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2018-01-29马亚笛

考试周刊 2017年59期
关键词:学习理论课堂改革小学英语

摘 要: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畅导主动参与、勤于动脑、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善于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新型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理论;课堂改革

一、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和最终目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旧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脑、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善于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原有的授课方式,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课堂改革,势在必行。笔者以三年级(1)(2)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同级部(3)(4)班作为对比班级,进行“英语学科分组互动的行动研究”。通过研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学习成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二) 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多边的合作,其中既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又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它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

二、 研究过程

(一) 准备阶段——学习理论,尝试研究目标

1. 教师方面的准备

阅读大量有关新课改、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理论书籍。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有关新课改的教科研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准确把握学情。

2. 学生方面的准备

给学生分组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明白其中的道理,并积极配合教学工作。

分组方法如下:

①班内学生按座次分为A、B、C、D四个大队(每大队约16人),每个大队又分为4个小组(每组4人,4人的学习成绩分别为好、中、差三个层面的学生)。全班共16个小组分别为:A1、A2、A3、A4、B1、B2、B3、B4,C1、C2、C3、C4,D1、D2、D3、D4。

②每个大队由一位优秀生担任大队长,负责本大队的作业和学习、检查等事宜;每个小组各有一位小组长负责达标验收检查等事宜。

③课堂提问、操练时,Group A、Group B、Group C、Group D分别为12个人的代名词;A1等即为3个人的代名词。使操練等得以快速、大面积的顺利进行,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3. 物质方面的准备

①绘制学生个人成绩评价表(见附录二)

②设计课堂上写在黑板上的小组评价表及简表

4. 实施细则及评价办法

①实施细则

课上、课下都采用比赛的方式。课上,A和B,C和D互为比赛伙伴,A1和B1、A2和B2等相互监督、检查,课上每场比赛都给获胜者所在的小组加一个标志,每节课都据此评出最佳小组和最佳大队。获胜者可得到一个标志,加在“学生个人成绩评价表”自己名字的后面。

②奖励评价办法

根据工作负责程度,每周评选一次优秀大队长、优秀小组长和优胜小组;根据学习情况即标志数的多少,评出前十名为班级英语之星,小组成绩较好者,为优胜小组。结果在班内张榜公布。每四个周总结表彰一次。根据情况可以邀请班主任或召开家长会举行颁奖仪式。

(二) 实施探索阶段——大胆创新、形成模式

实验初期,每一节课都要反复琢磨,认真设计每一个细节,挖空心思地预料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课后坚持反思各种失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并经常与相关人员交流。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新授课课堂模式(篇幅所限,不再详述)。

(三) 总结阶段——总结经验,创新提高

小学阶段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容量小,但学生专注力不够,因此,实验初期,常出现拖堂现象,进度也较慢,难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方面,班内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身心发展变化较大,所以,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又查阅了一些资料,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将有关问题自制了一张自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个别学生进行座谈、与其他实验教师交流。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1. 存在问题

①有些教学内容不适宜合作学习

②小组合作前,学生不能独立思考

③小组合作时,学生参与的机会不均等

④小组合作时,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⑤学生不太适应,造成课堂上有效时间缩短。教学环节欠紧凑。

2. 实施对策

根据以上情况,实施了以下对策

①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

②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 善于反思

笔者认为,教育反思是强化研究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从事教学研究的基本手段。良好的反思,可以使自己及时有效地总结经验和克服不足,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更好地促进教学。使自己尽快成为新课改的有效参与者和执行者,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 产生的良好影响和取得的可喜成果

随着对英语课堂小组互动研究的不断深入,所教学生均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他们能够认识到,在同一个小组内,他们之间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合作才能成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和学校领导的认可,有些老师也参与了进来。更主要的是有效的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成绩。

总之,笔者认为,新课改必须有一支创新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与之相匹配。新课改对现代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而且难以找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通则。因此,我们教师应该进行深入的反思研究、大胆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师生潜能最大化地发挥,并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注:经过实践研究,收获很多,但仍有难以攻克的问题。(1)有时课堂环节过快,有时课堂的有效时间不能达到理想。(2)奖品来源问题。(3)标志问题等。笔者衷心希望有意者能提出宝贵意见,或共同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教育科研概论》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简介:

马亚笛,陕西省西安市西电附中太白校区小学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理论课堂改革小学英语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学习理论视角下浅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研究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理论及学习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