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2018-01-29王娜娜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敏感性特异性标志物

王娜娜

(薛城区人民医院,山东 枣庄 277000)

女性肿瘤主要包含了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而且近年来女性肿瘤发生率还在不断的提升,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而之所以会如此主要还是因为缺少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很多患者都是在出现了明显症状之后才被确诊,而这个时候已经处在晚期阶段。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中有着较为显著的价值,其主要指的是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因为肿瘤细胞本身亦或者是机体对于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种能够很好地反应肿瘤存在于生长的一类重要生物分子,在肿瘤诊断、筛查以及预后中毒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再加上联合检测技术也就能够更加及时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1 女性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研究现状

女性肿瘤类型较多,笔者主要就乳腺癌、宫颈癌这两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研究现状进行了以下分析:

乳腺癌这一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据第一位,而现如今临床上存在的乳腺癌标志物存在存在以下几种:(1)糖链类抗原相关标志物(CA)。这一标志物主要包括了CA199、CEA、CA15-3、CA125等,而在这其中CA15-3属于对乳腺癌特异性较高的一种CA标志物,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器官特异性,可是单独检测敏感性还是相对研究。有研究学者正是,和单独检测CA15-3进行对比分析,联合检测CA15-3、CA125和CEA对于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更加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还有相关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也可以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重要指标之一,而且使用这一指标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够达到80.96%,将其和间性成纤维细胞省行因子结合起来进行联合检测的话,其敏感都更是能够达到90.93%,而且这些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和乳腺肿瘤转移、大小、复发以及预后不良等有关。(2)非编码RNA标志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microRNA (miRNA)在很多肿瘤中毒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表达,而在这其中miR-21的表达水平在乳腺癌中更是呈现出异常升高的现象,和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有学者在对循环肿瘤细胞(CTCs)标志物(EpCAM、 MUS1、HER2)阳性患者联合检测miR-21的实验中发现,可以将对转移性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提高了100%;也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1307-3p、miR-1246、miR-6875-5p等标志物也可以用于乳腺癌检测。

在女性肿瘤之中,宫颈癌患者发病率仅低于乳腺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骨桥蛋白(OPN)、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而且宫颈癌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研究调查结果显示,80%左右的宫颈癌患者在手术之前,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SCCAg升高,所以这一标志物也是宫颈癌首选[2]。有研究学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SCCAg和CYFRA21-1在宫颈癌诊断中特异性均为100%,可是在敏感性这一方面却只有47%和36%,如果将两则联合检测的话,敏感性就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达到60%左右,这也显示出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于及早检出宫颈癌患者的重要性。

2 女性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应用前景

理想中的肿瘤标志物应该能够有效的应用在肿瘤诊断、治疗、病理分级以及预后评价等多方面,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具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需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有效的提示微量瘤细胞的存在,而且还能够组织器官特异性;其次,能够从患者组织液、血液亦或者是分泌液等标本之中检测到结果;再次,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患者肿瘤大小,以及是否存在侵袭和转移;最后,可以用于评价质量以及预后转归[3]。因为肿瘤本身就具有多样性,而且病理组织分型和患者个体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进行单项检测某一种标志物的时候,也就会存在特异性、敏感性不高等问题;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特异性、敏感性,当然需要主义的是并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如果联合检测结果特异性提升了可是敏感性却降低了,也是很容易出现漏诊现象的。有学者认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按照不同肿瘤类型进行使用,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出其价值。

3 结 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对近年来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女性肿瘤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前景进行了相关综述,希望能够以此来更好地了为女性肿瘤患者制定出合理的针织方案,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调查显示,应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在女性肿瘤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上有着较为显著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敏感性特异性标志物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