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环境”创造师生“智慧成长”空间

2018-01-30刘昳

教育家 2018年43期
关键词:滨河教研智慧

文 | 刘昳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滨河小学)

山东省济南市滨河小学秉承“让学生站在学校中央”的教育理念,为实现“学生愉悦、教师幸福、家长认可”的发展愿景,转变学校发展模式、教与学的方式、学校管理范式,探索新技术条件下的学校管理新模式,搭建师生和家长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的平台,建设学习型学校。

无边界的“智慧管理”

灵活运用信息化工具,已经成为滨河小学解决具体问题、理顺工作流程的重要策略。学校通过“全校群”“教研组教师群”“班主任交流群”等各类媒介工具,实现了“点对点”的管理。学校利用鸿校园开通了“校长信箱”“公物报修”“教师请假”等模块的应用,代替了多年纸质申请提交的方式,实现了有效的分工合作,既保证了工作的高效、快捷,又很好地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和工作失误。

探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模式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遵循这样的理念,滨河小学的“云平台”搭建不仅仅是要求教师“拥有”,更重要的是“用好”。

细节管理,“会用”“用好”才是硬道理。学校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思路做了顶层设计,编写《滨河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引》。结合学校的课程建设设计了智慧课堂、学导课堂、益智课堂、阅读课程等板块,深度融合校园里真实发生的教育故事,建设信息化移动教学环境。同时制定规则,让平台应用有“矩”可守。教师暑假在理想课堂中上传学生作业,老师集中在线答疑,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展现了教师、学生、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

现代意识+学科水准,升级培训模式。智慧云平台的优质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开启了新的学习模式,通过优质资源库的建设实现资源师生共享、区域共享。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推广和录播平台的优势打破区域界限,与名校、名师实时对接,构建高效课堂。

专业精神+教育情怀,重构学校教研文化。从教研方式上看,云技术的网络教研、远程协作式教研正越来越受到省市区的重视。通过网络视频学校教师都可以利用计算机远程参与各级的教研活动,为教研活动注入新鲜“活水”,提升了教研质量。

革新教师评价体系,线下激励评价邂逅线上大数据。力求通过评价制度的改变,引导老师确立“学生喜欢、同行敬佩、家长认可”的价值追求。在线上,我们进行“学生满意度测评”,以学生视角,从“爱生观、育人态度、教学内容与方法、育人效果”这四个维度设计测评指标。通过学生满意度测评数据,反思调整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教学行为,让老师更加明白深层次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尊重、公平,还应该具备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新媒体的介入使学校德育呈现了一种新形态。在每年举行的教育活动上,学生利用新技术参与各项活动,网上对最喜欢的十大校园活动、最喜欢的社团课程投票等,学校对学生的投票结果做了“节日课程”和“社团课程”的数据分析,从学生感受和需求来调整新学期的课程体系。

信息化管理的根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我们实施信息化建设,是为了创造一个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空间,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教育教学的生长点,让每个孩子都能寻找到适切的学习途径,让每位师生都获得最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滨河教研智慧
洪涝适应性滨河景观设计——以湖南省永州一中河段为例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观赏草研究概况及其在太原市滨河两路的应用
城市滨河湿地生态景观营造探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临沂滨河景区橡胶坝群的调度运行管理探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