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估

2018-01-30曹慧黄李华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7年6期
关键词:因性纤溶癌症

曹慧,黄李华

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易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其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 20倍[1]。肺癌患者合并肺栓塞(PTE)时,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转归。肺栓塞(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和(或)其分支所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但临床上以肺血栓栓塞最常见。PE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是导致肿瘤死亡的重要原因,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然而,肺癌的治疗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可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积极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对缓解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能力、延缓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因此,上海市肺科医院针对PTE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于预,为临床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月—2015年5月,选择该院收治的PTE患者共4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51岁。伴有呼吸困难、胸闷、气促36例,胸痛、咳嗽并咯血26例、头晕伴心悸16例,伴有下肢肿胀、疼痛8例。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通过的PTE诊断标准[3]。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

两组同时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增加以下个性化护理内容。

1.2.1 溶栓与抗凝治疗的护理

确诊PTE后,尽早溶栓与抗凝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溶栓前应认真评估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指标。肺癌合并PTE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治疗期间每3天监测 INR值来调整华法林的用量,INR值在2.0~3.0稳定期间改为每周监测 INR值,护士应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药物规范使用的重要性,告知其出血与再次栓塞的征象,嘱患者不得随意更改华法令的用量,更不能擅自停药。

1.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按照交往、启迪、针对性及自我护理的原则进行心理护理。首先,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真实的想法,以便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方案。其次,及时把握患者心理活动的变化,及时对患者提出的诉求予以反馈,有针对性地疏导患者的悲观情绪。最后,护理人员分享长期生存的肺癌患者案例,提供患者间交流的平台,让他们相互关心、相互扶持。采取上述综合措施消除患者不良心理,保证治疗的进行。

1.2.3 中医护理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干预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的方法来预防及治疗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耳穴贴压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耳穴刺激法,通过用王不留行籽来刺激耳朵上的相关穴位,从而达到止吐、安神、通便等作用。现代研究认为,中医灸法有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4]。因此,本研究对干预组患者行艾灸治疗,选取气海、关元、双侧足三里,每次选取 2个穴位,每个穴位艾灸20 min,1次/d,隔天换1组穴位,在住院期间连续艾灸。操作方法:将艾条点燃,定于各穴上方约2~3cm处,持续灸之。局部热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烫伤。

1.2.4 并发症的预防

抗凝、溶栓治疗常见并发症有出血、血栓脱落、低血压和头痛等[5]。做好病情观察与症状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1.2.5 其他护理

应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中来,增加对患者的陪护,使患者感觉到温暖。适度的运动能够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脏器血流,提高免疫力。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锻炼方案,从而对抗癌因性疲劳。饮食方面,应嘱患者多食蛋白含量高的食物,还可以多食木耳、海带等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应注意食物品种多样,满足患者口味需求,保证营养摄入。对患者的疼痛及消化道症状采用对症护理,如疼痛时鼓励患者进行情绪宣泄,并根据疼痛程度给予止痛药:有消化道症状时,即时采取少量清淡饮食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前后血液纤溶指标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物(PAI-1)活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及D二聚体(D-D)含量的变化情况,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6]。问卷内容包括:躯体、角色、情绪、认知、整体5个功能领域.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液纤溶指标

两组患者护理前血液纤溶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干预组其血液纤溶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前后血液纤溶指标变化(±s)

表1 患者护理前后血液纤溶指标变化(±s)

注:*表示两组间差异P<0.05

组别P A I-1(A U/m L)t P A(I U/m L)D-D(m g/L)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 8.8±1.4 6.6±0.6/ 1.2±0.3 0.7±0.2/ 0.7±0.2 1.4±0.2/对照组 8.9±1.6 8.5±1.9* 1. 2±0.2 1.1±0.1* 0.8±0.4 0.9±0.4*

2.2 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整体功能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上述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

项目干预组(n=2 2)对照组(n=2 2)P躯体功能 5 0.6±3.6 4 3.5±4.2 <0.0 1角色功能 6 6.8±5.9 5 3.2±6.3 <0.0 1情绪功能 5 7.2±5.8 4 3.4±5.6 <0.0 1认知功能 5 1.6±4.9 4 5.3±5.4 <0.0 1整体功能 5 6.6±6.4 4 3.8±6.8 <0.0 1

2.3 不良反应情况

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住院期间死亡。干预组在胸痛、咳嗽并咯血方面改善例数为 5例(31%),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其他不良反应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改善比较

3 讨论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一种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的、持续性的、主观的疲劳感觉,严重干扰了癌症患者的正常生活[7]。2013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定义癌因性疲乏为一种主观且持续的疲劳感觉,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对患者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癌症患者均发生癌因性疲乏,且目前临床对癌因性疲乏并无有效的治疗手段[8]。成琴琴等[9]研究发现,癌因性疲乏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相关,癌因性疲乏的发生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现今,随着医学治疗模式的转变,PTE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治疗疾病,延长生命。治疗效果的评价不能简单的以疾病为中心,而应着重于是否能驱除患者身体的疼痛和心理的障碍,恢复患者的社会角色,是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治疗和生存的信心[12]。癌因性疲乏通过休息或者睡眠方式均不能解除,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精神状态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0]。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经个性化护理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整体功能的评分明显提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缺少临床有效治理手段的前提下,护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教育主要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的告知,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抗癌的信念。

肺癌患者出现肺栓塞时,起病急、死亡率高,若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则其预后较好[11]。在个性化护理下,本组干预组患者血液纤溶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说明护理措施有效,值得推广。今后的研究方向是继续对干预组患者进行随访跟踪,研究其服药的依从性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另外,增强护理照料特别是个性化护理为主的全方位服务,其中,中医护理较之一般护理可明显降低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消化道反应、失眠、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通过两周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住院期间死亡。干预组在伴有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头晕伴心悸,有下肢肿胀、疼痛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PTE患者,精心的护理和关怀,设身处地得为患者解决各种问题,不仅可以解决其生理上的痛苦,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身体心理状况。

[1]高浪丽, 张雪梅. 老年肺癌晚期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姑息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5):60-61.

[2]杨爽, 景雪霏, 朴日红. 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18):151-152.

[3]李鸿儒.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 52例[J]. 陕西医学杂志, 2015, (7):936.

[4]冯高飞, 陈若. 艾灸治疗肺癌骨转移放疗后Ⅳ度骨髓抑制1例[J]. 中国民间疗法, 2015, 23(7):10-11.

[5]王明山, 杨丽红, 潘景业, 等. 晚期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抗凝血酶和纤溶功能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肺癌杂志, 2007, 10(3):226-228.

[6]万崇华, 陈明清, 张灿珍, 等.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EORTCQLQ-C30中文版评介[J]. 实用肿瘤杂志, 2005, 20(4):353-355.

[7]Gulland A. Global cancer prevalence is growing at“alarming pace” says WHO[J]. BMJ, 2014, 348 (7944):g1338-g1338.

[8]宫伟利. 延续性自我管理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 护理管理杂志, 2015, 15(10):746-747.

[9]成琴琴, 谌永毅, 刘翔宇, 等. 癌因性疲乏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生命质量的影响[J]. 中国护理管理,2015, 15(12):1463-1467.

[10]Ahlberg K, Ekman T, Gaston-Johansson F, et al.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adults[M]. The Cochrane Library. John Wiley &Sons, Ltd, 2003:331- 333.

[11]王峻, 周卫华, 许林, 等. 肺癌合并肺栓塞危险因素及预后的临床分析[J]. 中国肺癌杂志, 2011, 14(10):780-784.

[12]蒋雅娟, 李小妹, 凯娜.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6(8):2250-2254.

猜你喜欢

因性纤溶癌症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