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吕碧城词

2018-02-03赵光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9期

赵光

摘要:吕碧城的词与其生活的各个阶段紧密相连,早期以才女词闻名于世,稍后,以新女性词而声名鹊起,而其中晚年漫游欧美,旅居海外,以中国传统的文学样式词来叙录海外异域的神话传说,品评其历史人物,描绘其冰川雪山、奇葩异草、名胜古迹等等,为后人留下了大量优秀词作,在开拓词境方面,当为三百年来第一人。

关键词:吕碧城词才女新女性瀛洲词

吕碧城是晚清民初的著名女词人,晚清至民国初期,时局动荡、新旧嬗递,吕碧城个人的境遇也非同寻常,其非常之境遇使得其词作睥睨词界,波澜壮阔,而赢得时人的称许,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欧美之光序》中,钱仲联等对其推崇备至,称吕碧城为“三百年来第一人”,而《近百年来词坛点将录》则称誉其为“近代女词人第一”。吕碧城终其一生,历经坎坷,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传世著作有《吕碧城集》《信芳词》《晓珠词》《雪绘词》等,而以李保民先生笺注的词集《吕碧城词笺注》最为完整。词人生于忧患,其命运也与动荡的时代紧密相连,即使是在晚年旅居于瑞士的雪山参禅悟佛,但二战的战火仍然打破了其安宁的隐居生活。吕碧城的词作记录了其坎坷乃至于传奇的一生,作者也有意将其行藏纳于词作之中,《晓珠词自跋》云“予慨世事艰虞,家难奇劇,凡有著作,宜及身而定,隨时付梓,庶免身后湮没”。吕氏词颇为完整地叙录了词人传奇人生的各个阶段,展现了其词的不同境界,下文将试图加以论述。

一、满城咸推吕碧城的才女之词

碧城少年时期即负才名,1904年吕碧城因欲探访女学与舅氏发生冲突而负气离家出走,其在《欧美漫游录予之宗教观》云“频行,被舅氏骂阻,予愤甚,决于脱离。翌日,逃登火车,车中遇佛照楼主妇,挈往津寓,予不惟无旅费,即行装亦无之。年幼气盛,铤而走险……由是京、津间闻名来访者踵相接,与督署诸幕僚诗词唱和无虚日”,幸运的是吕碧城的此次负气出走成就了其一生的事业与辉煌。吕氏在《大公报》任编辑一职,其早期的诗词亦得以刊载于此报,一时之间,声名鹊起。《大公报》经理英敛之在其刊刻的《吕氏三姊妹集序》中云“是时,中外名流投诗词、鸣钦佩者,纷纷不绝”,就连大名鼎鼎的章士钊也发出“囊淮南三吕,天下知名”的感慨。

吕氏自孩提时遭丧父之痛后,寡母孤女又屡遭恶戚欺凌,且遭退婚之辱,小小年纪即寄人篱下。因此,其少女时期的词作自始至终没有摆脱一个“愁”字和身世飘零之感,以樊增详所激赏的《清平乐》词和《浪淘沙》为例,即可说明这一点:

清平乐

冷红吟遍,梦绕芙蓉苑。银汉恹恹清更浅,风动云华微捲。

水边处处珠帘,月明时按歌弦。不是一声孤雁,秋声哪到人间。

浪淘沙

寒意透云帱,宝篆烟浮。夜深听雨小红楼。姹紫嫣红零落否?人替花愁。

临远怕凝眸,草腻波柔。隔帘咫尺是西洲。来日送春兼送别.花替人愁。

樊氏眉批《清平乐》词为“唐二主之遗”,对《浪淘沙》一词,樊氏眉批为“《漱玉词》犹当避席,《断肠集》勿论矣”。此种评价当不为溢美之词,亦足见吕氏之旧学功底。中国文学传统向有“诗言志”、“文载道”之说,而词的最初出现只是歌筵酒席间“绮宴公子”和“秀幌佳人”的消遣之作,向来被视为小道末技,而当李后主遭亡国破家之痛后,其词始一洗香泽绮罗之态,尽为哀亡之音,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因此,词自李后主之后则有了香草美人的寓意。吕氏的词即擅用此道,言微而旨远,《清平乐》词中离群哀鸣的“孤雁”的意象正是其身世飘零的写照,其时作者遽遭家变,无以为生,被迫与孤母弱妹分离,就食寄居于舅家,寄人篱下的吕氏如同失伴的孤雁一样孤独而没有归宿感。《浪淘沙》中,吕氏与花互相体恤,姹紫嫣红的春花总是要难逃风雨的摧折,而正值花样年华的少女吕碧城本当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却也和这风雨飘零中春花一样早早即遭受人生的风雨洗礼,作者将这种浓浓的身世之感打入词中,因此,其词也不再是单纯的咏物咏景,而有了一层借咏景来抒发身世之感的香草美人之更深寓意。

吕氏的这种身世之感在其前期的词作中屡屡出现,而以其《清平乐·落花》为最,作者以落花的典故来抒发命运的对人的拨弄,表现出其悲天悯人的情怀,《清平乐·落花》:

大千世界,总是销魂地。粉怨香愁无限意,吹得满空红泪。

临风犹弄娉婷,回看能不关情。愿诵楞严一卷,忏渠藩溷飘零。

填这首词时,作者正处在人生的花季,花季少女对落花的不同命运而发出人生飘零如落花的感慨,尤其是“临风犹弄娉婷”一句,貌似不经意地写落花,而实际上却蕴含人对命运的不可把握的悲哀,那临风弄姿的枝头鲜花,转瞬之间即坠枝头,或“拂帘幌墜于茵席之上”,或“關篱墙落于粪溷之中”,作者对此除了一声叹息之外,也只能借诵经忏悔从而希冀对命运有所改变。

二、深闺有愿作新民的新女性之词

吕氏于1904年走出旧家庭的羁绊,开始其新女性的自立而辉煌的生涯。走出旧家庭的吕氏在天津任《大公报》编辑一职。当时的天津,属门户开放之地,维新之窗口,各种新事物、新气象辄令青年人目不暇接,心驰神往。而《大公报》的经理英敛之属立宪党人,倾向于维新,对才情四溢的吕碧城极为赞赏,吕氏到《大公报》仅数月,即以诗词文章而声誉鹊起,名闻海内。这一时期,碧城交游日广,眼界大开,从而也对传统社会强加给女性的种种束缚而表示不满,接受维新思想的吕氏发出“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做新民”的呼声,并积极倡导女权,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以《满江红·感怀》为例:

晦黯神州,欣曙光一线遥射。问何人,女权高唱,若安达克?雪浪千寻悲业海,风潮廿纪看东亚。听青闺挥涕发狂言,君休讶。

幽与闭,长与夜。羁与绊,无休歇。叩帝阍不见,愤怀难泻。遍地离魂招未得,一腔热血无从洒。叹蛙居井底愿频违,情空惹。

碧城借此词抒发了女子于几千年来一直处于无权的不平等地位,“幽与闭,长于夜”,“羁与绊,无休歇”,短短两句却概括了几千年来中国女子的生活实况,也是作者自己少时寄居舅家的真实写照。此词于1904年五月刊载于《大公报》,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引起极大的社会影响。一时,中外名流纷纷唱和响应,女革命家秋瑾亦慕名造访,彼此订下文字之交,从而为近代文学史留下了一段佳话。endprint

如果吕氏还是囿于个人的身世际遇,抒发个人的得失感慨,则其词亦流传不远而遂即湮没。碧城词得以流传千古,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是因为此后吕氏随着生活圈子的扩大,接受新事物亦广,其词境堂庑始大,亦不再拘于个人的得失感伤,展示给世人的俨然是一新女性形象。碧城不仅才华横溢,且极富才干,年仅二十余岁即出任天津女子学堂的总教习兼国文教习,主持全校事务,碧城任职期间也为中国女界培养出不少的人才,后来的为新中国的领导人之一的邓颖超即毕业于此学校。而清帝溥仪逊位后,北洋女学遂停办,碧城离职之后,即被袁氏政府聘为秘书,这亦是当时妇女界女子所担当的最高的行政职务了。此后吕氏经商骤富,从严复习名学,并于1920年赴美游学,后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研习美术,进修英文,旅美期间,广泛结交当地名媛、贵妇。以一女子,独立于世,并留学海外,碧城当为新女性中第一人。此阶段,碧城词的风格、内容已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开始以新女性的视角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以《百字令排云殿清慈禧后画像》为例:

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犟衣耀羽。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英眉妩。屏蔽边疆,京垓金币,纤手轻输去。魂游地下,羞逢汉雉唐鹉。

为问此地湖山,珠庭启处,猶是尘寰否?玉树歌残萤火黯,天子无愁有女。避暑庄荒,采香径冷,芳艳空尘土。西风残照,游人还赋禾黍。

此词当作于慈禧太后死后,慈禧死后,国家无主,士庶颇为恐慌,而碧城填写此词,对慈禧太后统治期间置国家、民族命运于不顾,一味地卖国求安,穷奢极欲,进行了无情地嘲讽。词作的上半阙以“魂游地下,羞逢汉雉唐鹉”辛辣地嘲讽了慈禧的无能,只知割地输币以求自保。由于慈禧的无能统治,而导致国家衰败,民生凋敝,词人在重游北京时犹发出禾黍之悲慨。此词刊发后,引起清政府的极大不满。

三、隐居世外仙源瑞士雪山的瀛洲词

吕氏曾两度漫游欧美,第一次是1920年至1922年,游学哥伦比亚大学兼任上海《时报》的记者。此阶段,其词作不多。1926年吕氏二度赴美,漫游欧洲大陆,饱览欧洲的名胜古迹,写下大量的诗词作品,其以传统的文学词的样式来叙录其漫游的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巴黎铁塔、罗马古城,甚至以词的形式来悼念欧洲英王室中死于非命的王室公主,缅怀因无子而被黜的拿破仑的皇后,发出“幽魂悟否?愿世世生生,平林比翼,莫作帝王胄”感慨,其《八声甘州·游马勒梅桑Malmaison吊拿破仑之后约瑟芬》全词为:

望娟娟一水锁妆楼,千秋想容光。怅犟衣褪彩,螭奁滞粉,犹认柔乡。未稳楱香双燕,戎马正仓皇。剪烛传军牒,常伴君王。

见说靡芜遗恨,逐东风上苑,也到椒房。道名花无子,何祚继天潢。谱离鸾,马嵬终贞,算薄情,不数李三郎。游人去、女墙扃翠,娥月渲黄。

该词的上半阙以中国古典诗词的常用话语来描绘异族异国的王后之美,“千秋想容光”一句,与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相像。而异国他乡之常伴君王的王后也和“常得君王带笑看”的中国大唐贵妃一样不幸,仅仅因无子而被黜,“算薄情,不数李三郎”,作者为普天下的女子不幸命运发出一声喟叹,此一声喟叹已超越了民族和国界。从而概括了整个人类中生为女子的悲哀。而以词来缅怀、悼念欧洲王室贵族女子不幸命运的,吕碧城为千古以来第一人。

吕氏的足迹遍游欧美大陆之后,于1928年在瑞士的日内瓦湖畔买庐定居下来,日内瓦湖畔风光旖旎,四时鲜花盛开,远处雪山在望,异国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其词作的内容。若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则词至吕碧城,眼界始阔,由海内而触及海外,且传统的词添加了更为广泛的内容。在吕氏笔下,异域的“波影红,花影融”花草树木,“寒锁玉嵯峨,掠眼星辰堪撷”的皑皑雪山,异域的“谁炼柔钢,绕指巧翻新样”的钢铁大桥,雪山中“任长空奔电,恣汝纵横”的雪橇,等等无一不人其词,而尤以八首《望江南》为后人称道:

瀛洲好,知是甚星寰。冠盖都非如隔世,晨昏相背不同天,尘梦委香烟。

瀛洲好,应悔问迷津。蟾影盈亏知汉历,桃园清浅误秦人,去住两含颦。

瀛洲好,春意闹湖边,小白长红花作市,环肥燕瘦水为奁,三月丽人天。

瀛洲好,重贺太平时。远近铙歌传彩帜,万千嫠纬泣淄衣.哀乐太参差。

瀛洲好,衣履样新翻。橡履无声行避雨,鲛衫飞影步生烟,春意忆吴棉。

瀛洲好,辟谷饵仙方。净白凝香调犊酪,嫩黄和露剥焦穰.薄膳称柔肠。

瀛洲好,笔墨抛久荒。不见霜毫耀眼灿,惟调翠藩蟹行长,绕指有柔刚。

瀛洲好,小谪住楼台。身似落花常近水,月临繁电不生辉,顽艳有余哀。

此八首词,向来为后人反复引用的是其咏橡胶鞋、塑料雨衣、奶酪及自来水钢笔,是时,在国人眼中,这些都是来自海外的舶来品,而吕氏将其纳入词中,确实让人耳目一新。笔者认为,八首词另外四首的妙处不减此四首,第一首《望江南》词,开篇即道出只有现在才尽人皆知的时差现象,“冠盖都非如隔世,晨昏相背不同天”,作者身处异域,服饰语言都差别巨大,而家国万里,晨昏颠倒,如同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每当春天来临时,日内瓦湖畔桃红李白,仕女如云,仿佛让人置身于唐诗里的境界,分不清此地何地,今夕何夕了。可这海外桃园,依然存在着极大的贫富差距,“远近铙歌传彩帜,万千嫠纬泣淄衣”,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最后一首的“月临繁电不生辉”,更是奇之又奇,作者居住的湖畔水边的排排路灯,几乎让月亮失去了应有的光辉,斯情斯景,以词出之,碧城实为第一人。

碧城晚年,旅居海外,信奉佛教,从事译经、宣扬佛教和保护动物的活动,虽时以信函与国内故交相联系,甚至对内忧外患的故国也表示关心,“几番海燕传书到,道烽烟、故国冥冥”,但其久居海外,又多为隐居生涯,且坚持用文言写作,注定其不能融入国内新文学的圈子,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总之,吕碧城的词,尤其是其海外新词,在开拓词境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创新,实属前所未有。而近代著名诗人樊樊山对其作出的评价,“巾帼英雄,如天马行空,即论十许年来,以一弱女子自立于社会,手散万金而不措意,笔扫千人而不自矜,此老人所深佩者也”,堪称的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