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幼儿绘本阅读能力的方法

2018-02-05潘小娜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阅读绘本方法

潘小娜

[摘 要] 阅读是孩子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石,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读物。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了特定情感与主题,是幼儿时期的最佳“营养”,能激活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留心孩子的表现,多总结,多思考就会发现很多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们学得容易,学得开心。

[关键词] 绘本;阅读;方法

阅读是孩子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石,很多其他学习能力都是凌驾于阅读的基礎之上的,一个爱阅读的孩子,才能够愿意去学习任何知识,愿意去认识世界。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读物。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了特定情感与主题,是幼儿时期的最佳“营养”,能激活幼儿的想象力。经典的语言留白,能给幼儿无限的探索与想象的空间。

一、从问题情境中发现乐趣

问题情境法就是在故事内容与幼儿求知心理之间,通过问题的创设来制造一定的悬念,作为支持者、引导者的教师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

如:绘本阅读案例——《小黄鸡和小黑鸡》

看完第一遍,孩子们只发现些很表面的东西:有两只小鸡,一只是黄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颜色不一样,还看到了下雨。于是老师问:“下雨了,小黄鸡和小黑鸡觉得很开心还是很害怕呢?”“为什么刚下雨的时候它们躲在树叶下还挺高兴的,后来小黄鸡又害怕得哭了呢?”孩子们都瞪大眼睛看着老师,有些孩子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于是老师再次提问:“老师除了看到你们刚才说的东西,还知道了它们是怎么想的,因为我细心观察了两只小鸡的表情。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想的吗?我们翻到那一页。”把孩子们很自然地引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很多孩子的兴趣都被激发出来了,开始仔细观察它们的表情。有的说:“我看到小黄鸡在哭,眼泪水都出来了,它很害怕。”有的说:“我看到小黑鸡在跟小黄鸡说话,让它不要害怕。”有的观察到了画面上雷电的标志等等。隐藏于书中的小秘密都被孩子们发现了并通过语言表达了出来。

所以每学一个新故事先让孩子们完整看一遍,再在孩子们认识的基础上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兴趣,这样孩子们学得既轻松又容易。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也会随之越来越强。现在一遍书看下来,几乎所有故事里要表达的内容都一下子就被孩子们发现了,品读在孩子间逐渐蔓延开来。

二、在情境表演中激发看书的乐趣

1.引导孩子两页或多页看书

如:绘本阅读案例——《摘果子》

当老师讲述到小刺猬跑到小猴家和小猴说话时,孩子们马上就联想到故事《小熊的帽子》中小熊去找帽子的经历,把故事讲成了:小刺猬走呀走,遇到了小猴子,就问它:“小猴,小猴,你可以帮我摘苹果吗?”小猴子说:“行啊!”其实是小刺猬想到了请小猴帮忙的主意后才去找小猴子的,并不是在路上走而遇到的呀,这样小刺猬高兴地跑去找小猴的情节就忽略掉了。于是老师请孩子们把书翻到第三页,再翻到第四页,让他们仔细观察画面中小刺猬兴高采烈地跑的样子,以及小刺猬来到小猴家说话的情景。两页连起来一起看就会让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哦,原来小猴不是遇到的,是小刺猬想到了才去找的,把两页连起来看就很快找到答案了。”

学生在连续两页或多页看书后,遇到不明白的事情,或者大家意见不同时总会自觉地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逐渐养成了一页一页连贯看书的习惯。一个故事讲不完整或随意串联想象故事情节的状况明显减少,思考能力逐渐增强。

2.融入形式多样的讲述活动

如:绘本阅读案例——《小熊的帽子》

小熊的帽子被风吹走后它感到非常伤心,但孩子们总体现不出小熊的伤心,还有在讲述的过程中就像在背故事,完全没有置身于故事的情境当中。于是老师请孩子们扮作小青蛙和小松鼠,老师扮作小熊,对着他们一边讲述一边进行表演:“风把我的帽子吹跑了,你愿意陪我去找帽子吗?”刚开始,孩子们看到老师的表情都会笑出来,可第二次老师表现得更伤心了,孩子们都被老师的情绪感染了,进而融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然后再请孩子们戴上头饰来学一学、说一说,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故事主人公的心情了。

孩子们还会想出更多的语言来表达小熊的心情,于是老师尝试把孩子们的话编到故事中去,来激发孩子们讲述的兴趣,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风把我的帽子吹走了,小青蛙你陪我一起去找一找好吗?”“我很不开心,风把我的帽子吹走了。”这些都是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老师的补充完善的,大家都觉得说得很好,一遍讲完后再用另一种说话方式讲一遍。这样既巩固了故事内容,又会让孩子们体验到自己的成功,激起更多孩子开动脑筋参加到讲述活动中来。

有了一定的讲述能力后,把孩子们请到小小电视台对着摄像机,对着更多的观众讲故事,并通过闭路电视让自己和孩子们都看到自己的表现,这时孩子们会特别兴奋和自豪,都希望自己是讲得最好的,因此平时看书,讲故事的兴趣就更浓了。

小班孩子词汇量掌握相对较少,教师在绘本教学或是幼儿看书时加入生动、有趣的讲述,孩子们看书的兴趣就会被大大地激发出来。

3. 关注孩子的故事表演

好模仿、爱表演是小班孩子很明显的年龄特点,所以在每个故事很熟悉以后,我都会跟孩子们进行生动有趣的表演。

如:《摘果子》中老师会变成一棵苹果树让孩子们在身上摘苹果;在《小黄鸡和小黑鸡》中老师变成小雨点往孩子们身上洒水,又变成一片大树叶为孩子们挡雨。孩子们也会一会儿变成小鸡在草地上捉虫吃,一会儿又变成小鸭在水里啄螺蛳。各种角色的转变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对故事非常熟悉后,还可以提供头饰让孩子们戴上,布置简单的场景进行角色表演。比如《小黄鸡和小黑鸡》中,老师利用一片大树叶来给他们挡雨,下载好雨声、雷电声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进行播放,孩子们表演得非常起劲。

把表演渗透到绘本教学中后,孩子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枯燥的语言教学变得更生动、更易接受了,孩子们也开始喜欢在书中去寻找乐趣了。常常会在语言区听到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讲着故事,时而还会用动作表演一下。很多孩子一有空就会缠着老师说:“老师,我们表演故事吧,我是一棵苹果树,你在我身上摘苹果吧!”往日比较冷落的语言角也开始渐渐热闹起来。

4.鼓励孩子续编故事

如:绘本故事《摘果子》,刚开始老师请孩子们猜猜小刺猬和小猴子摘了满满一篮苹果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们都答不上来。于是进行简单的假设:“你觉得这一篮苹果会被谁带走?”“如果小刺猬带走这么一篮苹果会不会烂掉呢?”“如果它们谁都想要这篮苹果那该怎么办呀?”对于老师的猜想,孩子们都觉得听起来很有趣,思路一下子开阔了。有的说:“它们会你一个我一个地分开来,因为这是它们一起摘的。”有的说:“小刺猬都拿去了,因为小猴子还可以再来摘的。”像绘本故事《扁扁嘴和尖尖嘴》中最后鹅哥哥和小鸡小鸭做了好朋友,然后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草地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忽然大灰狼来了,小鸭和小鸡就站到鹅哥哥背上飞走了;小鸡和小鸭可能会吵架;草地上还会来更多的小动物,它们都成了好朋友等等,都是孩子们通过想象续编出来的,非常棒!

通过续编故事让孩子们的想象力更丰富了,一本书能看上很长时间,发现很多东西。还让孩子们的语言连贯性更强,表达更流畅。

三、宣传家庭亲子共读

大部分家长将看书简单化,等同于背诵唐诗、智力问答等活动,过于机械化和智力化。比如每学完一个故事后,将内容发到班级网站上,很多家长就会要求孩子一字不落地讲出来,抑制孩子们的思维。我们是要激发孩子对看书感兴趣,让孩子能看着书把看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所以遇到好的方法总会跟家长朋友一起来分享,来探讨,纠正问题。在家园联系栏、班级网站张贴关于开展绘本教学的照片、资料,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绘本教学,孩子们对看书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有时还会看上好几遍,甚至手舞足蹈,边看边演,表情特别丰富,仿佛真的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多留心孩子的表现,多总结,多思考,就会发现很多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们学得容易,学得开心。

责任编辑 吴晶晶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绘本方法
绘本
绘本
绘本
可能是方法不对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