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新生入学期间校园诈骗防范的几点思考

2018-02-03韩建丽鲁鹏

考试周刊 2017年96期
关键词:思考

韩建丽+鲁鹏

摘要:每年九月全国各个高校新生入学期间,见诸报纸和网络的校园诈骗新闻便层出不穷,诈骗方式有新有旧,但是均充分利用了新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相关信息忽视和对高校安全环境的误判。本文通过对学校管理层面和学生及其家长的社会认知的分析,揭示违法犯罪分子屡屡得手的必然原因,以期对同类高校的校园安全管理起到借鉴意义。

关键词:校园诈骗;社会常识;思考

每逢九月,全国各个高校陆续开始进行新一届学生的报到。新生与家长在全国几百所高校内陆续集结,在热烈如火的欢迎标语与热情服务的掩映下,总有不和谐的声音裹挟其中。校园诈骗便是高校新生入学中,让人切齿痛恨的社会毒瘤。虽然各个高校会在每个新生的录取通知书的信封中放一份新生入学须知,且须知上面清楚地写明了注意防范校园诈骗的提醒,在日常的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中也在持续不断地宣传防范各种诈骗的新闻报道,但是犯罪分子仍旧屡有得手,究其原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 学校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高校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即便是面对省内招生的高校,学生也是来自各个市县。地处不同生源地的高校新生由于将要就读的高校距离远近不同,交通便利程度不同,以及家庭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可能全部新生均能到学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并了解学校的环境概况以及学校的各种管理考核制度。虽然现在网络信息传播很多发达,但是通过网络所接触的有关学校的信息是概述型的,碎片化的,以致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不管新生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还是有关学校的各种贴吧,信息的收集都是不完整的,甚至有些信息是被放大或是被扭曲的。因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信息的缺失,他们很难对一些事物进行准确的预判。而学校层面由于客观情况原因,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及其家长,只能选择采取针对一般社会人的通知提醒义务,如通过学校官方网站、邮寄入学须知、校园广播等信息传播渠道发布安全防范通知。因此,在学生及其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就出现了不对称,为校园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 高校管理存在的漏洞与学生及其家长的误判

在各个高校新生入学前的录取通知书信封当中,很多高校都会装一份入学须知,里面一般都会写有防范校園诈骗的内容。有为数不少的高校主管领导存在推卸责任的扭曲心理,一旦出现校园诈骗,便以曾提前告知安全事项为由一推二六五,不但伤害了学生和其家长的感情,而且也败坏了学校的形象。因为这种心理想象的存在,高校的安全网格化管理实际上并没有被落到实处,成为有网无格的制度虚掷。也正因为这种心理的催生,往往导致短短两三天内集中报到几千人的校园里,人流如梭,从入学手续办理点到宿舍这一区间,学校安全疏于防范,往往安全人员的安排过于流于形式,特别是在宿舍内部的安全防范更是有名无实,而校园诈骗往往多发于宿舍内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同时,在新生报到时,一般都有众多家长陪同,也是学校在宿舍内部很少安排或不安排专职安全人员的重要原因。

而学生方面,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学生生活的趋势越来越来严重,本应该学生自己亲自经历的生活学习机会,被父母大包大揽,以致虽然在生理和年龄上已经或趋于成熟,但是在心理和社会生活方面却欠缺了很多历练的经验。学生在家过分依赖父母,就好比在网箱中圈养的海鱼被放归大海后仍旧游泳漫不经心,不能识别和防范安全风险。这种依赖心理也会使学生对学校的安全环境产生误判,容易轻信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同样,学生家长由于工作性质、行业的不同,往往对高校缺乏了解,过于相信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甚至认为一进入学校,学校就应该为其提供完全的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一方面,学校认为学生和家长都已成年,应该具备一般的社会生活常识和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过于相信学校的安全环境,两种因素耦合在一起,便为诈骗分子造就了犯罪空间。

三、 犯罪分子手段层出不穷以致防不胜防

通常情况下,犯罪分子往往利用高校新生对学校各种环境的不熟悉,进而实施诈骗,如新生刚刚办理完入学手续后在宿舍休息,还没有时间对学校的各个场馆设施进行熟悉,这时,犯罪分子便以学校上计算机课需要上机卡或者学校毕业需要考英语四级为由,向学生兜售所谓的上机卡和英语四级复习资料,并冠以学校规定的名头。如果学生此时产生害怕不能完成学业的心理并被利用,犯罪分子便能从容得手。虽然这种传统老套的手法已经存在了十几年,但是截至目前,仍有不少高校每年都会有类似案件发生。除了传统手段,网络电信诈骗、校园网贷近些年在高校校园肆虐成灾,以至于教育部发函禁止网络贷款进校园,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开发校园贷产品承担社会责任。正应验了那就老话,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四、 面对校园诈骗的应对办法

面对校园诈骗,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它,这就像警察和小偷是一对矛盾一样。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控制他的危害程度。从学校层面,只有切实落实安全网格化管理,在所有的空间实行安全人员巡视无死角,才能将犯罪分子的犯罪空间挤压掉。同时,全社会从上到下,从城市到乡村的立体式、多层次、多维度、全时空的安全防范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增强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另外,加强和完善监控系统,形成警民联动的网络格局,对于打击校园诈骗大有裨益。总之,防范校园诈骗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共同作用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文湛.学校安全工作指南[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郭伟,王金荣,李碧华.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与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作者简介:

韩建丽,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外国语学院;

鲁鹏,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工程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