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学校的发展定位思忖

2018-01-31朱生龙

新一代 2017年20期
关键词:学校发展目标

朱生龙

摘 要:学校发展定位要能真正的体现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发展定位是履行教育功能、践行教育本质的重要举措,定位不当,学校发展目标就难以顺利实现。

关键词:学校发展;定位思考;目标

一、明确特色学校办学的目标定位

具体而言,学校发展定位是指学校根据国家、地区、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自身条件和特点,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经环境分析,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优势与威胁的前提下,明确自己在系统中的位置,把握自身角色的存在价值,确定服务对象、发展目标及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活动。①特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也一样,发展定位必须从社会系统、教育系统和学校内部三个层面考虑,既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发展,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处理好社会、教育部门及自身的垂直关系定位,又要明确区域内校级之间的横向关系。即按照区域性办学原则,在区域内形成稳定的塔形系统,让每一所学校都明确自身在系统的地位,发挥应有的办学功能。就普通高中而言,根据什么样的类型定位,需要学校自身挖掘潜力。比如,由于办学体制不同,公办与民办就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学校。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课程内容就有明显的不同。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有区别,城乡之间有区别,教育模式、文化底蕴等都会有区别,特别是一所学校特有的气质和个性往往就是这所学校基本内涵的差别。而挖掘内涵亦是特色学校发展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因为,一所学校的基本内涵是这所学校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最珍贵、最值得珍惜和总结的东西,也才能有自己的个性,有把自己和其他学校区别开来的特质,也才能形成一所学校的标志和灵魂。

二、正确认识特色学校办学的多样化和特色化

究竟何为特色学校?为什么创建?怎样创建?首先应该理顺什么样的关系?部分教育管理者、学校师生和社会对“特色学校”的理解缺乏认知。一直以来,“绝对高考指标的结果性评价”给普通高中带上了难以解脱的“紧箍咒”,这也似乎成为普通高中改革和发展难以逾越的瓶颈。

“特色学校”要形成一个以师生发展为核心,以学校精神、学校品牌、制度管理、评价体系、师资队伍、课程教学、人文环境及社会影响八位一體的立方体稳定性结构,这才是“特色学校”所体现的。从社会层面讲,“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多样化”是“面”而“特色化”是“点”。“多样化、特色化”既体现了普通高中“面”上发展目标的实现,也是学校个体“点”的发展目标和内在要求。“点”和“面”的结合,重点在普通高中体制机制的创新、学校课程改革建设、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等方面,创造富有特色的经验,给师生更多的展示、选择和个性发展的机会,为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一方面,“多样化”不能等同于“特色化”。二者鲜明的区别在于“多样化”表现的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办学主体、办学形式的不同,也包括采取多种方式培育多方面人才的目标,是从外延层面提出的要求;而“特色化”发展,指的是学校本身内涵发展层面,是学校发展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的综合性表征;另一方面,“多样化”是共性,“特色化”是个性。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建立在“特色化”办学模式、育人模式、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等基础之上的,没有“特色化”发展,就不会形成“多样化”发展格局。从一定程度上说,“特色化”发展能更有效挖掘学校自身潜力,因地制宜的拓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手段和模式,从而促动和实现普通高中发展的“多样化”。就学校本身的“多样化”则是指普通高中学校需要根据自身学校的办学定位,尤其是需要根据所服务的学生群体,结合国家对高中课程的要求,建设校本化课程体系,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多得个别学习、选择学习和未来学习的空间。

三、特色化办学定位的新要求

特色化办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论是素质教育的跟进,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还是“多样化、特色化”办学理念的提出,有人认为是“穿新鞋走老路”或者是“带着镣铐跳舞”。其实在实践操作中,一部分办学主体既没做“新鞋”也忘了“老路”,有时仅仅是“猴子搬包谷”而已。而说“戴镣铐”正是怕改革、怕责任、怕担当的表现,而“跳舞”也是“照葫芦画瓢”做做样子,折腾完了,依然是“外甥打灯笼”。就学校本身而言,如果对自身缺乏勇于探索、勇于改革和勇于创新突破的精神和实践驱动力,再加上顶层设计的不系统、不持续和不稳定性,一所学校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就会大打折扣,学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和“特色化”建设就无从谈起。“特色学校”不等于“学校特色”。就单个的学校而言,可以简单的论述为“特色学校”是“面”,而“学校特色”是“点”。“学校特色”可以成为多个“点”,而“特色学校”是这些“点”的综合性体现。特色学校建设中“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关系。从学校本身而言,诚然,八仙过海,尺短寸长。领悟到“多样化”和“特色化”办学的关系,认识到两者之间的新目标、新定位是顺应普通高中改革发展大趋势的现实,这不仅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前提,也能及时的反映新形势下国家对于普通高中发展的新要求,这对于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种责任和一种担当。

特色学校的建设、发展和定位,不是哪一个个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想冥思,而是需要一个团队在精神领袖的领导下“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实践苦索,才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结果顿悟。

参考文献:

[1]韦毅,洪涛.《学校发展规划与特色创建》2012.49.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校发展目标
我的新目标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文化引领学校走向科学健康发展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浅析小规模学校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中学体育在学校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s7—8单项选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