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大班留守儿童独立性的培养

2018-01-26李晓霞

教师博览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芳小鹏小强

李晓霞

(连云港市徐山中心幼儿园,江苏连云港 222100)

留守儿童是农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者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中。这些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孩子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他们长时间与父母分离,身心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疏导,久而久之,他们在性格上和学习上都明显有别于正常家庭的孩子,自闭、敏感、任性、自卑、胆怯等问题较突出。

一、通过举办爱心讲座缓解幼儿自闭心理

根据全国妇联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报告显示,近一半的留守儿童与家里老人生活在一起,由留守老人照看儿童的日常生活,甚至有部分留守儿童独自生活,无人看管。这给幼儿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事例1:小鹏是幼儿园大班的一名留守儿童,他的父母外出打工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在这期间,父母离异,又各自组成了新的家庭。这对小鹏的影响很大的。小鹏只能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家庭的变故,让小鹏养成了自闭的性格。笔者班里有不少幼儿是留守儿童,他们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性格都比较自闭。为了对幼儿心理进行有效疏导和干预,幼儿园邀请了著名的心理学专家到园开展讲座,讲座以“你是我的好朋友”为主题。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幼儿心灵受到震撼。讲座结束后,心理专家主动找到小鹏,与他进行沟通、交流,关心他的学习情况。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小鹏逐渐摆脱了自闭的心理,积极主动与其他幼儿交朋友。爱心讲座为幼儿提供了倾诉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及时清除了幼儿存在的自闭依赖心理。

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有清晰认知,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对幼儿开展心理疏导。心理专家具备专业的心理方面的知识,他们能针对幼儿心理特点进行疏导,为独立个性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通过家园联动培养幼儿独立性格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家庭教育意识缺失,家长为了经济利益,完全将幼儿交给留守老人。由于代沟,老人对孩子比较宠溺,无论幼儿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他们都尽量满足,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这就容易导致幼儿产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娇气的性格特点,面对困难和挫折,存在畏惧心理。这些因素使家庭教育的艰巨性加大。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家园之间必须实现多元交流互动,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独立性格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

事例2:小芳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最近几天,幼儿园教师发现她总是一个人在角落里偷偷掉眼泪。教师了解到,小芳的父母在她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了,这一走就是三年,这三年中都没回来过,小芳非常想念父母。一直以来小芳跟着奶奶生活,但是最近奶奶也生病住院了,一个五岁的孩子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重任。教师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及时与她的父母取得联系,希望小芳的父母能抽空回来一趟,与孩子及时沟通。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小芳的父母无法及时赶回,委托教师给小芳买了一部手机,这样小芳的父母就能每天和小芳视频通话了。小芳的父母每天都会跟女儿打电话,鼓励她,与她谈心。教师也经常找她了解相关情况,同时,教师还发动班级幼儿给小芳的奶奶捐款、捐物。很快,小芳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村里好心人的帮助下,奶奶也得到了妥善安置,很快就恢复了健康。家园联动是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必然要求,家长必须与幼儿园密切沟通,形成统一认知,才能使幼儿健康成长。

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智力发展正常的幼儿,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独立个性,都能在教师、家长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但这种性格习惯的养成必须在幼儿园、家庭的合力下才能得到开发和升华。幼儿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幼儿独立性格的培养不仅需要幼儿园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教师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家园联动,引导大班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独立的性格。

三、通过主题游戏塑造幼儿健全人格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素养,这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要求。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农村大班留守儿童认知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主题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启动思维,玩中学、学中玩,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游戏类型很多,如何进行筛选,需要教师进行多元考量。4—5岁的大班幼儿,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独立意识较强。教师要抓住农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游戏内容,给幼儿提供锻炼机会。

事例3:一直以来,小华都是一个老实、不善言辞、遵守班级制度和纪律的好幼儿,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教师发现小华变得暴躁,不专心。经过一番了解后,教师得知,最近这段时间,小华的妈妈外出打工去了,现在只能是爷爷接送他了。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教师多次与小华进行沟通,但效果不大。为了矫正幼儿的性格,教师设计了一期“我为爷爷奶奶呐喊助威”的主题游戏:“大家知道爷爷奶奶是谁的爸爸妈妈吗?明天我们园有个主题游戏,邀请你们的爷爷奶奶参与到我们的游戏中,请你为爷爷奶奶呐喊助威。”通过这样的游戏,小华对爷爷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感受到爷爷每天接送自己上学、放学是如此不易。小华决定以后自己走路去幼儿园,减轻爷爷的负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仔细观察,发现幼儿的身心变化,及时采取主题游戏使幼儿形成健全人格。

对于农村大班留守儿童来说,教师的讲述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大,幼儿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很难被完全激活。然而大班幼儿大多好奇心强、喜欢参与活动,这与游戏的教育功能相符合。教师要多设计一些操作性更强的游戏活动。当然,教师设计的游戏不能脱离留守儿童的生活,教师必须根据农村现实情况进行设计,切不可急功近利,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

四、通过角色演绎升级幼儿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活动设计没有维度限制,教师要积极拓展活动维度。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将幼儿教育生活化、实践化,让幼儿在游戏中完成认知,拓展他们的思维,提升生活技能,迎合社会需要。角色演绎活动是让幼儿选择具体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给幼儿提供交流探讨机会,深化幼儿情感体验。

事例4:小强是大班中年龄最小、胆子最小的一个,幼儿园所有的活动他都不会参加,性格内向,他整天蓬头垢面,整个人毫无生机。据了解,小强的父母常年在外,很少管孩子,小强由叔叔照看。小强的这种情况还是比较特殊的。为了培养小强独立生活的能力,教师专门设计了一个“逛商场”的游戏,教师设计了一个商家服务员的角色,让小强扮演。在扮演服务员的过程中,小强认识到自己外在的形象如此重要,也学到了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如自己洗头发、洗脸、洗衣服。角色演绎后的第二天,小强像是换了一个人,干净的脸蛋,整齐的穿着,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十足,参与活动的热情极高,做事也不拖拉了。

游戏形式多样,幼儿参与到游戏中,自然要有角色定位。在进行角色演绎时,教师要设计适合农村大班留守儿童的角色,让幼儿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闪光点。这样,他们自然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展示自我,与人交流,适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升级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角色演绎中,幼儿能够提前进入模拟社会,在多重角色的演绎中,幼儿更深切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对父母的情感也更深刻。

农村大班留守儿童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幼儿园是大班留守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导者和指路人。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从清除幼儿自闭依赖心理、培植幼儿独立性格土壤、塑造幼儿健全人格素养和升级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等几个方面加以探索,对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从不同角度对幼儿展开独立性教育,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小芳小鹏小强
小鹏P5
Half-metallicity induced by out-of-plane electric field on phosphorene nanoribbons
小鹏P5
求婚
小鹏的生态梦想
浪口上的小鹏
安慰
为什么蟑螂叫“打不死的小强”?
城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小强爬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