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反思,教育者的大智慧

2018-01-28|

教育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剑法剑客书本

文 | 王 燕

曾读过这样一则寓言,有一少年看到一位年轻剑客舞剑如行云流水,剑法超群出众,羡慕至极。于是,他找到年轻剑客的师父说:“如果我拜您为师,每天练剑5个时辰,多久可以达到您那位弟子的水平呢?”师父说:“10年。”少年吓了一跳,10年?这也未免太久了吧!于是又问:“如果我每天练剑10个时辰,那么,什么时候达到那样的境界?”谁料师父竟说:“20年。” 少年不解地追问原因。师父说:“如果你把你整天的时间都拿来练剑,那么你哪有时间看世间的花草以及山水?你使出的剑法怎么可能会有诗意呢?”

这个故事,使我联想到南宋诗人陆游在《示子聿》中的诗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无论是剑法超群的剑客,还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只是就练剑说练剑、就学诗说学诗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该“跳出来”,在本事物以外的领域,观察一番,学习一番,思考一番,方能更好地促进专业发展,有所成就。

作为教师的教学“功夫”一定在课外,显然,这个课外的功夫必然来自教师自己坚持不懈的读书、学习、反思、实践和总结。

教育界曾有这样一句流行语: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揭示了师生间的知识量关系,所不同的是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已经容不得我们守着旧有的这桶水而高枕无忧。若不及时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我们的一桶水或成为死水,或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蒸发枯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丰方能水长,固本方能树茂”,因此,作为教师要树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使我们的一桶水成为一潭水,成为永远装满清如许的活水,使我们的课堂时时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我们的教育之树四季枝繁叶茂。

“教而不学则枯,教而不思则庸”,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学而不枯,思而不庸,练好课外功夫呢?

一是课外功夫在书本中。教师要向书本学。首先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科,不断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其次要顺应教育发展要求,不断充实教育教学理论。第三要学习新课程理念。

二是课外功夫在“巨人肩上”。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意在告诫人们不要一味迷信书本。是的,课外的功夫不仅在书本中,还在“巨人肩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是课外功夫在生活中。教育是灵动的,并不是有了教育知识、理论和教育方法就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驾轻就熟。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教师固守那些闪烁着真知灼见的知识与理论,更需要教师能向生活学习,从生活中汲取教育智慧。

四是课外的功夫在反思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人尚能“一日三省”,我们当教师的若能做到“一日一省”即足矣。“过于忙碌必然导致平庸。” 这句话告诫我们教师若整日埋头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事务性的工作之中,而没有反思的时间与习惯,这样的教学必然是肤浅的、平庸的。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由此我们看出学会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汝果欲为师,功夫在课外。课外皆学问,都在学思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思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慎重如始,方能成大事。

猜你喜欢

剑法剑客书本
此时无招胜有招
马剑法:葡萄专家跨界当书记
打开书本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图形里的陷阱
时空剑客(7)
时空剑客(5)
四书五经有哪些
太极剑
天下第一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