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数据时代的医疗设备管理

2018-01-27王飞宣城市人民医院安徽宣城24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医疗信息化

王飞 宣城市人民医院 (安徽 宣城 242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质量的迅速提升,也使得医院医疗设备持续更新,在诊断患者疾病、检查患者身体情况上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对于医院来说,其医疗设备的管理质量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管理质量。面对这种背景,医院自身必须重视对医疗设备的有效管理,面对当前大数据时代,必须着重深化信息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推动医疗设备管理质量的提升。从当前来看,我国大多数医院不仅在采购医疗设备时提升了信息化水平,同时在调研、使用以及维护上都逐步提升了管理要求。

1.落实规范化管理,健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针对任何一项管理,制度的建设都是管理基础所在。虽然当前大多数医院都能够注重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但面对大量的医疗设备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案是一项重大问题。基于此,医院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实际情况,面对医疗设备这一固定资产,编制规范、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案》,并在此方案中明确落实医疗设备管理的部门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保证及时更新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以避免出现长久不顾的现象,产生一系列不良事故;同时对统计并评估医疗设备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旨在通过合理使用让其效益达到最大化;对医疗设备报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尽量减少存在医疗设备资源浪费的情况。

除此之外,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将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透明化、明确化。可在专门的科室内安排固定的管理人员,管理器材从采购到维修、报废的整个过程[1],并做好相对应的记录;与此同时,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都需要在每个过程中落实设备资产总账以及登记工作,将设备的使用和增减记录做到完善记录,严格对待设备的报废问题,无论是科学评估还是审批工作都需要做到严格审核,并整理档案、向上级汇报。

2.完善设备信息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目前医院设备管理工作在根本上需要满足现代化的管理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将以往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管理,这也是当前医院设备管理的现实需求。信息化的设备管理需要逐步落实对计算机管理的使用,以实现对设备信息、种类以及厂家、生产批号等相关信息的掌握,实施二维码管理更是对各个方面责任人管理的科学手段。同时将各个系统进行综合,并核算系统构建网络数据库[2],在实现设备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基础上,满足对资产和账目管理的一体化管理,以达到医院工作的各个部分实现数据共享,将所有的工作过程透明化,以供其他部门监督,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以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

除此之外,要明确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开展效率的重要性,因此对于管理人员本身来说,业务能力、专业水平以及诚信道德等都必须不断加强[3]。在医院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医院医疗设备也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张不断增多,在这种背景下也就更加提升了对管理人员的各方面要求。因此,医院可通过多种方式展开对管理人员的全方面培养,比如展开讲座、医院大厅宣传板报、手册等形式,或者还可定期开展集体培训,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制定奖惩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强化PM管理程度,延长设备使用期限

通过相关资料显示,PM管理工作在国外的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活动中占据的比例超过了70%,而相关故障性的维修活动仅占据不到30%,但是在国内却远远无法达到这种效率,且绝大多数医院内并没有落实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活动,预防性维修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而相对的,预防性维修的不彻底,无疑是对医疗设备的一种损害。因此,在管理医疗设备时,尤其是对于大型的医疗设备[4],保养和预防工作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反映了医院强化医疗设备管理的必然途径。

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制度,即相关的维护和保养规范流程,同时对医疗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制定有效标准,并实施监督。在维护过程中也需要规定好维护、保养计划,并严格依照计划实施相关措施。计划的内容可有以下几项:设备维护的具体时间;设备的电气安全等级、需要维护以及维修的设备、维护设备的具体负责人员等。在规定好计划之后,便需要对计划进行实施[5],制作一系列完整的流程,并做好相对应的维护报告,以不断改进。

4.医疗设备管理的发展前景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医疗设备管理在未来的发展也必将越来越现代化、信息化、数据化,虽然对目前来说存在一系列相关问题,但从实际情况上分析便能够看出大多数医院已经开始探索先进管理手段,二维码、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就是最好的说明。医疗设备作为医院本身的固定资产,其运行的好坏、质量的高低都决定了医院的治疗水平,也影响着医院的未来发展。基于此,首先医疗设备管理需要引进大量先进科技技术,旨在不断提升医疗设备的管理技术;其次,必须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以增强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最后,应充分落实有效监督,并严格贯穿于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保养以及报废等各个阶段,提起医院全体员工的重视,以达到医院员工合理、正确使用医疗设备的目的。

5.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为医疗设备的管理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条件以及发展空间,众多医院面对这种情况,纷纷引进科技技术提升医疗设备管理质量,以期获得降低投资成本、获得更高效益的成果。因此,必须逐步加强规范化管理手段,建设完整的医院相关制度,同时落实信息化管理,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并引进国外PM管理模式,加强预防性管理程度。在做到以上条件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增强医院员工的责任心,做到合理使用医疗设备。在未来的医疗设备管理上,必将对我国医院的整体竞争力、管理水平的提升产生重大促进价值。

[1]张维民,刘伟海.浅析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4):147-148.

[2]郑鸿.浅析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6(5):42-43.

[3]刘震,吴智崧,肖蒲,等.基于云计算的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器械管理信息化平台架构分析[J].电子商务,2013,13(1):37-38.

[4]时博.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24(9):181-182.

[5]吴斌.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信息化建设对策[J].武警医学,2013,24(6):537-538.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医疗信息化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月“睹”教育信息化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月“睹”教育信息化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