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陕州城营建略

2018-01-29考马啸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期
关键词:明清

考马啸

摘 要:陕州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西部,总面积达227.52万平方米,保留有金宝轮寺塔、明石牌坊、清尊经阁、古城墙等文物遗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陕州城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沟通东西方交流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三门峡地区建城时间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借助明清陕州地方志文献,可以廓清明清陕州城的营建规模及特色,为陕州故城的保护、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陕州;陕州故城;明清

陕州城源起于焦城,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在今日陕州故城附近修建了焦城。西周末期,西虢灭焦,并建都城于上阳城,焦城成为屯兵驻守的邑城。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晋国“假虞灭虢”,在原虢国疆域建立“河外列城五”,其中有焦。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三家分晋后,魏国获得焦城。后秦、魏两国反复争夺。秦惠文王后十一年(前314),秦国彻底将陕地纳入秦国疆域直至秦亡。西汉时,陕县归弘农郡。在原焦城基础上形成陕县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置陕州,陕县城为州治所在,陕州城称呼肇始。其后虽历经各朝行政建制调整变化,但其称谓沿用至今。明清以来,陕州失去了“襟带两京”的地理优势,但仍凭借豫、晋、陕三省交界的地理优势,以豫省西门的地位,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清雍正二年(1724)陕州升为直隶州,辖有四个州县,被称为“中州门户、名藩大郡”。

1 明初陕州城的营建

明洪武元年(1368),将领康茂才先后夺取开封、洛阳、陕州。洪武二年(1369),为巩固政权,加强军事防御能力,明王朝对陕州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建,奠定了明清陕州城的基本规模和形制。

洪武二年,在“古者建邦置都,城池为先,官府次之”的理念下,驻扎陕州的河南卫千户刘全主持对陕州城池进行改建。此次改建有两个显著特点,即裁城和新置带月城的四个城门。

关于裁城,刘全将旧城东三分之一截掉,在西部剩余三分之二的基础上修造完善。即将原来的周长13里120步的城池规模减少为9里130步,城墙宽3丈2尺,高度仍旧是3丈6尺,东南城壕宽、深均2丈5尺。1985年,有关部门对现存陕州故城城墙遗迹进行了实际测量,陕州故城东西长1496米,南北宽1200米,周长5392米,残存城墙高8米,宽8米,基本保持了明朝的规模。裁城后的陕州城规模置于中原地区依旧可观。河南地区府州18座城池中,明确比陕州城垣长的只有开封府、怀庆府、许州三城,因此,陕州城的规模在明清河南府州城属规模较大类型。裁城源于朝代更替的战乱,城市萧条,人口锐减,同时裁城修筑便于减少工程量以及日后防御。

在裁城的同时城门必然调整。古代城池要求四门对应,原有城门必不符合。刘全新开置四个城门,即东门宣威门、南门迎恩门、西门政平门、北门宣化门,四门外还修筑了月城(瓮城)增强防御功能。

明代陕州城池由陕州知州和弘农卫共同管理。鉴于城池在军事防御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明洪武十一年至弘治十年(1378—1497),城池由在州城内东街设置的弘农卫管理。弘治十年(1497),陕州知州汪濬对西、南、北三面城墙进行了维修,城池交由陕州地方管理,东城墙由弘农卫指挥吕玺重修,依旧由弘农卫管理。

在城池完善的基础上,城内各种公共建筑也在修建。洪武二年起,城内的公署建筑开始营建。在城内的西北角,知州闻人桂在元代旧址上新修了州署。整个建筑包括“中亲民堂、东幕亭、吏户礼三房及架阁军器库、兵刑工三房及承发司狱、仪门、土神祠、马厩、预备仓、大门、申明亭、旌善亭、东西榜房、知州公廨、同知公廨、判官吏目公廨、吏舍”。除陕州公署外,还营建了布政司、按察司、府馆、阴阳学、惠民局、税课局、察院等官署建筑。弘农卫在州内东街建有庞大的卫署建筑,主要包括正厅、后厅、东西司房、仪门、大门、经历司、镇抚司、监狱、左千户所、右千户所、中千户所、前千户所等。

作为儒家正统的象征并且能够起到教化作用的孔庙和儒学建筑,受到地方官吏的特别重视。洪武二年,知州闻人桂在谯楼东金代孔庙旧址上重新建造了孔庙和学宫。修建后的文庙建筑群主要包括“大成殿、东西廡、戟门、棂星门、乡贤祠、明宦祠、启圣祠”等。学宫主体建筑包括“明伦堂、进德斋、育才斋、修业斋、仪门、义路、礼门、庠门、敬一亭、泮池”等。城内还营建了坛壝和庙社,反映了陕州官民的精神诉求和信仰。

2 清代修葺与增建

清代以来,陕州城城池形制基本未变,主要以修葺为主。修葺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破坏了陕州城池。人为因素主要是明崇祯八年(1635),李自成起义军与明军在此激战,使城墙楼阁严重损坏,直到清“康熙十八年知州罗锦增修,雍正七年署任知州黄起盛修葺”。自然因素有二:其一,城墙在“嘉庆二十年九月地震坍塌”;其二,陕州城南部据高崖上,下有槖水(青龙涧河),因“河势北滚坍塌直至城下”,河水搜刷南部城基,南城城墙和城楼有坍塌的风险。清光绪十三年(1907),河陕汝道道台徐铁珊带领民众,在南门外修筑了东西长56丈(186.67米)、底宽6丈(20米)、顶宽4丈7尺(15.67米)的护城拦河大堤,确保陕州城的城池安全和稳固。

3 明清陕州城的特色

3.1 建筑空间特色

考察陕州城内的公共建筑分布,可以发现其与陕州城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紧密相关。城北有羊角山、土地山、凤凰山。广济渠水也是从东首先进入城北,然后依次向南流淌,北部地势特点可谓“上风上水”。城内主要建筑均位于城北,坐北朝南。州署衙舍位于城西北,其东有召公祠、文廟等。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其南主要为祠庙建筑,清代逐渐在东南部修建了召南书院和文昌宫等建筑,以保持南北平衡。

3.2 街衢特色

陕州三面环水,城市沿地形形成近似方形的平面模式。整个城市东西略长,南北略短。城内东西和南北大街交叉形成十字街,以主要建筑方位、家族居住位置、市场功能命名的巷道又与十字街相贯通,构成了陕州城内快速便捷的街巷交通系统。

3.3 城市水系特色

陕州城水系最大特色是对广济渠的深度利用。隋文帝开皇六年(586),遣邳国公苏威引橐水西北入城,百姓赖其利,称之为利人渠。唐武德元年(618),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长孙操在利人渠的基础上修建了广济渠,渠名沿用至今。明清时期,为确保城市供水,广济渠多次修浚。特别是清乾隆时期,陕州知州高积厚引渠水从城东北入城后,自东向西一分为四分流淌,最后在城南汇成一渠汇入城外槖水,形成以广济渠为中心的州城内供水网络。

4 结语

陕州城从西周焦城伊始,西汉扩建,隋唐趋于定型稳定,到明清时规模缩小,格局成熟固定,功能体系趋于完备。其蕴含的丰富城市营建经验,为今日陕州故城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明)解缙.永乐大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清)龚松林修.重修陕州直隶州志[M].清乾隆十二年刊本.

[3](明)赵恒修,王承蕙纂.陕州志[M].明万历十年刊本.

[4](清)龚松林修.重修陕州直隶州志[M].清乾隆十二年刊本.

[5]王贵祥等.明代城市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6]湖滨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湖滨区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7]欧阳珍.陕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8](清)赵希曾纂修,孔广聪续修.陕州直隶州志[M].清光绪二十六年刊本.

[9](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endprint

猜你喜欢

明清
浅谈明清徽州的刺绣工艺
浅谈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丁村民居砖雕艺术研究
明清江南教育情况研究
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
明清小说与明清社会生活初探
明清如何疏解北京人口
明清皇帝如何施政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