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散瞳眼底照相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临床分析

2018-01-27王洪娟辽宁省营口市中医院眼科辽宁营口115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眼科视网膜眼镜

王洪娟 辽宁省营口市中医院 眼科 (辽宁 营口 115000)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显著特征,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危害[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itis,DR),是一种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早期眼部症状不明显,诸多患者到眼科就诊,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加重病情,严重时,可造成患者丧失视力。免散瞳眼底照相,图像客观性强,具有存储性,无需散瞳,备受流行病学筛查关注[2]。在此,本院以52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对免散瞳眼底照相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7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50~74岁,平均(58.5±4.39)岁。病程1~20年,平均(9.4±2.81)年。纳入标准:(1)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年龄50~75岁;(3)自愿参与,且签署有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严重屈光间质混浊患者;(2)排除伴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3)排除先天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4)排除瞳孔粘连患者;(5)排除青光眼患者,排除存在前房浅、房角狭窄等眼压升高因素的患者;(6)排除过敏体质与哮喘患者;(7)排除不愿参与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

安排高年资眼科医师,采用直接眼底镜(YZ6E,苏州六六,中国),于小瞳孔下,详细检查眼底情况,诊断是否存在DR。

1.2.2 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

采用免散瞳眼底数码照相机(CR6-45NM,CONON,Japan),按照45˚的标准,拍摄眼底照片,筛查DR。安排2名专业眼科医师,分别独立阅片,诊断DR。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2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其中,DR诊断根据我国2014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底病学组的分期方法,结合国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予以分期[3]:(1)Ⅰ期:轻度非增殖期,仅仅表现为毛细血管瘤样膨出改变;(2)Ⅱ期:中度非增殖期,在轻度至重度区间内的视网膜病变,可合并有视网膜出血、硬渗、棉絮斑等症状;(3)Ⅲ期:重度非增殖期,每象限视网膜出血均≥20个出血点,或者≥2个象限已经有静脉表现为串珠样改变,或者≥1个象限,表现为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增生性特征不明显;(4)Ⅳ期:增生早期,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或者是视乳头新生血管;(5)Ⅴ期:纤维增生期,可见纤维膜,伴有视网膜前出血,或者是玻璃体出血现象;(6)Ⅵ期:增生晚期:表现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可合并有纤维膜,还涉及有虹膜及房角的新生血管。

1.4 统计学分析

在EXCEL表格中,录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χ2检查,用(±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检查,其中,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本次研究的52例糖尿病患者,21例出现视网膜病变,占40.3%(21/52)。其中,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检出19例,检出率为90.4%(19/21),5例Ⅰ期,11例Ⅱ期,3例Ⅲ期。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检出18例,检出率为85.7%(18/21),6例Ⅰ期,9例Ⅱ期间,3例Ⅲ期。对比检查结果,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的DR检出率略高于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但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χ2=1.049,P=0.305)。

3.讨论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显著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为糖尿病的并发症,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临床上,可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与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4]。

近些年,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数量不断增多,严重时可引起患者丧失视力,对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加重患者身心压力,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得到了临床医师与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

现如今,就国内而言,直接检眼镜与间接检眼镜检查是筛查DR的常用方法,但是,即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眼科专家,采用直接检眼镜检查,筛查DR,其敏感度也仅可达到65%。然而,间接检眼镜检查,筛查DR,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但是,耗费的时间长,且对技术具有较高要求,诊断依赖于医师的主观性,大规模筛查时,质量控制难度大,无法进行数据储存。特别是流行病学随访研究过程中,由于记录性差,不便直接对病情进行观察,因此,其不适合应用于社区流行病学研究[5]。

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相比上述两种检查方法,筛查DR,敏感性可达到98%,特异性为100%,同时,该检查方式,不用散瞳,避免因散瞳药物诱发的青光眼。另外,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成本低,数据可储存,通过网络,快速传输检查结果,便于眼科医师会诊,提高DR诊断准确率,深受患者青睐。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仪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无较高的技术要求,且图片清晰,筛查时,图像即拍即得,患者可直接看到自己的病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警惕,适用于大范围流行病学筛查研究。本次研究中,以52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均给予2种方式检查。结果显示,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DR检出率为90.4%(19/21),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DR检出率为85.7%(18/21)。可见,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与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均是筛查DR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价值高。

[1]太鸿梅,崔莲,申圣爱,等.探析免散瞳眼底照相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125-126.

[2]柳力敏,刘磊,黄乐乐,等.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1,51(12):63-64.

[3]丁胜,赵湜,王红祥,等.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1):1096-1097.

[4]李彬彬,胡莉群,张赣华,等.单视野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6):780-781.

[5]张燕,翟伟.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10):135.

猜你喜欢

眼科视网膜眼镜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眼镜知识知多少
眼镜为什么打了折还那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