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手术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2018-01-29王庆云张龄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妇产科意义心理

王庆云,王 星,张龄玉,魏 丹

(大庆龙南医院妇产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0)

临床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可患者在手术前、中、后经常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心态,其给手术顺利完成带来一定影响,并使患者的预后和康复效果受到影响[1]。依照妇产科手术的特征,在护理工作中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予以有效的心理干预指导,消除其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确保临床护理工作效果[2]。本文研究选取本院的5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对其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探究其应用成效。现将详细探究内容进行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的52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妇产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53例,平均为(35.16±2.35)岁,其中有12例患者行产科手术,有14例患者行妇科手术;而观察组患者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56岁,平均年龄为(36.21±2.41)岁,有13例行产科手术患者,有13例行妇科手术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性,统计学无意义(p>0.05)。

1.1.1入组标准

此次研究已经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语言意识清晰者;无焦虑、抑郁史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详细认知,并具有一定语言、文字接受能力;自愿参与本次课题研究。

1.1.2排除标准

伴有重大精神疾病患者;语言意识障碍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器官疾病等患者;患有肝肾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拒绝参与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健康知识教育和手术指导等;而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术前心理护理

详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向其讲述手术的注意事项和手术操作内容,并关注其情绪变化,予以针对性疏导和劝慰,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其疑问问题详细解答,采用亲切、和蔼的态度,讲述手术前保证良好休息和适当运动,同时对手术事项详细了解。

1.2.2术中心理护理

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密切关注其心理状态变化,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同时,与其交流,转移其注意力,消除其紧张情绪,尽可能的满足其需要,加强手术信任度和护理配合度;术中适当播放音乐,减轻其疼痛感。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及时予以抢救措施,并保证动作轻盈,避免导致患者心理慌乱、紧张,抑制手术进程和疗效。

1.2.3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完成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病房护士和ICU护士进行护理工作交接时,详细关注其伤口状况、麻醉状况和药品状况,双方互相签字。之后病房护士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全面评估其心理状态,告知其手术成功,消除其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护理,加快康复速度。

1.3 观察指标

应用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轻度为50-59分,中度为60-69分,重度为70分以上,两种评分方式具有一致性。

1.4 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研究结果均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并对研究结果整理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 值检验计量数据,组间差异经P值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2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53.62±7.52)分、抑郁评分为(57.32±7.22)分与对照组的(54.78±6.10)分和(5 8.55±6.3 5)分无差异性,统计学无意义(t=0.539,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35.53±5.01)分、抑郁评分为(37.26±5.4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65±6.59)分和(48.04±6.17)分,差异统计学有意义(t=4.685,p<0.05)。

3 讨论

妇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其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导致患者在手术前、中、后均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下丘脑激素分泌增多,改变生命体征,并使手术成效受到影响。心理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针对性的疏导和劝慰,提升其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告知其手术的操作步骤的治疗意义,缓解其焦虑、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手术全过程始终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时刻关注其心理特征变化,为其详细讲述,帮助其转移注意力,提升手术成效[3]。经过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无明显变化,统计学无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可见,心理护理方式的干预成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其应用前景良好。

总而言之,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提升手术成效,改善预后,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猜你喜欢

妇产科意义心理
一件有意义的事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有意义的一天
心理小测试
生之意义
心理感受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