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综合发展意识,突出育人选拔功能

2018-01-30黄兵海

教育家 2018年43期
关键词:报告单素质育人

文 | 黄兵海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金清中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被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浙江省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方案将高考、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三个重要维度,提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重要作用。

2014年12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在育人和选拔的导向下,综合素质评价变得日益“举足轻重”。育人是总开关,高考是指挥棒,录取是风向标,浙江省三位一体招生考试逐年扩大,让普通高校意识到综合素质在培养人才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由“迟疑—尝试—倡导”的转变让综合素质评价有了现实意义及美好愿景。作为普通高中学校,在教育新常态下应该积极把握综合素质评价推进的机遇,基于“校本”,唤醒主体,服务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问题视角下的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一路走来叫好不叫座,离其初衷渐行渐远,其原因值得探究。

唤不醒评价主体。学生仍然认为分数决定高考,“分定胜天”。除了个别特长学生之外,其他学生群体普遍漠视,自然很难起到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作用。

个性特色不鲜明。从学校层面来讲,综合素质评价强调一二级目录,强调共性较多,不利于特色示范高中建设。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个体发展迥异,发展方向与特长各不相同,共性的综合素质评价缺乏选择性,不利于“我”的扬长。

评价手段单一。十多年的实践表明综合素质评价呈现的方式是“评语+等第”的形式,这种形式优点是一目了然,缺点是挂一漏万。我们目前的评价仍然按照最为传统原始的“百分比”操作,评价结果如果只是显示“百分比”,缺少了生动与温度。

评价运用空中楼阁。评价的目的在于应用,没有对评价结果的运用,评价就失去了意义。目前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运用说有实无,若有若无。它既不作为学生素质评价的依据也没有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如空中楼阁般虚设。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

始于“生涯规划需求”的主体觉醒。“高一时候懵懂,不知道综合素质评价有什么用。高二时,我选择了物理、生物、地理作为选考科目,想尝试通过三位一体进入大学,我忽然发现综合素质那么重要。我选定中国计量大学作为主攻学校,研究他们的面试时,我发现他们非常关注综合素养,我根据自身的特点,主动有意识地发展这方面的能力。”2018届一位面试第一最后通过“三位一体”进入中国计量大学的同学在总结时如是说。这样的例子在2018届毕业生中比比皆是,他们借助指导事先规划高中阶段的学习,将综合素质发展与升学规划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要我做”到“我要做”的积极改变。作为学校,帮助学生建立“成长的格局”,唤醒学生的成长需求,让他们清晰地坚定地走向未来理想中的自己,并且在这过程中他们不断感觉自己成长,综合素质评价才有了源头活水。

立于“课程开发开设”的发展路径。“无用为大用,我还记得校长在高一选课时说的一句话,当时很不认同,有那么多的选修课有什么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选了几门自己很感兴趣的课程,哪知越学越有兴趣,后来干脆自己深入去探究了。” 课程是育人的根本。离开课程,评价内容没了依托,也无从谈及综合素质发展。“高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同时《意见》还明确了综合素质评价的五大方面的内容即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校结合《意见》一二级目录细化条目,建立起三级内容体系。开发三级内容体系课程,既基于一二级目录的共性要求又兼顾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特长,形成“校本”“生本”综合素质课程体系。如学校经常性举办的如艺术节、体育节、达人秀、才艺秀、两体一艺、德育作业研究性学习等项目,就以“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社团课程”的形式开发开设。以课程的形式呈现,既提升了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又增强了学生自我发展、自主成长的自觉性、主动性、选择性。

成于“高考选拔导向”的愿景期待。高考考试大纲的修订文件中,有一个反复出现并且不断强化的非常核心的理念,就是“立德树人”,即高考考试大纲的育人导向与功能。综合素质养成应该基于高考的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凸显育人导向,逐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如运动健康中增加学会一项运动技能内容,在艺术素养中增加学会一种乐器、写一笔工整美观的汉字等内容,在社会实践中增加志愿服务、时事热点分析的内容等。如此种种,充分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发挥高考选拔导向下育人功能,顺应“三位一体、提前招生、自主招生”对考生的综合素养要求,激发学生对成功高考的美好期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成功落地。

归于“综合素养体系”的多元评价。“今年的成绩报告单耳目一新,家长能够从这一张报告单中了解孩子全方位的发展情况。”这是学校综合素质报告单发到家长手中时家长给予的正向反馈。今年开始,学校改变了往年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第形式,针对《意见》中涉及到的五大方面,针对学校特色及学生发展方向自主确定内容,推出个性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一千个学生有一千份内容迥异的报告单。综合素质评价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学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坚持的原则是基于学生、服务学生、成就学生。学生的发展方向是多元的,内容选择是多元的,评价结果就应该是多元的,评价结果的运用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发展。我们将过程评价与发展评价相结合,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写实评价与等第评价相结合。追求评价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将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成绩报告单结合起来,达到评价与育人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融合的目的。

猜你喜欢

报告单素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国肺量计检查报告单格式调查及改进建议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体检没问题报告单也别随手丢
学习报告单带来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