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参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现状调查

2018-01-28丁洁胡剑虹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4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

丁洁+胡剑虹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即能够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又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发展路径。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探索目前大学生参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从而为促进大学生更好得参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 GB4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28

[文章编号] 1671- 5918( 2017) 14- 0075-03

[本刊网址] http://www.hbxb.net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之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大学生志愿者们的身影活跃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大学生们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辨是非、长才干,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和有效渠道。文章对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41份,有效问卷241份,问卷有效率为96. 4%。为了体现样本的广泛性,符合实际在校人数比例情况,本次调查对象中大一学生94人,大二学生92人,大三及以上学生45人。同时为了对大学生参与青少年事务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还对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及常州市天宁区阳光天地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的专职社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访谈,基本了解了目前大学生参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参与青少年事务志愿服务现状调查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人次多,对青少年事务参与率不高

据本次问卷调查的抽样结果来看,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有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历,在本次调查中有81. 3%的同学表示曾经参加过志愿者活动。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无论从参与的人数还是参加的次数上都有明显的增加,大学生志愿者已经成为了社会公益性服务的重要力量。当被问及对志愿服务的态度时,有64. 3%的学生对参与志愿者活动持积极态度,22. 4%表示想做但是没有机会,12%的学生觉得无所谓,只有1.2%的学生明确表示对参与志愿者活动表示厌烦。这说明近年来大学生对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尤其是刚步人大学的大一新生,对于志愿服务活动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参与热情很高。

相比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高参与度,大学生针对青少年事务的志愿服务人次明显不足,许多学生对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并不了解。在被问及你是否曾经参与过针对青少年事务的志愿服务时只有23. 2%的学生表示曾经参与过。在针对曾经参与过青少年事务志愿服务的学生进行访谈时发现,即使学生曾经参与过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但对其仍然知之甚少。

(二)大学生参与青少年事务意愿高,但缺乏有效参与途径

在针对志愿服务对象问题上,有33. 2%的学生选择愿意为青少年服务。此外,当大学生被问及是否有意愿参与到青少年事务志愿服务时,43. 2%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44%表示愿意,8.3%觉得无所谓,只有4.6%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参与。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参与青少年事务普遍意愿较高,这也与推进大学生参与青少年事务的初衷一致。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到针对同龄人的服务中来,使服务更加贴近受助对象,能更大限度的发挥朋辈间帮扶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受到教育感染。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志愿者实际参与率低与服务意愿度高形成了鲜明反差。

在针对青少年事务服务地点调查时,在学校、社区、儿童福利院等地方参与青少年事务的比例分别为48. 1%、28.2%、25. 7%,仅有14. 1%的学生在专门的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参与过志愿服务。专职机构志愿者缺乏现象在对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专职社工访谈过程中也得到证实,访谈中有社工提到“由于中心专职人员有限,许多活动由于缺乏大学生志愿者的帮助,开展起来明显感觉人手不足,十分吃力。”

(三)大学生参与青少年事务活动形式单一,缺乏专业培训与相关信息

针对曾经参与过青少年事务志愿服务的学生进一步展开调查,对其参与的具体志愿服务内容细分时发现,曾经提供过学业辅导、安全教育辅导和生活方式辅导的比例占到了87. 6%,而针对青少年开展的道德品行辅导和健康成长辅导等所占的比例仅有不到12. 4%。目前大学生志愿者对青少年事务所提供的志愿服务内容专业性普遍不強,大都只是一些简单的帮扶,缺乏深层次的教育引导。当被问及是否认为学校有必要提供专业的志愿者培训时,有%的学生觉得很有必要。在与专职社工访谈时,社工也多次提到“中心缺乏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素养,能够提供多方位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一定程度上阻碍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良性发展。”

当被问及后期针对青少年事务提供志愿服务,你觉得所在学校需要作出哪些工作改进时,有55. 6%的学生提到要拓宽消息渠道。在针对部分学生访谈时有同学提出“对许多活动很感兴趣,但是不知道如何报名参与,感觉没有统一的组织。”

(四)大学生参与青少年事务保障不足,组织和权益难以得到保证

许多志愿服务活动都成立了相应的志愿服务组织或者设立了专门的社会实践基地,比如在访谈中就有学生提到,“学校有很多与社区、敬老院对接的志愿服务队,参加这类志愿服务的学生也会比较多。”与其他志愿服务不同,针对青少年事务的志愿服务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在调查中,有%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完善组织机构。许多参与过青少年事务的志愿者提到,由于许多人对于青少年事务还不了解,在参与到志愿服务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尴尬。“和周围同学说起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也让我很受打击”。endprint

此外,有18. 6%的学生提到希望学校给予适当的物质精神保障。志愿服务由于其无偿性,许多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入许多精力和财力,加之学校对于青少年事务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于这一部分志愿活动的经费扶持及认可程度都受到影响,往往让学生们陷入一种两难局面。

二、大学生参与青少年事务志愿服务问题探究

(一)大学生志愿者自身认识不足,志愿服务精神有待培养

志愿精神是推动志愿服务乃至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动力。由于志愿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匮乏,导致了大学生志愿者及其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动力不足、志愿者行动连续性不够等缺陷,从而阻滞了志愿服务在高校乃至社会范围内的广泛持久深入开展。在调查中发现,大學生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认识不够深刻,参与活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志愿者队伍缺乏稳定性。由于针对青少年事务的志愿服务存在一定特殊性,重点关注青少年的帮扶需要开展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更需要能够提供稳定的长期服务的志愿者。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志愿者经常由于自身原因中途退出,使工作开展陷入困境。在复杂环境下,大学生志愿者一旦被委以重任,经常会出现问题,比如一些志愿者的 76工作态度不够端正,不负责任,会给志愿服务的对象留下不良印象,造成恶劣影响,又比如有一些志愿者不善于与人沟通,组织协调能力不强,不能顺利突破服务对象的心理壁垒而进人工作状态等。

专职社工在访谈中还提到“许多学生在我们这里经过一系列培训后工作刚能上手,就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提供志愿服务,让我们在工作中很被动。”虽然在调查中许多学生都有意愿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但往往是起初一腔热忱,参与几次后觉得没意思,或者一遇到困难就选择放弃。此外,有许多学生抱着入党、拿奖学金等功利目的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也大大影响志愿服务效果。

(二)高校组织管理尚不健全,学校保障有待加强

志愿服务组织信息不完善是阻碍大学生参与青少年事务的一大因素。相比其他志愿服务的大规模宣传,青少年事务的相关宣传却显得“低调”的多。许多学生对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这个志愿服务领域还很陌生,在调查中有许多学生反映对于这个工作具体做什么,需要提供哪些服务并不清楚。学校层面对于该领域的宣传发动少,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学生对其的忽视。与此同时,学校层面有许多志愿服务队,但是青少年事务的志愿服务工作往往是有需要就在校园内紧急动员,没有专门的志愿服务组织进行统一管理,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的归属感。

在志愿者培训方面,大学生参与针对青少年事务的志愿服务时,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未接受过专门培训,在开展工作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既容易影响到志愿者们对于重点青少年的帮扶效果,同时也容易使大学生志愿者产生挫败感。在培训方面缺乏相应的系统培训,针对一般志愿者的培训体系尚且有待完善,相比要求专业性更强的青少年事务志愿服务的培训更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专业社工机构与高校缺乏联动,交流合作有待拓展

社会机构有需求,高校参与有意愿,本是两者联动配合的良好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校外社工机构与高校之间各自为阵,缺乏有效的深层次沟通交流,志愿服务工作时断时续,未能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实践基地,合作迟迟未能取得突破。由于志愿服务基地是公益性质的,基地的双方是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的关系,很多基地在建立之初就没有相对严格规范的制度、协议来约束,导致基地活动缺乏连续性和规范性,往往是虎头蛇尾。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建设无法长期持久深入开展下去,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也导致志愿服务基地共建单位配合的积极性不高,更加不能形成良性的、连续的共建机制。

目前,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为青少年事务的专门机构,但是这些机构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却未得到深入。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目前全市共有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职机构5家,另外在各大社区还设立有青少年事务服务站。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机构与高校间的合作并不紧密。仅在有大型活动时会联系部分高校提供部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辅助,绝大部分机构至今仍未引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绝大部分机构未和高校建立服务基地。

结语

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目前,大学生参与大型志愿服务、西部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志愿服务等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步人正轨,发展状况良好。大学生参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由于起步晚,基础弱,目前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是近年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央多部门曾于2014年初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在意见中提出各地要建立健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青年志愿者相互协作、共同开展服务的机制。各地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青少年事务管理模式,如何建立起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管理新模式,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解决。

参考文献:

[1]余蓝.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障碍性因素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9(12):15.

[2]阚宝涛.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问题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3):71

[3]王明亮.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