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学生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

2018-01-28史永贵

教育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教材

文 | 史永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高度重视。

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握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父母的手中。” 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应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让孩子去感受世界,认真地观察认识事物,为他们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提供充足的养分和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自己首先就应具备这种能力。所以教师要不断增进学识,努力锻炼和发展自己良好的创新思维,创见性地钻研教材,挖掘蕴藏在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将之融入教学的设计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用自己良好的思维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努力去发现、尊重、调动学生的创新力。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鼓励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扬民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多问多思,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土壤。二是鼓励质疑。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让其形成自主探索的动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权威,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探究和验证。三是创新情境,引发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巧妙导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四是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在教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及时地捕捉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灵感,对于某些学生别出心裁的思路,违反常规的解答以及那些标新立异的构思,即使只是一点点的创新,都应当及时地给予肯定。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形成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的气氛。

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一是引导求异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从不同角度观察,在思想的碰撞中发现创新的火花。二是注重逆向思维,教师可将教材案例中的因果关系颠倒,进行变序教学,推理找因,以此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三是尝试多向思维。教师要用更高、更宽的眼光设计教学,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表明,恰当地利用图像、声音、视频、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形、情、境、理”熔于一炉,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创”有机地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积极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只要我们重视家庭教育,更新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着眼于发展与创新,积极开展开放性思维训练,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多给学生留些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机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一定能逐步发展起来。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创新教材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