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共育 促进幼儿发展
——教育改革背景下对幼儿成长的思考与实践

2018-01-30王薇红

教育家 2018年43期
关键词:家校家园玩具

文 | 王薇红

(作者系上海市浦东新区齐河幼儿园园长)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提高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教育的意识,拓宽家园沟通的渠道,延伸家园合作的途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的研究目的。

影响家校合作的因素分析

幼儿园本身缺乏全面的合作意识,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分内的事,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家长参与热情,忽视了教师与家长合作共育的重要性。

有的家长一味追求智力开发而忽略了品德的培养;有的家长感情用事,态度粗暴;有的期望值过高,造成亲子关系紧张;有的溺爱、娇宠,任其发展。教育目标不正确、教养态度不端正、教育方法缺乏有效性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家校之间的合作,甚至容易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发生冲突。

没有健全的政策法规支持家校合作的构建。虽然《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修订稿)》上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结合”这一内容要点,但过于笼统。所以目前家校合作随意性很大,严重影响了家校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家校合作表现为阶段性强,连续性差,甚至出现互相指责的现象。

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观念

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家长的教育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优劣成败。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呈现出两种不良现象,一是过度放纵,一些家长沉溺于各种游乐场所,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或是因为再苦不能亏孩子的错误观念,在经济上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二是过于严格,孩子一旦犯错就会拳打脚踢。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愿望,用科学的教养去助子成材。除此之外,家长对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要有宽容之心,如果家长小题大做,会使家长和教师之间产生对立,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作为家长应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及时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家庭教育的指导效果就会大幅度提升。在前不久我园举办的自制教玩具评比活动中,我们先在班级内举办了自制教玩具评比,与家长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制作各种玩具的方法和如何选择制作材料,家长非常配和。他们回家后和孩子共同搜集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出了各种好玩的玩具。

提高教师与家长合作的艺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好与不同层次家庭的关系。在合作中教师要持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把家长看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和家长沟通时语言要亲切、大方、简洁,了解家长对教育的期望,适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法。在家园合作中换位思考同样非常重要。在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体谅作为家长的一片苦心,理解家长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及时化解家长的抱怨与疑虑。

提倡现代家校合作的新观念。新的教育观念提倡全面性、经常性、双向性和伙伴性质的家校合作。现代家校合作不仅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挥学校、家庭、社会自身的优越性和避免其局限性的理想途径,还是科学引导现代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重要抓手,也是营造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成长环境的平台。作为学校不仅要关注孩子对知识的学习,还应关注孩子综合能力的提高,关注孩子个体的成长,关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学习和成长,为每个家庭找到成长的“最近发展区”。比如开设家长学校,实行家长监督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家庭教育的义工活动。注重家校合作中的多元沟通,倡导教师与孩子、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教师与教师、孩子与孩子的沟通。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开展有效的家园互动。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合作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影响家长的教育行为。要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使家长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变为参与教育的有心人,使之在教育上达成共识,从而不断改进家长工作,提高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水平。

教师通过“走出去”的形式,开辟儿童活动的新天地。带幼儿到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玩具馆、公园等场馆参观,增加儿童对政治、历史、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在参观游览中萌生民族自豪感。在参观活动中,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尝试、探索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以加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可以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采用“请进来”的形式,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家长义工就是一个很好的“请进来”形式。教师可以热情地邀请社区人士以及家长来园和幼儿一起活动,演示自己的特殊工艺,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在我园的日常教育中,你总会看到家长们的身影。在户外运动中,家长与幼儿一同参与,一同做游戏;学习活动时家长带领孩子们一同学习、一同探索;在自由活动中,家长则融入孩子中,给他们讲故事,有的家长还自制了玩具奖励给认真听故事的孩子。我园的家长义工进一步促进了家长对幼儿保教方法的了解,更好地发挥了家园合作的教育合力。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还参与了园部的管理工作,为幼儿园管理工作增添了新的思路。

亲子活动也是我园的特色活动之一。它是集情趣性、娱乐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是家庭内成人与儿童交往、沟通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园互动活动,帮助、指导、支持、配合家长,共同提高教养水平。我园结合“迎新亲子趣味美术活动”,发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教玩具并进行展示和评奖。此类活动,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情感交流,拉近了家园、亲子的距离,帮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逐步提高家长剖析自己家教过程的能力,实现家庭教育中新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的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实践表明:学前教育越过幼儿园的大门,从狭隘的学校教育跳出来,与家庭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教育机制,既丰富了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也加强了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性。

猜你喜欢

家校家园玩具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平衡玩具
绿家园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