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荀子教育思想

2018-01-26吴雨桐

山西青年 2018年14期
关键词:性恶礼法礼义

吴雨桐

(辽宁大学蒲河学堂,辽宁 沈阳 110136)

一、荀子教育思想的发展前提与必要性

(一)“天人之分”的教育前提

“明于天人之分,则谓至人矣。”荀子强调天与人各有位置,分属两机制,有不同作用范围,二者相互影响,且相互不可越界。在此基础上,荀子还承认人具有认识世间事物的能力,世间事物则具有被认知的性质,人的职责是认识社会及万物的规律,协调社会内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促成了教育的存在。

(二)“化性起伪”的教育必要目的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生而便具有趋利避害,善妒,易被表象的生理欲望控制的属性,放任人的天性而不加限制,就一定会引起争端,致使礼义崩坏,社会随之动荡不安,由此荀子提出用教育约束人的品性发展,即“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是人初始的质朴性质,伪是通过个人后天塑造而成的性质,“性恶”强调“性伪之分”,二者互相独立但影响,若使二者融合,达到“性为之合”的局面,即可成圣,通过教育就可“化性起伪”,终至“长迁而不返其初”,从而实现社会安定,国家昌盛的局面。

二、荀子教育思想的内容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荀子明确提出“诵经”、“读礼”的教育观点,提倡《诗》、《书》、《礼》、《乐》、《春秋》等经典著作的学习,且将礼作为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法则,和“度量分界”,认为“分莫大于礼”,道德礼仪教化和礼法制度可以使“群”明“君民”之分、止物欲之斗。还强调社会规范同样重要,主张“重法”,但不可以过分用“法”来治人,而应该从个人礼义原则学习出发,充分发挥礼义的教育感化作用来规范人的行为。

三、荀子教育思想的方法

(一)教师角度

荀子极为重视教师的地位,视教师与天、地、君、亲有着等高的地位,竭力倡导尊师。在他看来,国家能礼法兼治离不开老师纠礼的作用,认为礼以正身,师以正礼。书本刻板的术语理解起来难免有歧义与偏差,老师应“纠礼正偏”,善用启发教育,采用“教半半的方式”,激励学生自主思考。且在教育时,面对不同学生的秉性,教师也一定要“因材施教”,深入把握学生心理状态。除了“纠礼”之外,在“制礼”教师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与节点上制定适应的礼节进而规范人的行为,这肯定了“礼”的理性。由于教师的地位极其崇高,荀子对其要求也十分的严格,提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认为只有具备这样优秀的特质,教师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二)学生角度

1、闻见知行的学习过程

荀子将见闻知行当做一个学习渐进的思想过程,以“见闻”为学习的起点,通过耳、目、口、鼻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实现学习的目的,但这还是片面的,还要在学习中加入自我思考去探寻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即是“知”的过程,由此就可自如的应对突发的变故,然而由学、思得之知识仍有假设性质,并不真实,终需“行”来实践验证,才能知其是否可靠,这学习最高的阶段,也表明荀子十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2、解蔽中衡的学习原则

荀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容易因先入为主、感情用事等,片面性的认知事物,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从而妨碍对复杂的事物或现象的全面了解。只有解蔽救偏,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由此荀子提出了“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的方法,将事物所有面都展示出来,不偏执于某一事物或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的分析,辩证看待事物各个方面,从而如实地把握事物本质及其内外关系。

3、虚壹有恒的学习态度

荀子有言“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即不先入为主,因已有的知识或见解阻碍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接受。“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即专注做一件事,不可一心二用,防止分散注意而没有成效。“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即不被没有根据的臆想或冲动的情感扰乱人的思维。唯有虚壹而静才能使心明知,以理智、专心的态度为基础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最终才会取得成就。

4、积渐持恒的学习方法

荀子认为教育可改变人的恶性,终至圣人。但在成圣的过程中,人性是由教育和环境两方面共同纠正的,个人主观的积累与外界环境的影响都是影响人性的条件,主观的“积”即个人坚持专心学习与积累。环境的“渐”即君子选择贤邻雅交,接受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熏染与影响。二者结合能够使人的性从根本上实现由恶向善的转变,“积渐”结合并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四、政教合一,礼法并施的理想境界

荀子教育思想致力于导人向善,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认为教育可以“化性起伪”,但还必须以“法”来辅助“礼”进而教化,执行“仁义、法度”则“涂之人可以为禹。”二者互融,即政教合一,促使归善人性,社会明礼法。在此之上荀子强调以礼教为主,以法治为辅,对上层阶级为礼义节之,对下层百姓则以法治之,礼法并施,使各个阶层的人民都长趋性善,安居乐业,明礼知别,社会和谐稳定,国家也随之富足繁荣发展,达成“至平”的和气理想景象。

五、结语

荀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先进的思想,其对健全我国现代教育制度也有很大的启发,我们应该更细致的去挖掘与学习荀子教育思想深层内涵,让其与中国现状结合,为国家教育发展提供新力量。

猜你喜欢

性恶礼法礼义
Innate Evil of Human Nature,Law,Technique,and Position:Inquiring into the Essence of Han Fei’s Thinking
荀子不是性恶论者
传统中国礼法对台湾地区婚姻制度的影响——兼谈我国婚姻家事立法的完善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晏子论礼
关于伦理道德的再思考
好皇帝能不能也是好人
好皇帝能不能也是好人
荀子的礼义之统与统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