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肌缺血临床观察

2018-02-0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山梨川芎嗪丹参

湖南省双峰县人民医院,湖南 双峰 417700

心肌缺血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压降低、心脏瓣膜病、血黏度变化、冠状动脉阻塞等因素致使心脏灌注减少,从而造成的心肌细胞受损,其中心脏供血减少是致使心肌缺血的直接原因[1]。轻度心肌缺血患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心电图检测时发现ST段非特异改变,中重度心肌缺血患者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有助于恢复心肌缺血患者的心脏血液灌注,减轻心肌缺血症状。心肌缺血属于中医“胸痹”范畴,其发病与外邪内侵、心阳不足、脉阻血瘀等因素相关[2]。中医学认为丹参、川芎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也证实丹参川芎嗪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心肌缺血疾病的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3]。笔者选取63例心肌缺血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3例,其中对照组有男40例,女23例,年龄24~71岁,平均(49.74±3.78)岁,冠心病病史2~14年,平均(7.56±1.63)年,有21例患者合并高血压,实验组有男42例,女21例,年龄25~69岁,平均(48.97±3.64)岁,冠心病病史1~13年,平均(7.49±1.56)年,有19例患者合并高血压。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西医冠心病性心肌缺血以及中医“心气阴两虚证”的相关诊断标准[4];②患者除冠心病性心肌缺血外未合并其他心脏疾病;③所有患者均符合所行治疗方案的用药指征且无用药禁忌症;④患者血压控制稳定;⑤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②排除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影响交流沟通的患者;③排除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病变的患者;④排除有脑出血病史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用法: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国药准字H20130934,生产企业: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规格:50 mg/片)治疗,50 mg/次,1~2次/d,于饭后吞服,用药间隔时间应少于8 h,共连续治疗3周。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用法:将5 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国药准字H52020959,生产企业: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L/支)加入至25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次/d,共治疗3周。治疗期间均密切监测两组心电图等指标,并根据病情变化实施对症支持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ST段压低发生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情况;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5]:显效:患者经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在患者静息状态下,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效:心电图显示:静息状态下ST段压低水平上升5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ST段压低未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ST段压低发生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T段压低发生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ST段压低发生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ST段压低发生次数/次ST段压低持续时间/s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63281±25152±16∗2294±2731354±127∗实验组63276±2798±13#∗2345±286857±69#∗

注:与对照组治疗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TC、TG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TC、TG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例数TCTG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6362±1153±08∗24±0418±02∗实验组6361±0942±07#∗23±0512±03#∗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有2例头痛、1例头晕、2例面部潮红,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实验组有1例头痛、2例血压降低、1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肌细胞血液灌注不足是导致心肌缺血最主要的原因,其中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类型为冠心病性心肌缺血,其临床表现包括劳累后心前区不适、心前区疼痛等,心肌持续缺血如未能有效改善,可能引起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6]。目前临床治疗心肌缺血主要以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以预防严重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避免心肌受损[7]。临床常用的防治急性心肌缺血的药物为硝酸异山梨酯,其通过对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以改善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缺血症状,且经临床实践应用证实效果显著,但目前尚未证实硝酸异山梨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8]。

中医学将心肌缺血归为“胸痹”范畴,其病机为气滞浊湿、心阻脉塞、心阳耗损,治疗以活血化瘀、通脉理气、内补心阳、外驱邪气为主[9]。丹参具有理气通脉、活血化瘀的功效,川芎则有行气止痛、祛风活血之功效。本次研究中应用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主要成分即为丹参和川芎嗪,现代药理学证实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及血粘度、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0]。研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且心电图、血脂指标等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不大,均较为轻微,说明联合用药未增加用药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心肌缺血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降低血脂指标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刘文全.浅析中医对心肌缺血的辨证疗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5):13.

[3]贾建国.丹参川穹嗪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内皮素与一氧化碳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0):1529-1530.

[4]刘辉.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与心冲击图及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5]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全国心绞痛及心肌缺血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5-408.

[6]朱楠.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3):75-77.

[7]蒋小青,金程阳,龚鸿霞.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静息性心肌缺血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5):17-18.

[8]刘盼,胡孟芬,赵新闻,等.硝酸异山梨酯后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7,15(9):858-862.

[9]俞志刚,汤诺,孙丽华,等.胸痹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心率变异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2):115-118.

[10]吴越,王凌,蒋学华,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川芎嗪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2):98-102.

猜你喜欢

山梨川芎嗪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疏肝解郁止痛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含冰片丹参制剂对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辽东山梨王与山梨生物学特性对比研究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山梨
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于老年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
川芎嗪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肌重塑中TGF-β1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