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2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研究

2018-02-07王有东于学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4期
关键词:引诱剂松墨雄虫

王有东,于学文

(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业处,辽宁 抚顺 113000)

1 引言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在我国南部地区,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该病害的主要传媒昆虫[1-2]。随着该病传入辽宁省后,松材线虫病在北方地区的寄主植物和媒介昆虫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寄主植物由南方的马尾松变成了北方的油松、红松等树种,媒介昆虫也由松墨天牛变为了云杉花墨天牛[3-5]。为弄清云杉花墨天牛的种群动态规律和松墨天牛引诱剂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选择F-2型松墨天牛引诱剂进行林间诱捕实验,为北方地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位于抚顺市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业处上夹河林场,是以油松、红松等为优势种的纯林或混交林,实验观测地设置在上年度有云杉花墨天牛发生的林地内,林间地势较为平坦。

2.2 试验材料

供试诱捕器为十字交叉型诱捕器(BF-1型诱捕器),供试诱芯为F-2型松墨天牛引诱剂。

诱捕器和引诱剂均由杭州费洛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3 试验方法

2.3.1 诱捕器设置

于2018年5月底开始在林间进行诱捕试验。选择两块实验观测地,一块用于诱捕成虫效果试验研究,第二块用于诱捕器悬挂高度试验研究。每块实验观测地各悬挂9个诱捕器。诱捕器挂设位置选择在林道两旁、岔路口等空旷通风,且有树荫遮蔽处。悬挂时挂在两棵松树间的铁丝上或松树的侧枝上。每2个诱捕器相距70~100m。诱捕器下端的收集杯离地面1.5m以上(诱捕高度试验除外)。试验期间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适时更换引诱剂。

2.3.2 F-2型松墨天牛引诱剂诱捕效果试验

诱捕成虫效果试验观测地设9个诱捕器。将引诱剂每个逐一编号,放入诱捕器中。每隔6天观察记录一次诱捕到的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数量,包括雄虫数量、雌虫数量和诱捕总数。

2.3.3 诱捕器悬挂高度试验

诱捕器悬挂高度试验设置9个诱捕器。按要求分别在树高2m、3m、4m处悬挂诱捕器,每组三个重复。同一高度间隔开悬挂,两个相邻的诱捕器悬挂高度不同。然后每7天观察记录一次诱捕到的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数量,包括雄虫数量、雌虫数量和诱捕总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云杉花墨天牛种群数量动态

实验期间,诱捕到的云杉花墨天牛数量均在100头以上,其中6月1日、6月7日、6月25日和7月31日诱捕量在200头以上,最大收集量在6月7日,为322头。6月份诱捕量为1171头,占总量的54.4%,7月份诱捕量为983头,占总量的45.6%。

3.2 F-2型松墨天牛引诱剂诱捕效果

以“诱捕量/诱捕器”为衡量指标[6],计算F-2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在林间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F-2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对云杉花墨天牛雌虫诱捕效果比雄虫要好,平均诱捕雌虫头数约是雄虫头数的2.74倍,设置的9个诱捕器的诱捕总量平均值为21.76头/诱捕器。

3.3 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天牛数量统计

以“诱捕量/诱捕器”为衡量指标,计算不同悬挂高度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F-2型松墨天牛引诱剂诱捕的云杉花墨天牛雄虫数量、雌虫数量和诱捕总量随着诱捕器悬挂高度的增高而逐渐降低,同一悬挂高度诱捕到的雌虫数量均高于雄虫数量。悬挂高度为2m时,诱捕到的雄虫数量、雌虫数量和诱捕总量分别为4.23、21.70、25.93头/个。悬挂高度相同时,诱捕到的雄虫数量、雌虫数量和诱捕总数均无显著差异。

4 结论与讨论

本实验表明,F-2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对云杉花墨天牛诱捕效果良好,平均引诱活性为21.76头/诱捕器,雄雌比约1:2.74。试验期间,单次诱捕云杉花墨天牛总量最高值为322头,收集日期在6月1日至6月7日。在抚顺地区,诱捕器的悬挂高度和诱捕效果成反比,悬挂高度为2m时,诱捕效果最好,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有所不同。以上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在抚顺地区,建议诱捕器设置时间应尽量提前至5月份[7],悬挂高度应以不超过2m为宜。

另外,考虑到林间环境、林分构成和天牛种群密度等都是影响诱捕效果的重要因素[8],因此应对林间媒介昆虫的种群动态规律做更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挂设距离、林间地势和环境因素等再次验证不同空间位置对云杉花墨天牛诱捕效果影响。

猜你喜欢

引诱剂松墨雄虫
鼓山风景区松墨天牛种群监测及松枯死木发生浅析
四种草地贪夜蛾测报型性引诱剂的诱捕效果对比
南安市松墨天牛诱捕数量与气温变化关系研究
苹果蠹蛾雄虫发生动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研究
松墨天牛对树种取食差异和林区分布情况的影响以及防治
利用诱捕法监测松墨天牛种群动态及气象因子的影响
扶桑绵粉蚧交配行为及能力的研究
神经递质或导致男女行为差异
F2型和APF-1持久型引诱剂对松墨天牛的林间诱捕效果比较
两种新型松褐天牛引诱剂不同空间位置诱捕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