管部门尚未制定服务业重点行业综合评价的有关政策规定,县级层面难以开展。

差别化政策依据引用难。只有本地的政策规定,没有上级部门突破性政策支持,基层实施差别化政策缺少更强有力的依据。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入贯彻改革试点最新要求。出台乐清市《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省政府的有关指导意见,并调整评价指标、计分方式等评价办法,制定定档、提档、加分、降档、否决、保档和限档等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特殊情形规定,实施规上规下企业全覆盖,进一步健全评价体系;拓展亩均效益试点的范围,探索实施功能区、乡镇、特色小镇等区域综合评价,适时启动对服务业企业的评价工作。

全面深化分行业重点推进。一是将参评的八大行业整合为五大行业。一方面化工行业和铸造业已列为落后产能彻底淘汰;另一方面服装行业和剔除铸造业的金属制品业企业数量少,亩均效益偏低,不适合作为独立行业参评。二是根据打造世界级先进电气产业集群的有关要求,围绕电工电气支柱产业的发展特色,将五大行业中的电工电气行业细分为配电开关等五个子行业,探索实施全产业链分行业评价。

全面强化双向引导力度。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利用差别化电价水价经费对亩均效益突出的企业进行财政奖励;C类企业每吨工业用水加收1元,每度工业用电加收1角,并实行累进加价制,连续两年被评为C类的企业将在此基础上再提价;全面实施“低产田”改造,重点整治亩均税收低于1万元的“低、小、散”企业,占地10亩以上的规下企业直接定档为C类,占地5亩以上的规下企业进行降档。

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同阿里云全面合作打造首个市(县)级“区域经济大脑”,并参考“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评价标准,推出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系统,以主导产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等10个企业核心竞争指标以及融资活动等3个加分项为主要依据进行综合评价,着力挖掘更多细分领域的“专新特精”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引导一批企业“小升规”、建立上市公司后备资源。

猜你喜欢

乐清规上工业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情况、问题及建议
贵州规上白酒企业上半年增加值达569亿元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
第二十届乐清模具设备塑机工业自动化展圆满落幕
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移动直播在热点报道中的应用探析——兼析乐清男孩“失踪”案媒体报道
“媒立方”首次试水 全媒体融合播报——乐清日报两会报道奏响最强音
工业人
不忘初心 新闻为民——乐清日报深度融合的实践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