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风随笔

2018-01-29杨逸明

东坡赤壁诗词 2017年5期
关键词:格律唐诗宋词写诗

杨逸明

1、诗词创作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能写大,不能写小;能写粗,不能写细;能写笼统抽象,不能写具体形象。总体说来,还是逻辑思维多,形象思维少。诗词要抓细节描写,都抓大,易堕空腔。

2、写诗一定要注意修炼“揉磨入细”和“展拓开张”的功夫。孙悟空的金箍棒和铁扇公主的芭蕉扇,都是能变大能变小才是宝贝,如果只能变大或只能变小就没有用了。

3、既然是“讽刺诗”,就只需一根刺,扎在穴位上,使人感到酸麻即可。现在有很多的所谓“讽刺诗”,或抡起大棒大棍击人皮肉,或举着刺,乱戳乱扎。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讽刺诗”。

4、诗有想得到的好:所谓在意料之中,未出意料之外,虽笔底尚无,却心中已有。有想不到的妙:所谓非常人能道之语,出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把想得到的好,反反复复,说成了想不到的妙,就太繁琐太唠叨了。我很爱看前人一些唐诗宋词的汇评,往往寥寥几字,就点到穴位,搔到痒处。

5、语言的功力,可以用三张“试纸”一试。第一张“绿叶红花”:小学生作文。写实。人人眼中之景,人人能道之语。第二张“绿嫩红鲜”:中学生作文。有文采。人人眼中之景,非人人能道之语。第三张“绿肥红瘦”:诗家语。诗人眼中之景,非常人能道之语。三张试纸,第一张要写得“通”。这是体现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二张要写得“美”。这是体现作者的审美情趣。第三张要写得“妙”。这是体现作者的思想和智慧。只有写到妙,读者才会拍案叫绝。

6、点评佳作,寥寥数语,到位即可,不必掺入许多水份。过誉者,只说明识见之浅之低。否则,就是评者别有所冀,另有隐情也。真正的知音,应该是说好能说到位,说不好也能说到位。

7、只有成为合格的读者,才能当合格的作者。当代却是作者大大多于读者,基本上读者就是作者,而有些作者还不愿当读者。这是个厨师多于食客的时代。

8、诗有美刺。“刺”得过头,就是把事情说坏,说过头。这是造谣,要追究责任。“美”得过头,就是把事情说好,说过头。实际上也是造谣,但很少追究责任。

9、屈原不造假古董,写他的楚辞;曹子建、陶渊明不造假古董,写他们的魏晋诗;李白、杜甫不造假古董,写他们的盛唐诗;苏东坡、辛弃疾不造假古董,写他们的北宋词。当代有人造假古董,还以此为荣,沾沾自喜。

10、写诗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人不云我不云。应该是人云我不云,人不云我云。或者是人云我换个角度更精彩地云。

11、不是识五千字的人,就一定比识四千字的人诗写得好。也不是识四千字的人,就一定比识三千字的人诗写得好。背得出《新华字典》的人,不能就算是诗人;背得出《英汉大辞典》的人,不能就成为莎士比亚。识字当然越多越好,但诗人能通过形象思维,或叫诗性思维,把汉字搞到鲜活。不能把字搞活,就只能做死学问。

12、汉字不灭,中华诗词不会亡。我感到是,中华诗词拯救了我,我可拯救不了中华诗词。中华诗词是我的事业、信仰、宗教。

13、屈原的《离骚》中有三句诗,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第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无论人生还是学习诗词创作,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应该投机取巧,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二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一种诗人的执着,也体现诗人的风骨。诗人要有才情,更重要的是要有风骨。第三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诗人的优良传统。诗人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诗人的“小我”,要与人类的“大我”息息相关。诗人不是不可以吟风弄月,但是如果忘记民生,他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诗人,一个受人尊敬的诗人。

14、诗词创作有三个层面:技术层面、艺术层面、思想层面。想从心所欲,表达思想层面的“意”和艺术层面的“象”,不能逾技术层面“音”的矩。

15、当代诗词应用旧瓶装好酒,否则就成了“瓶装水”。所谓旧瓶,即旧体诗词的形式和格律;新酒,即有时代特征的思想、内容和文字。我们只有酿出当代的好酒,装入严守平水韵的传统典雅的瓶子也好,装入时尚新颖的新声新韵乃至新诗的瓶子也好,都会有广大的品尝者。

16、屈原是因“民生之多艱”而“掩涕”,杜甫是因“国破山河在”而“感时花溅泪”“凭轩涕泗流”,李煜是因亡国而“垂泪对宫娥”,辛弃疾是因面对“可怜无数山”的沦陷而“揾英雄泪”,陆游是因“但悲不见九州同”而“悲歌仰天泪如雨”。如果仅仅描摹伤心,却写不出伤心的理由,或说出的理由一点也不充分,还哼哼唧唧,哀痛欲绝,怨天尤人,读者就会觉得你在无病呻吟。

17、有人反对用“挂帆”“剪烛”“宵漏”等词语,说太陈旧,与现代生活不符,我觉得也未必。马路不见马,火车不烧火,轮船不用轮,也还一直在沿用,没人觉得陈旧过时。问题是你怎么用。当代的诗词创作爱好者,应有一种使命感。我们要进行实验,需要积累属于我们时代的诗词创作的新的词语库和意象库。使得我们当代创作的旧体诗词,既富于时代感,又有诗意和美感。

18、诗词的高境界是“意深词浅”,也叫“深入浅出”。这个“浅”,不是浅俗到俗而不雅,不是浅白到毫无意蕴,也不是浅淡到淡而无味。这浅乃是千锤百炼,化繁为简,出于自然,毫不留雕琢之痕,让人回味无穷。

19、读者是买不来的。他们精明得很。诗人应该老老实实写诗,争取有读者。一有读者,就应该感恩。

20、旧体诗必须讲究格律。但是,以“戴着镣铐跳舞”比喻旧体诗词格律,我却不敢苟同。试想,如果跳舞带着镣铐,还会有什么韵味和美感?诗词格律,是舞步的要求,掌握熟练了绝对不会有不自在的感觉。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从心所欲就逾矩,不逾矩就不能从心所欲,这说明你功夫还没修炼到家。你把不逾矩当作戴着镣铐,就不可能从心所欲,怎么会开心?怎么会达到高品位、高境界?有时矩越严越难,反而越能显示你的才情。

21、有人说,当代诗词写得好不好的标准是,放到唐诗宋词里,看是否可以乱真。我认为,这只是当代诗词创作可以经历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和方向。就像我们创作小说不是为了放到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蒲松龄的作品中去乱真,创作游记散文不是为了放到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的作品中去乱真一样,写诗的目的,也绝不是为了放到唐诗宋词中去乱真。当代优秀诗词放在唐诗宋词里,应该依然能够闪耀着当代思想的光辉。

22、诗词创作中,继承是过程,创新是目的。不肯继承是偷懒,是无知;不肯创新,是更大的偷懒和无知。懒人不肯继承,庸人不肯创新。死守旧形式和完全没有形式,是矛盾的两个极端,似乎都可以尽量少花力气,满足我们根子里的懒惰习性。

23、《诗经》中的诗篇,大多有三章,很多是只换了几个字,在意思上相类,但有程度上的不同,一唱三叹,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可见用字的精当和细腻。

24、为了用平水韵还是普通话新声韵,双方争论颇剧。改革声韵者有一理由是,诗读来要朗朗上口。实际上许多古典诗词,我还真是阅多读少,甚至只阅不读。阅即看,读即诵也。诗经楚辞,读来未必都顺口,阅去却无不顺眼,甚至赏心悦目。因为这是诗。许多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当代诗词,实质上还不是诗。

25、我评判好诗的标准有“三步曲”:第一眼前一亮,第二心中一颤,第三喉头一热。不到喉头一热的诗,我不会朗读吟诵。

26、创作格律诗,能遵守平水韵自然好,适当放宽甚至干脆用普通话新韵也无不可。但读古诗最好懂平水韵。这对于欣赏古人的诗词是有帮助的。否则,你在欣赏柳永的《雨铃霖》、李清照的《声声慢》、岳飞的《满江红》等押入声韵的词作时,审美上总是缺损了一块。

27、诗词格律只是一些游戏的规则,可以严守了玩,也可以大家说好了调整一些规则后再一起玩。但是,这种新的玩法,要得到大多数参与游戏的人的认可。有两点很重要:第一,这种玩法必须既易学又有趣,但有时太容易未必有趣味。第二,这毕竟是写诗,你必须用你的玩法,写出好的作品来。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第二、三届副会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格律唐诗宋词写诗
补唐诗宋词组佳句
为你写诗
区别
读诗十二法
探析唐诗宋词中红色表示的意象
成熟的写诗
悬剑
张经建《当代格律诗词创作》
诗词“申遗”,进退两难的选择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