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对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堂实施翻转教学的思考

2018-01-29张维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翻转讲授应用型

张维宁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受信息化时代社会环境的驱动,当今的学校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大变革。传统的课堂教授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于时代的进步和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早在2007年7月,我国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就提出高等学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在层出不穷的教育创新模式中,2012年引入我国的“翻转课堂”可谓是近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一股新生力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在顺应这一趋势,根据自身特点,对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拓展,积极引入“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

但是,到底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是否有必要进行翻转教学?本文尝试厘清普遍存在的翻转课堂理解误区,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的翻转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理解误区

当前一种对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理解是将“原本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活动放到课下进行,反之亦然”。典型代表为罗伯特·塔尔伯特(Robert Talbert)所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前自主学习移至课堂的前半段,利用视频、网络平台等手段让学生进行自学,然后再由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这种翻转的课堂是翻转的初级阶段,是“教学流程的翻转”。虽然容易操作,但是并没有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机会,使翻转课堂的实施流于形式,偏离了改善课堂教学的本意。另一种对于翻转课堂的理解是“课上讲授和课下内化的翻转”,把“讲授”和“内化”视为平等的概念,实则不然。课上的“讲授”始终是为课下“内化”服务的。“内化”是一个时刻发生,学生心甘情愿主动学习并自觉融合“讲授”内容的过程。

由此可见,对于翻转课堂的理解许多人还停留在外在形式,对于有效的内在机制缺乏深入统一的认识。伯格曼和萨姆斯在对翻转课堂进行实践以及与其他实践者进行交流反思后提出了“翻转学习”的概念。翻转课堂只是实现翻转学习的一种模型,而翻转学习进一步深化了“翻转”的内涵,引导和规范翻转课堂的实践,其核心在于前置低层学习目标,从而实现对课堂时空的解放,进一步促进高阶思维的培养。因而,“翻转教学”更能涵盖“翻转课堂”和“翻转学习”。

二、应用型本科实施翻转教学的必要性

(一)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重要承担载体,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术型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构成高等教育的三个大类,其人才培养最突出的特点是创新性和应用性。潘懋元先生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企业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技术应用、复合应用、服务应用和职业应用为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人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相较于学术型高等院校的重理论轻实践,技能型职业院校的重实践轻理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为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这类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供多样化学习空间和途径,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形成良性循环,使其具备更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不断拓展的思维能力就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翻转教学的出现,与这一思路不谋而合。

(二)翻转教学对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促进作用

1.大学英语学分压缩,课时减少是趋势,应用型本科也不例外。要想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面对面课堂教学环节中将所有输入性的语言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并进行相应的语言输出运用是不太现实的,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翻转教学符合外语课堂教学“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这一现实需求。

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通常是由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范文进行引导、讲解,并辅以相应的练习来完成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策略的教学目标,输入模态单一,不能照顾到亟需培养应用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翻转教学则打破了原本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将记忆、理解等低层级的学习置于课堂时空之外,由学生自主习得;而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深度学习则集中在课内。这不仅能实现教学流程的翻转,还体现了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翻转,提升了学习的深度和效率。

3.传统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还停留在评价语言知识性的内容上,测试以书面形式为主,无法充分满足语言应用技能的评价需求和课堂个性化的教学需求。通过翻转教学则可以实现多种模态的考核评价方式,以输出驱动输入,最大化地发挥课堂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交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

4.应用型本科院校招收的学生多以理工方向为主。他们常出现单科“瘸腿”的现象,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城市高中的英语教学环境及效果较好,程度较高;而小城镇或农村的英语教学更多是为了应付高考,对于听、说能力的培养十分有限,甚至有些地区直接取消了对英语听力的要求。学生基础的极度不平衡也对传统的大学英语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翻转教学的出现填补了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堂之外所需的各种支架性辅助手段的学习需求。

总之,翻转教学有助于解决应用型本科在现阶段出现的“教”和“学”不统一。

三、建构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的翻转教学模式

(一)国内外可借鉴的典型的翻转教学实践模式

翻转教学并非只有一种单一的路径,其兴起之后便发展出多种教学模式,其中以Talbert的翻转课堂模式最为人们熟知,也是国内介绍最早的。他的模式包含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课前通过教学视频将事实性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并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课中学生通过测评和解决问题来完成知识的内化,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反馈。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从以教师为主导的直接讲授的高结构化教学向以灵活的学生自主探究的低结构化教学转化。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他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发生完全的翻转,只是将原本的“课中课后”迁移至“课前课中”来改善课中的教学效果而已。Musallam提出的“探索——翻转——应用”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首先在课堂中采用引导式探究的方法,然后利用教学视频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概念学习,最后再在课内由教师引导完成概念测试、材料延伸、评估。其与Talbert的翻转模式相比,多了“探索”的环节,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由低结构化过渡到高结构化,再以低结构化教学为结束的模式,突出对学生“有意义建构”的支持。

国内学者何克抗倡导“跨越式教学”,其创新之处在于对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授新课”方式多样化,如直接讲授、基于问题、基于活动等多种形式。这种模式下的教学结构系列与Talbert式翻转课堂的类似,所能促进深度学习的效果也一般。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的理念则与Musallam的“探索——翻转——应用”模式不谋而合,同样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

(二)适合于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的翻转教学设想

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Musallam和张学新教授的翻转教学都能够最大限度地解放课堂面对面时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囊括基于问题的学习、指导性的探究学习等学习策略,是较为理想也符合实际情况的。这样的模式不仅避免了典型的直接观看教学视频的翻转模式,又能体现“探索”的深度学习环节,更加灵活和有效。具体来说,在大学英语每个单元的第一次课的后半段加入探索性的问题,此时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认知度低,挑战性大甚至直接挑战失败,课外学生可借助视频、网络、在线学习平台、QQ群等多种手段进行探究,扫清阅读障碍,厘清混淆概念,形成对课堂探索性问题的初步看法,并及时通过支架性的辅助教学资源组织语言表达,为课堂教学价值的最大化提供准备。第二次课的前半段再开始进行概念测试、小组探讨、材料延伸、评估等应用阶段的学习活动,尽可能地把低层的知识性的学习内容转化为高层的实践应用;同时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专业特点,寻求在线连接行业、企业等相关专家的可能,把语言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发挥校企各自的优势,针对性地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三)应避免的问题

1.过于强调视频的作用。国内许多翻转课堂都将视频技术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仿佛视频技术的高低就决定了翻转课堂的成功与否。事实果真如此吗?伯格曼和萨姆斯在《翻转学习:促进学生参与的途径》一书中指出“视频技术是翻转学习的重要要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翻转的核心是最大化利用面对面教学时间,构建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从而达成深度学习的目的。如果仅仅将原本45分钟的传统课堂讲授压缩成15分钟的视频,实质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没有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自然不能深化学习效果,凸显翻转教学的价值。

2.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灌输,不善于主动参与和互动,不能积极开展有效的小组协作。在进行需要协作学习来完成知识的建构和内化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处于被动劣势的地位,学习效果不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被削弱了。

3.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翻转课堂的出现使教学活动在面对面的课堂时间之外得到了延伸,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往往设定多个目标,试图解决多个问题,容易造成教学主题不突出,学生困惑,捕捉不到重点。

4.深层学习的激发机制不足。不少教师对于翻转课堂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比较关注外在形式,对于翻转课堂有效的内在机制缺乏统一深入的认识,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前设计、资料选择和制作环节上,而忽略了思考如何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学习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等深度学习的设计。

四、结论与启示

翻转课堂“翻转”的应该是教学的“翻转”,是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师生地位乃至学习理念的翻转,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流程的翻转。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自身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亟待改善目前毫无吸引力、鸡肋般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而Musallam和张学新教授的两种翻转教学,既实现了颠覆性的教学序列上的翻转,又能将深层学习和浅层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挑战的渴望,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不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着眼于自身的特点,量身定做,探索属于自己的翻转教学。

猜你喜欢

翻转讲授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没有围墙”的幼儿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