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林高校生态美育途径构建的研究

2018-01-28夏夏于婉华王志萍张钟杰孙秀雯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4期

夏夏+于婉华+王志萍+张钟杰+孙秀雯

[摘要]本文基于若干所农林高校生态美育融入现状专项调研的基础,将调查问卷的若干信息总结归纳为六大类问题,并指出了加强生态美育理念认知势在必行,尝试从根本前提、重要环节、建设核心即农林高校、任课教师、高校学生三个维度给出了生态美育融入途径构建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农林高校;生态美育;途径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 2017)14- 0036-03

doi:10. 3969/j.issn. 1671- 5918. 2017. 14. 014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2015年12月8日,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近年来,国内不少地区都已饱尝雾霾之苦,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于生态问题的态度以及生态问题的严峻。

一、势在必行:加强农林高校生态美育理念认知

生态美育是美育、环境教育以及生态美学研究视域融合的产物,是中国美育研究的一种生态学范式。生态式艺术教育、生态美学的美育、生态存在论的美育是生态美育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形态。生态美育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形式。生态美育是生态学、美学与教育学相互交叉的结果。生态美育是生态美学的重要理论支脉和实践向度。它以整体论的生态观为基础并将之提升为审美原则,通过生态审美实践,达到生态美学价值立场在人们生活实践中的确立,最终实现人类在地球上的诗意栖居。

作为一门关注人类文化与精神的学科,生态美育赋予了美学鲜明的时代意义。美育工作者提出的“生态美育”与和谐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意味着它已经成为引领全民走向和谐社会的必修课程。生态美育是构建和谐生态观的基础。建立和谐的生态观就必须要把握生态发展规律、建立和谐的生态美育体系、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美育是人们和谐意识养成的重要方法。生态美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生态美育纠正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生态美育促进全社会树立生态和谐观念。

生态美学将重建人类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平衡互动的审美关系作为美学思考的核心,它的兴起是一场深刻的“美学革命”。走向生态美育由此成为生态美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美育以生态审美观建构为核心,它可以实现生态美学多重话语资源的平等对话、沟通互补,最终达到融通化合。

结合国内目前整体教育现状,生态美育应首先从高等院校切入。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相对成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短短几年毕业后即将踏人社会。每一年的高校毕业生都接近800万人,数量庞大,如果在校期间,这个群体获得了生态美育理念的熏陶,树立生态美学观,将来进入社会必将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在农林高校中,特别是部分课程中加强生态美育理念的认知,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教育观念,生态美育的融人必将对大学课堂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生态美学的融入又会使得一成不变的教育教学内容发生根本性地变革。

二、知己知彼:掌握农林高校生态美育融入现状

为更直观更真实地了解农林高校生态美育现状,为进一步推广生态美育,为取得生态美育融人农林高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带领课题组全体成员,针对省内几所农林类高校的在校学生与部分教师,主要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开展了主题为“农林高校生态美育现状调查”的专项调研。经过一年时间的调查,课题组共发放问卷3800份,回收问卷3490份,有效率为91. 8%。受访者中,男生1410人,女生2080人;理工科学生占比为54. 2%,人文社科及艺术类学生占比为45. 8%。

问卷回收后,若干问题被归纳为六个主要方面,经过数据处理和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农林高校生态美育融人的大致情况。

(一)受访者的生态美育认知程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62. 8%的受访者并未听说过“生态美育”的概念,只有37.2%的受访者曾听说过,这一结果与我们的研究期望相符。“生态美育”作为一个较新的学科交叉领域,大众知晓率尚低。受访者所学专业的差异与“生态美育”概念知晓率也有一定关联。数据显示,理工科受访者中仅有34.4%知道概念,而人文社科及艺术类受访者的知晓率为40.6%。总体上,对这一概念的知晓程度,工学受访者为34.7%,而文学受访者为48.5%,接近总人数的一半。

生態美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科背景更多偏向人文类,因此文科学生较容易知晓并接受。同时,我们也获得启示,在农林高校推广生态美育,除了及时融人各类人文类课程,也要重点关注人文、艺术类公选课程等,因为选课学生可能来自各类学科各类专业,推广的受众面更广泛。

(二)受访者的校园氛围偏向认知调查

凋查结果显示,12.3%的受访者认为所就读农林类高校的校园氛围是偏向艺术设计型,认为偏向理工型的受访者占比为24.6%,18.6%的受访者认为偏向人文型,44.4%的受访者则认为校园文化氛围偏向综合型。

选择农林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正是因为它们特有的生态文化氛围。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较重视学科之间的平衡,因而学生能够感受到多元的校园文化气息,自然会选择偏向为综合型,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进而有利于学生开放性眼光和胸怀的培养,这也是生态美育应有之义。12.3%的受访者感受到了偏向艺术设计型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个信息提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校在艺术设计方面的优势,将生态美育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相融合。这一点也在问卷的相关问题反馈总得到了佐证。如89%,的受访者支持学校将生态美育理念融入艺术设计课程、生态美的欣赏以及生态保护中。endprint

受访者群体中认为农林高校偏向综合型的校园文化氛围,多元氛围的烙印,一定程度上为农林高校的生态美育融入提供了受众的心理准备,让融入的过程更自然,不易被排斥。

(三)受访高校的艺术类公选课现状调查

凋查结果显示,3490份有效问卷中,2980位受访者曾修读过艺术类公选课。2980位受访者中,表示其修读的目的是为了拓宽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的占到42.6%,37.60A,的受访者则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学分而修读相关课程。此外,51.7%的受访者在艺术类公选课的课堂里能做到认真听课且有收获。由此可见,至少有一半的学生对待艺术类公选课的态度是积极的。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在农林高校的艺术教学中融人生态美育的理念,具备一定的受众基础,可以取得成效。

建构生态美育途径的一般方法是“生理一心理一自然一社会一灵性”五维度建构法。调查结果显示,艺术类公选课的任课教师一般都能将专业知识与“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维度)、“人的社会交往”(社会维度)以及“人的精神信仰”(灵性维度)三个方面有机联系,而从生理和心理维度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实践的做法较少。

(四)受访高校的生态类公选课现状调查

数据显示,3490份有效问卷中有2450位受访者曾修读过生态类公选课,其中79.2%的受访者表示任课教师能够将课程内容与音乐、文学等内容相结合。

这项数据一定程度上表明,生态类公选课与人文艺术类公选课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为农林高校生态美育理念的融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农林的高校的部分任课教师,特别是生态类与艺术类公选课的任课教师已在润物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将生态美育理念融人课程,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五)受访高校生态美育主题活动效果影响因素的调查

调查数据反馈,受访者认为影响学校举办生态美育相关主题活动的因素主要是活动主题是否具有吸引力以及活动方式是否多样化,持这两种观点的占比分别为80.5%和62.8%。

从凋查结果中,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一点启示,农林高校在举办生态美育类主题活动时,如果忽视活动主题和方式的创新,缺乏特色与个性,简单模仿或千篇一律的话,活动的效果会受到较大影响,可持续的难度较大。

(六)受访高校生态美育教学形式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最愿意接受的生态美育教学形式为电影赏析、音乐欣赏与乐器演奏、摄影作品,各自所占比例为70.8%、56.7%、54.2%。支持分别以文学作品、古诗词书法作品来开展生态美育教学的占比为43.8%和37.2%,百分比明显低于之前的三种形式。

这项结果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功能日益强大,当下的在校学生更乐于接受形象的、直观的,带有一定视听冲击力的教学方式,从而关注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因其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缺乏互动性与趣味性,逐渐被取代。

三、有的放矢:构建农林高校生态美育融入途径

农林高校生态美育融入途径,并无太多可以直接借鉴与参考的成熟案例,笔者尝试通过背景、现状的分析,结合问卷、访谈调查的相关数据,提出构建农林高校生态美育融入的主要途径。

(一)根本前提:农林高校应给予高度重视

生态美育虽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但全球都面临着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生态问题。深入各个领域的“生态热”已形成不可阻挡的潮流,生态美育也已成为一种大趋势逐步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作为高校,尤其是农林高校,因其办学特色,理应率先给予高度重视。

在农林高校相关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给予生态美育高度重视,会为提升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加分,这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有了农林高校领导的理念共识与政策支持,才有生态美育理念融人多学科多专业的可能。

从农林高校的维度,笔者提出生态美育融入途径建议如下:

1.将生态美育理念全面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人文艺术类学科、人文艺术类公选课等作为试点,如音乐欣赏,书法欣赏,影视欣赏等。

2.成立校内生态美育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或教研室。

3.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授课模式、考核办法、课程评估等一系列课程建设规范均应在学校相关部门指导下,由教研室或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集体研讨确定。

4.针对相关校内职能部门、相关任课教师,开展生态美育专题培训。

5.职能部门需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在设置校内公选课时,应充分融人生态美育理念。

6.开设生态美育课程或在现有的校内人文课程中融人生态美育理念,平衡农林高校重理轻文的现象,加强人文气息的营造。

(二)重要环节:任课教师必肩负崇高使命

农林高校生态美育教师或融人生态美育理念的任课教师,应注重培养生态美育意识,在教学中挖掘生态美。一方面,任课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终身学习。作为教师,一言一行都在为学生诠释生态美育的理念,为人师表,什么是美,如何审美等,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另一方面,任课教师需要树立生态理念,需要具备紧跟时代步伐的开放的心态,善于发现美,特别是讲授课程内容之美。

从任课教师的维度,笔者提出生态美育融人途径建议如下:

1.在校内生态美育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或教研室的带领下,任课教师需全面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使课程信息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突出体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生态美。 2.任课教师应通过自身对学科美的挖掘,把学科中教材中的美内化为自己的,让教学内容“看上去更美”。

3.任课教师应率先提升自己对生态美的感受力、鉴赏力与创造力,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融人生态美育的同时,让自己富有个性的授课方式为学生所接受,这正是生态美育中所提倡的“自然而然”的美育。 4.任课教师不应成为讲授者、灌输者,而应成为倾听者、引领者,让生态美育课程或生态美育理念传授不仅美在教学内容、美在教学形式,更美在教学过程。

5.任课教师应引领学生全面了解课堂以外的众多学习资源,了解校内外的众多学习活动平台,借助各种课堂内外的平台提高音乐欣赏课程的吸引力。

6.任课教师应在课堂以外建立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互动交流,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三)建设核心:高校学生需把握提升机遇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国际化视野,應敏锐洞察生态全球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讨论等关系人类未来命运、关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树立生态意识的同时接受生态美育势在必行,农林高校的学生,尤应如此。

从高校学生的维度,笔者提出生态美育融入途径建议如下:

1.作为生态美育教学的主体,农林高校学生应将自觉接受生态美育与提升个人软实力、核心竞争力相结合。

2.高校学生应在充分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峻性和培养生态意识的必要性,积极接受生态美学教育,在公共选修课中主动关注生态美育。

3.高校学生应广泛关注、举办或参与生态美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农林高校具有独特的生态文化氛围优势,学生更应把握机遇,呼吁关注生态,关注生态美育。

生态美育应从每一个人的生活点滴做起,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里所学习的,也不应是课堂所特有的。生态美育不应该仅仅是人文学科、艺术学科等的附属品,它具有整体、协调、和谐的特性,应当渗透于各个学科之中,更应当融人生活。结合本文的主要论述内容,笔者小结如下:

环境恶化生雾霾,点滴作则皆生态。课程内外无限美,生态美育受青睐。

参考文献:

[1]苏小芸.生态美育的基本性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

[2]纪燕.理工类生态美育教学实施方法探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4).

[3] Agnie ka Juzefovi. Creativity and aesthetic applied to ecological education[J].Creativity Studies ,2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