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佳木斯市精准扶贫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8-01-29李侃今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佳木斯市贫困村贫困人口

李侃今

(佳木斯市委党校,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4)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脱贫是‘三大攻坚战’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在成都召开的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是党的十九大后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第一个脱贫攻坚座谈会,也是连续四年召开的脱贫攻坚座谈会。此次座谈会的召开,再次充分表明了脱贫攻坚在党中央全局工作中和在总书记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一、佳木斯市精准扶贫工作现状及主要做法

佳木斯市所辖10个县(市)区均有扶贫任务,其中有4个国贫县,全市共有贫困人口30228户、62557人,已脱贫35048人,尚未脱贫人口27509人,278个贫困村有86个已出列。近年来,佳木斯市在政策支撑、制度保障等方面持续精准发力,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经验和做法有:

(一)牢记“精准”二字,在管理上下细功夫

坚持“六个精准”,制定具体的时间表、路线图。一是坚持精准识别。严格按照识别标准和程序进行清查,做好精准识别后的建档立卡工作。二是坚持精准分析致贫原因,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通过此次调研分析,全市因病致贫占贫困户总数的66.14%,因残致贫占12.3%,因学致贫占1.17%,因灾致贫占0.79%,因缺少土地、资金、技术等原因致贫占19.6%。三是坚持精准帮扶。共派驻278个驻村工作队,1.2万人的帮扶工作队伍,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帮助农户争取温室大棚、特色养殖、庭院种植等扶贫项目678个,协调落实资金2.6亿元。四是坚持精准退出。逐村、逐户对标核查,坚决防止虚假脱贫、数字脱贫、被动脱贫。

(二)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注重激发内生动力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推动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如桦川县双兆猪业特色养殖;汤原县食用菌特色种植;桦川县有机稻米特色种植;同江市乡村旅游中的湿地游、红色游、民俗游、休闲观光农业游等产业,4个国贫县优势主导产业初步形成。2017年,佳木斯市共启动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69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带动5万多人增收。桦川县把光伏产业确定为精准扶贫的“首扶之业”,在全省率先实现并网发电,覆盖所有贫困户,年收益3400万元。全市光伏产业计划装机60.6兆瓦,已装机42.5兆瓦。扎实推进金融扶贫,落实扶贫小额贷款优惠政策,已累计为11241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3亿元。

(三)把握兜底保障标准,着力补齐扶贫短板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三通三有”和安全饮水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制定相关政策,投入1.19亿元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2018年年底前全部解决7604名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并让183个村屯、16万农村居民受益。在健康扶贫上,对贫困人口参保个人缴费给予全额资助,将4382名贫困人口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代缴保费43.82万元;在社会保障上,实现了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的贫困人口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并建立了大病救助制度。在教育扶贫上,落实各项贫困家庭学生补助政策,投入资金703.8万元,全市普通高中6648人享受助学政策,1442人享受免学费资助,贫困家庭没有因贫辍学发生。

(四)加强组织力量,提升脱贫质效

抓好组织推进,健全推进机制。一是强化队伍保障。新组建了市扶贫办,成立了5个专项扶贫办公室,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扶贫。二是强化资金保障。2017年,除中央财政23.2亿元专项扶贫资金外,省本级安排专项扶贫资金9.4亿元,增幅为31.3%。市县两级也投入了1.38亿元。三是强化作风保障。2016年以来,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08个,处理359人。截至目前,国家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反馈的59个问题已整改完成57个,剩余2个11月底前将全部完成整改。

二、佳木斯市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佳木斯市还有一般贫困户12500人,低保贫困户13259人,五保贫困户1750人,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还比较落后,县级财力普遍偏弱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各地还都存在一定数量的重度贫困人口,所以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仍面临着很多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

部分村没有产业项目支撑或带贫能力不强。村集体经济来源渠道单一,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由于大部分扶贫产业项目没有达效,导致有的产业扶持措施不能全部落实到户,增收不可持续。随着民生的进一步改善,对村级组织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村民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期望也增强,由于公共财政很多是有比例的“以奖代补”式投入,这就意味着村级组织越是干事,越贴钱。乡村道路养护、清运垃圾、路灯照明等“村容整洁”方面工作,需要村里必须长期不断投入资金。

(二)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还有欠账

由于扶贫资金不允许向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导致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还有很多欠账,没有按贫困人口数核发扶贫专项资金的倾斜政策,与贫困村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影响了非贫困村贫困户的获得感和其他农户满意度。同时,部分扶贫政策出台较为滞后,给基层执行造成诸多不便。例如:危房改造政策为2017年10月下达,前期各县(市)区为了完成改造任务均提前动工,造成与省政策和要求衔接不够紧密。

(三)部分脱贫户收入不稳定

佳木斯市是农业大市,人均土地相对较多,大多数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在国家贫困标准线以上,多数贫困户家庭条件还没有得到稳定改善,主要收入就是靠土地出租、经营,但遇到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和粮食价格波动较大等影响,就可能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致使土地租金收入就会明显下降,一旦发生疾病、意外灾害等重大支出,极易造成返贫。

(四)贫困人口不合规医疗费占比高,乡级自付费用增加

经桦南县、桦川县、富锦市等测算,在省级公立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中合规部分占比65%至70%,原新农合政策规定目录内用药报销比例是90%(贫困户是95%)。医保整合后,将新农合药品目录内药品划分三类,原新农合目录内107种常用药品有51种划为甲类,50种划为乙类,6种划为丙类,甲类按原比例报销,乙类药品个人先自付15%后,再按规定比例报销,丙类不报销,导致贫困人口在乡级就医自付费用增加,实际报销比例降低。

三、佳木斯市实现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佳木斯市农业资源丰富、基础较好,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在农业,但发展的难点也在农业,短板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是一场持久战,必须细化各项举措,才能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要在“精准”上下功夫

要牢牢抓住“精准”二字,真正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细化管理。一是在精准识别问题上,拿出推倒重来的耐心,严格按照识别标准和程序,重新对标识别,让漏掉的“真贫”,一户不落地进来,不符合标准的“假贫”,心服口服地退出。二是在建档立卡问题上,规范贫困户档案,做到“一户一档”“一册五卡四账”齐全,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账目。贫困户信息及时更新,返贫的要建好台账。一旦出现纰漏,追责到底。同时,在贫困户家中把政策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等内容制作一张明白卡,贴在墙上让大家一目了然。三是在精准退出问题上,要达到5个100%,逐村逐户对标核查,确保退得准、退得稳、真脱贫。

(二)要重点突出产业扶贫

从大的视野上看,产业脱贫才是摆脱贫困的最可靠也是最终路径。一是与供给侧改革相结合。不断推广“5+N”产业扶贫模式,根据贫困人口的产业发展类型,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生产出更好的农产品,卖出更好的价格,确保顺利脱贫。二是与规模经营相结合。鼓励支持规模化经营,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把一些扶贫资金和项目投向新型经营主体,折股量化到人头,让贫困户从合作发展中分红获益。三是与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相结合。要鼓励探索不同类型的扶贫贷款投资产业项目受益方式,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让贫困群众在合作发展中长期稳定受益。

猜你喜欢

佳木斯市贫困村贫困人口
为孩子纺织幸福童年
——佳木斯市第六小学教育剪影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佳木斯市GPS水汽产品与降雨天气的关系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佳木斯市连续四年荣膺“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
隐形贫困人口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