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香艺推进镇江茶文化旅游新发展

2018-01-28黄凌云李占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香料镇江茶艺

黄凌云,李占旗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人文旅游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0)

茶文化旅游是充分利用茶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保健功能和休闲体验来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旅游形式。以茶产业为依托的茶文化旅游可以快速推广茶文化,提高地方茶的知名度,提升游客的旅游愉悦度,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一、镇江茶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困境

(一)镇江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势

镇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出产名茶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宜人、丘陵山区、土壤酸碱度适宜;另一方面,经过历代茶农精心栽培和加工,使得镇江地区的茶产品品质优异,主要茶品牌有金山翠芽、茅山长青、五峰迎春、宝华玉笋、茗苑曲毫、吟春碧芽、墅山翠萝、三山香茗等,其中金山翠芽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茅山长青已获江苏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称号。镇江地区的茶品牌多次获得国家、省级评比的大奖,获奖率极高。

名茶需好水,“城市山林”“真山真水”是镇江的名片,首先表现在镇江水资源丰富,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作为丘陵城市地下水资源又极其丰富,如清末民初,全城大街小巷共有1278口水井。其次,镇江水质质量较高,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名泉的“中泠泉”、被誉为“天下第四泉”的丹阳观音寺水。茅山凝聚了道家茶文化的精髓,句容宝华山彰显了佛教茶文化的内涵。

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天下产茶者,三十六州,浙西、湖州上。常州次,宜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润州即镇江,说明镇江生产茶叶最迟可在唐朝,虽非上品,但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镇江饮茶的习俗最迟可在三国时期,陈寿《三国志·吴志》中所记载的“以茶代酒”的典故就是发生在镇江地区,说明当时镇江地区以茶待客已普遍。历史上刘伯刍、陆游、文天祥、王仁堪、郑板桥、沈括等都在镇江留下了茶诗、茶联、茶著,尤其是茶圣陆羽曾在镇江寓居,为镇江开展茶文化旅游奠定了人文历史底蕴。

目前,镇江市茶园总面积达7.71万亩,占全省的15.4%,同时江苏茶博园位于镇江。镇江交通便捷,可充分利用周边茶文化资源,如南京、扬州、常州、无锡、苏州等城市,设计多维度旅游线路。

(二)镇江茶文化旅游的困境

从目前来看,镇江茶文化旅游还处在以欣赏为主的初级阶段,如简单的茶园游玩、观看茶艺表演等,既不能满足游客求知的心理,又容易沾染茶叶推销的商业气息,甚至让游客产生了抵触的心理。茶文化旅游在镇江的旅游市场比重较小,与镇江所拥有的茶文化旅游资源不相称,镇江茶文化旅游因缺乏新意、同质性高、缺少整体规划和设计而仍处在起步阶段,其中尤以缺乏新意最为典型,如很多茶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内容都有观看茶艺表演,但茶艺表演大同小异,没能突出地方特色,未能实现通过茶艺来传承文化、达到教化的功能。

二、茶与香融合的优势

(一)香艺的历史发展

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香火史,香是一种气味,《说文解字》中认为香上面是“禾”,即认为谷物成熟为香,谷物能养育生命以使人类繁衍不息。

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史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香祭祀的仪式,到了汉代流行实用的薰香、薰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古丝绸之路带来了大量的外来香料,出现了调和香,到了唐宋时期,人们将调香、薰香、斗香作为高雅的艺术来对待,明清时期,香已经成为百姓的日常用品,不仅是沟通神灵、净化心灵的精神必需品,更是起到药用、保健、休闲等作用的日常用品。

到了近现代,中华民族命运多舛,香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中断,香文化被认为是迷信的糟粕,实属遗憾。21世纪的今天,在弘扬传统资源的同时香文化被重新认识和延续,尤其是生活用香文化,如香的气味,可以免疫辟邪、杀菌消毒、醒神益智、养生保健等,同时中国用香都是源自自然,非化学用香,更环保和健康。

(二)香艺与茶文化融合的优势

1.香艺的实用价值

中国历史中,香文化比茶文化更久远,同时名香与香茗时常相伴,茶与香两者相辅相成,香可净化空气、缓和气息,能够快速使表演者和游客进入我们所要营造的宁静的氛围中,进入祥和、平静的心境中来,进入慢与静的环境里品香与品茗。香的历史,香品的生产、制作、使用、香器、香具等一系列课题都涉及传统的民族文化、美学观点、价值观点、思维模式等都是对于茶文化的知识延伸,发展香艺可极大地拓宽茶文化的维度。

2.香艺丰富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个方面,焚香、香艺可同时快速满足人的生理和精神需求。到今天,香已经不仅单纯是古人品香、斗香的媒介,更是人们以天然的香料为载体,融合自然和人文学科去感受、美化生活,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创造美的世界,从而使得名茗内涵更丰富多彩。香目前在茶艺的表演中很少见,尤其是香艺表演的类型基本普通游客很少触及,因此通过香艺的特有性可满足游客的猎取新奇的心理,为镇江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升镇江茶文化旅游的品质。

3.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香艺自汉代以来无论是宫廷贵族还是文人雅士、普通百姓都有品香、斗香的活动。尤其是宋代,“焚香”成为宋代文人的四艺之一,宋代文人把日常生活通过香艺提升至艺术境界,展现出极高的生活品味,留下了无数的赋、诗、词、对联等文学作品。

三、利用香艺推进镇江茶文化旅游新发展的策略

(一)茶艺与香艺相结合

茶艺与香艺同属于表演类型的方式,因此更容易使得游客接受和认同。所以两者结合,一可以增加表演的可看性和丰富性,二可以提升茶艺的深层次内涵。

一般而言,不同的茶品、不同季节、不同人群搭配不同的香品,如表现宗教、古代宫廷类的茶艺可选择香味较浓烈的香料,如檀香、甘松香等;如春季喝花茶可搭配芽庄沉香,香气可促发茶香更悠扬、清远,夏天饮绿茶、白茶时可搭配典雅高贵的海南黑奇楠沉香,香气甜美细腻,充满夏天的活力;商务团可以熏燃沉香或檀香,可快速提神静心,缓解紧张思绪,女性团可熏燃玫瑰、茉莉等甜美类香。

香品的类型一般有单品香和和合香两种。单品香是用一种香料直接磨成粉或者通过粘粉制作成线香、盘香等香品,不掺杂其他香料以发挥这一味香料特有的香气和功效,单品香最大的优势是香味纯正,但缺点是有些单品香容易产生燥气,如一些鲜花类单品香,所以沉香、檀香等树脂类单品香比较受欢迎;和合香就是通过多种香料调和而成的香品,一般将植物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和而成,和合香能发挥各种香料的特长,使香料之间互相弥补,消除单品香的不利因素,从而整体上能达到和谐统一,因此和合香更受市场欢迎。

香品主要分为熟香和生香两种。熟香是成品香,主要样式有:线香、柱香、盘香、条香等,同时可用香片或香末等来焚薰。生香是现场制作的表演类类型,既是一种技术,又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态,具有极强的可观赏性。目前,我国对于生香制作的技术基本失传,但是传承我国唐代、宋代生香艺术的手法比较好的是日本香道,因此日本香道中关于生香制作的技法可供参考和借鉴。

(二)丰富香艺表演内涵

目前香艺表演的类型主要是一些学者根据古画或古文记载进行舞台设计来还原古代薰香的原貌,如乔木森老师根据玄奘西行的一张古画,发现画中其伞檐吊有一香炉,手有一手持炉,于是设计了《万里行香》的表演,颇受市场欢迎。同时还有《戒定真香》《大汉薰香》等香艺表演类型。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一是香艺表演的剧目极其有限,导致抄袭模仿盛行,没有创意,需要今人多创作新的表演内容;二是一味模仿古意,照搬照抄古籍、古画中的形态,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不符合舞台表演的需求。因此,需要我们多方学者配合创作,如编剧、学者、配乐师等通力合作,打造新时代的香艺表演。

(三)延长香艺表演产业链

通过香艺表演,可提升游客对于香炉的吸引力。香炉的款式多种多样,有博山炉、手持炉、香球、香囊、香筒等,材质有铜、紫砂、陶瓷等,不仅造型多样优美,而且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如香囊可随身携带,不仅具有清新空气、凝神静气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同时,在香艺表演中可提供以香薰衣、以香沐浴、敷面等服务,游客有猎新猎奇的心理,而香的服务古已有之,古人“无香不欢”,可用竹编的薰笼薰衣,香气由游客根据自己的喜欢自行选择。薰衣自汉代出现,盛行于唐宋明清时期,甚至普通百姓家中也流行,诗人元稹、王建等在其诗词中有记载,甚至唐代的医学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都有薰衣药用的香方。所以,以香薰衣是使用纯天然的物质散发芬芳,既符合环境保护的需求,又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原生态的需求。

除了薰衣外,还可提供香浴、香粉敷面等服务,香粉是纯植物研磨合香而成,相对于香水、化妆品等化学物质有极大的优势,可设计香粉描眉、描唇等互动活动,增加旅游的趣味性。

(四)以香入茶

茶香本为一脉,古人爱茶也爱香,以香入茶源于汉代盛行于宋代,明清时期虽提倡清饮,但以香入茶从未中断,这是味觉和嗅觉的一场盛宴。

以香入茶,一可丰富茶香。茶品种虽多,但单独饮用香气较为单一,但世间的动植物香气万千,而且易于变化,百香有百味,可丰富茶的香气。二是药用价值。自古香药本为一家,香是中医中重要一味,如丁香既是药用植物又是香料植物,始载于《药性论》,如果茶能与具有一定药用的香料相结合,可使游客在享受香汤所带来的味觉、嗅觉的同时达到保健、疗养的功效。同时,以香入茶不仅带动香的产业发展,而且推动茶文化产业新领域的发展。

在古籍中大量记载香茶的制作,如宋代《香谱》《香录》中有如何制作桂花茶、茉莉花茶等,红楼梦中也有记载以香入茶的泡制方法。今天我们一方面可以秉承古法,如古典中记载的“法煎香茶”“脑麝香茶”“香橙茶汤”等,同时可以结合现今的市场需求和科学理念创新新品。需要注意的是,香茶并不是简单地将茶和香混合在一起,我们在开发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特性的茶要选什么特性的香,在保证清洁、无毒、安全的前提下遵循科学的方法。目前,市场中已经开发的“丁香红茶”“沉香普洱茶”“金盏花铁观音”等都颇受市场欢迎,镇江在开发香茶时可借鉴。如针对镇江的名茶“金山翠芽”,可打造“金山茉莉绿茶”等品牌,使镇江的茶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

在以香入茶的基础上可引导游客尝试香食、香茶点等,如传统的桂花糕、桂花鸭等就是以香入食的典型。香料入食一则去除食物中一些不好的气味,二则可以增加食物的风味。古今中外都有以香入食的习俗,除了传统的桂皮、茴香等香料,我们可以创新香食,如迷迭香烤翅等,这将是一个崭新而广阔的领域。

(五)政府的宏观把控

在政府的政策指引下,一可利用镇江独有的汉文化、南朝文化、宋文化,结合镇江佛教、道教资源,联合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高专等高校资源联合开发香与茶的产业,打造富有香文化特色的茶活动,设计本地特色的旅游线路。二需打造环境优美的茶园,完善茶园的配套设施,提升茶园的服务质量。三需利用香与饮食、书画、香具、茶具等现代生活元素相融合,延长游客的消费链,以多角度满足游客的需求。四是打造香茶文化旅游的品牌,可举办香茶节庆活动,设计镇江香与茶结合的独有形象。

猜你喜欢

香料镇江茶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香料之王
——香草传
茶艺
重庆火锅香飘世界
声乐作品在茶艺表演中的艺术价值探讨
当前茶艺表演主题创作及审美生成机制
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