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与教学调研30年:上海课程改革助推器

2018-01-26金京泽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视导教研室教研员

◎ 金京泽

1988年上海市成立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得到国家教委的同意,承担面向发达地区教材编写等课程改革工作。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以下简称“市教研室”)被确定为课改业务的管理机构,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承担并探索课程与教学调研(视导)工作1,逐步提高了调研(视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不同历史时期,对课程与教学调研(视导)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有时更加侧重于工具性,即提升课程与教学品质的工具或手段;有时更加侧重于“以人为本”的人文性,即做事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发展。本文对1988年以来30年的市教研室课程与教学调研(视导)中关键事件进行了梳理。

一、强调工具性:助推课程文本建设

课程改革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是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为此,上海市教委强调广泛调研,反复论证,尽量听取各方意见,做到全面反映,各项工作求做到极致。[1]

(一)社会调研:为课改方案研制奠基

1988—1989年,在上海乃至全国共18个城市开展的3000余人次调研,为“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1.调研定位与目的

根据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的总体规划,为编好一套适应上海和沿海发达地区使用的中小学教材,开展专题调研。

2.调研内容与方法

课改集中专题调研时间为1988年8月至1989年1月,其流程为:选定调研人员→培训→调研实施→全面总结→汇报“两委”。

这一调研在抽样、内容与方法方面有以下特征:

(1)抽样合理。调研对象广泛、典型:①涉及上海乃至全国共18个城市;②含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人员;③考虑领导、一般职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和工作岗位比例。

(2)效度高。①注重理解:填问卷过程中,由调查组成员边读边解释,被调查对象边听边作答;②不干涉:在填写问卷的人员中选留部分座谈,调查组成员只提出必要的问题或解释,不做表态性、指向性、诱导性的发言。

(3)人员专业。①各调查人员务必专职,专心致志地全力以赴地搞好调查;②各调查人员要在学术上互相交流,求同存异。

(4)内容针对性强。①经济发达地区的课程设置方案与全国统领的课程方案的关系;人才观、素质观、基础观、课程观、教材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②各学段课程设置改革的步子;各学段的主要任务;各学段课程的总体安排;新课程开设、微型课程、选修课程;选修课的教学时数。③教材内容要求;选修课的教材和教学;选修课的管理。

3.调研报告与反馈

完成调研报告并向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领导汇报,为上海课程方案的研制提供了数据。

(二)学科专题调研:为课程标准、教材研发铺路

1989年,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对工具学科、社会学科开展了调研。以语文学科为例专题调研情况如下。

1.调研定位与目的

语文学科编写组调研目的,是进一步了解中小学语文学科的状况、现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反映的经验,为制订好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和编写新教材提供现实的、历史的、理论的依据。

2.调研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研的时间为1989年5—7月。调查组领导及人员为:教材主编任组长,16人参加,分中学组、小学组。这次调研的调查对象及内容如下。

(1)着重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学生调查,倾听对语文教学特别是对语文教材的意见,了解他们对改革教材的想法和对新编教材的建议和要求。

(2)通过在职人员的调查,着重了解社会对语文能力、水平方面的需求,以及对编写教材的建议。

(3)专访语文学科专家、教育部门领导,共同研究和论证有关教材编写的重要问题。

3.调研报告与反馈

调研报告对基本问题或重大问题提出了看法:①教学总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的意见;②过去所用教材或教学的剖析、新教材编写的意见;③教法改革、配套资料与设施、考试评鉴的意见。

调研报告为课程标准的制订、新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锻炼了编写组的骨干人员,达到了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统一的目的,创建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实践调研:为课程文本完善提供证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式的课程是否科学合理,还需要通过学校的实践来进行检验。

1.调研定位与目的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方案,从1991年秋季开始在上海市60所整体试验学校实施,1993年秋季启动的新课程改革方案已在上海市小学一年级全面推开。这次调研对修改、完善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听取了意见。

2.调研内容与方法

根据“木桶”理论,农村学校能否落实课程方案,是判断课程改革能否成功落地的重要标志。因此,本次调研中特别关注农村校的实施情况,对崇明县、奉贤县开展了调研。调研涉及的内容有:培养目标;对于实施五天教育日2后,周活动总量相应调整等。

3.调研报告与反馈

调研初步结论为:课改工作在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起步良好,运转正常,配套基本到位。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在一年级是可行的,1993秋开始使用的文科新教材基本可行,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市教研室1994年还进行了有关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调研,1995年开展了高一试行课改方案情况调研,对课改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

二、关注人文性:提升学校课程实施品质

根据国家教委1990年13号文件对教研室基本职责的定位,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教委关于教研室职能转变要求,市教研室每年组织全体教研员去一区一县进行教学视导。

(一)教学视导模式初探:课程计划实施情况视导

纵观国内外课程改革,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等文本研制是基础,有效的校本化实施是成败的关键。教学视导对了解课程现状、提供专业支持、改变课堂教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教学视导的定位和目的

1996、1997年,在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市教研室承担了教学视导的任务。这次视导的目的是:摸清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

2.视导内容与方法

对南市区、崇明县、闸北区,市教研室特组织全体教研员对高一年级和小学三年级试行课程计划的情况进行视导。每次视导时间为一周,深入小学、中学听课。

区教育局、教研室对视导工作十分重视。1997年的闸北区教学视导中,不仅提供了课程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文件、教学改革成果的经验汇编等文字资料,还对视导工作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周密的安排。

3.视导报告与反馈

市教研室在汇总教研员视导小结基础上,研究分析后完成了两份视导报告,向市教委领导做了汇报,并首次向区(县)同志做了反馈。比如,市教研室主任带队到闸北区教育局做了视导的口头和书面反馈,闸北区教育局党政领导及下属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参加。

(二)教研共同体探索:市区校三级教研体系建设

建立教研体系来主动适应课改发展要求是上海市教研系统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重要的课题。

1.视导定位与目的

为探索市中小学教研工作相应的新模式,深入开展课程教材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发现和总结、推广好的典型经验,1998年度,市教研室组织全体教研员赴浦东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调研、视导、实践、总结等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型工作。

2.视导内容与方法

这次教学视导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涉及四个方面:①教研工作新模式的探索;②课程教材改革研究;③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④发现、总结、推广优秀教师、教研组及试点学校在课程教材与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典型经验。

这次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视导调研阶段、试点研究阶段、教学展示阶段。研究的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视导调查与试点研究及总结交流相结合、书面总结与现场展示相结合等。

3.视导报告与反馈

(1)“视导调查阶段”,包括视导调查、视导总结、视导反馈以及确定试点学校和研究试点方案等工作。

(2)市、区紧密结合的“试点研究阶段”,各学科每周至少安排2个单元时间深入试点学校开展试点研究与实践,分学科准备好研究成果展示。

(3)通过研究形成了市、区(县)、学校教研工作模式:市、区(县)、校教研工作网络示意图、实践研究成果的形式和传播方式和职能定位。

(三)市区共同调研模式探索:课堂教学实践深化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与本市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市教研室联合市教委相关处室和各区(县)教研室,于1999年下半年,对本市所有的初中学校及部分小学进行了专项调研。

1.调研定位与目的

此项调研的宗旨是:通过深入每一所初中及部分小学,全面了解目前学校的教学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有的放矢地深化本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

2.调研内容与方法

本次颇具规模的教学调研,在内容上,以掌握当前学校课堂教学状况(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和化学6门学科)为重点,兼顾校长领导学校教学工作状况、教研组建设和教研活动情况、教学常规和教学计划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状况等。在方式上,采取市级探索调研方式后推广到区(县)级调研、点与面相结合的做法,以深入课堂听课为主,辅之以听取校长汇报、开座谈会、问卷调查、查阅档案资料、检查教师备课笔记和学生作业等。本次调研听课约15300节次。

3.调研报告与反馈

调研结束后分别形成了市级、区级层面的综合和各学科调研报告,并反馈给相关人员。

(四)教学视导模式成型:先总结,后视导

2001年,市教研室受南汇区(2001年改县为区)重访邀请,对南汇区开展了教学视导,初探了先总结后视导的模式。

1.视导定位与目的

南汇区教育局和学校,根据1999年市教研室教学调研报告进行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次教学视导目的是:总结两年来南汇县中小幼各类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形成的经验,以进一步推进南汇区基础教育发展;探索具有针对性、研究性、实效性和激励性的视导模式。

2.视导内容与方法

这次视导采用市、区、学校共同参与视导的模式,由市教研室提供视导的总体要求,学校做总结,根据学校总结中提供的成绩与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座谈、听课和交流等视导活动。

教学视导的具体做法如下。

(1)视导前一个月,由市教研室向南汇区教育局提出这次视导的目的和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①南汇区教研室和学校需作两年来工作的自我评价;②填写教学基本情况表;③在学校总结的基础上,南汇区教育局从中、小、幼三类学校中,按区重点、城镇、农村三个不同层次,各推荐6所学校;④南汇区教研室推荐学科教学中的特色教师和特色教研组;⑤所有材料在视导前10天送到市教研室。

(2)市教研室综合教研员阅读南汇区送来的材料,初步提出中、小、幼各三所视导学校名单,经与南汇区教育局沟通后决定视导学校名单。

(3)市教研室对教研员进行视导培训,提出视导的目的,介绍视导学校的特点,分配各人的任务,为视导做好思想和组织准备。

视导第一天,由南汇区教育局、区教研室汇报工作情况,然后市教研室分几个组与区教研室进行对口工作交流;市教研室综合组负责,对区教育局行政、区教研室主任进行访谈;在此后三天的学校教学视导工作中,市教研员会同区教研员,以语文、数学、英语为重点,对点上学校进行重点视导;同时对区教研室推荐的各个特色教研组和教师进行调研。

3.调研报告与反馈

视导后,所有参加调研的市教研员完成学校或学科层面的调研报告并反馈。

三、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促进调研者和被调研者发展

上述课程与教学调研(视导)工作是在上海一期课改、二期课改等特殊背景下开展的,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强调工具性的调研阶段(1988—1995年),第二阶段为关注人文性的教学视导阶段(1996—2008年)。课程与教学调研(视导)模式是结合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教研等需要,实践中逐步形成。

工具性的课程与教学调研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调研参与人员角色来说,调研者为主导,被调研者被动参加;第二,对调研内容的确定完全由调研者来决定,有非常明确的指向,如以课程(课改)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为主要目的;第三,调研过程中主要关注真实信息的获取,如调研问卷、访谈等;第四,调研涉及对象广泛、具有典型性,听取教育系统内外的意见;第五,调研结果仅仅为调研相关人员服务,不会反馈给被调研者。

在教学视导模式初探、教研共同体建设和市区共同调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视导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教学视导的目的是十六字: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

(2)教学视导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三”:第一个三是“三个一”,市教研室每一学期都到一个区(县)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视导;第二个三是“三个全”,全体室领导和普教教研员,全程参加,覆盖全学科段;第三个三是“三个结合”,采用“点与面”相结合,资料查阅、课堂教学与访谈交流等相结合,书面报告与讲座反馈相结合。

课程与教学视导开始关注人文性:尽管视导人员具有权威性,但通过视导反馈来促进被调研人员的发展;视导人员基于本身经验和被视导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完成报告,促进被视导者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视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市教研室于2009年,以区、县教研室主任为对象,对教学视导工作本身进行了调研。基于调研结果,对教学视导工作进行继承与发展。与上述教学视导相比,2009年以后的课程与教学调研方式有“五大”变化:①采取市与区(县)共同参与的方式,如调研主题由市教研室和区(县)共同协商确定。②调研继续采用“点与面”相结合的方式,但加强了点上深入,面上拓宽。对点上学校,加长了调研时间;对面上学校,拓宽了参与学科。③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调研模式,先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性调研,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分散调研。④整体与专题相结合,整体性调研从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校本化实施等角度切入;专题性调研根据学段、学科特点,聚焦备课、上课、作业的一致性等进行调研。⑤调研与团队建设相结合,不仅市教研员和相应区(县)教研员参加,还有部分学科中心组成员也参与调研。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与教学调研的有效性,市教研室2012年起探索基于“规准”的调研:逐步研发教研备课工具、作业工具、考试测验工具、学校课程计划工具、课程与教学常规管理工具、拓展型课程工具和课堂教学观察工具等,并在学校、区(县)和市三个层面使用,开展调查、研究、反思、改善、指导等工作。

经过市、区(县)、学校的积极参与,课程与教学调研(视导)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①有效地引领了上海课程教学改革;②有效地推进了区(县)课程教学改革工作;③提升了学校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品质;④最重要的是,通过课程与教学调研(视导)加强了市、区(县)教研员队伍建设,促进了校长和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

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程与教学调研,强调调研人员和被调研人员平等身份和共同参与,协商确定调研目标和内容,过程中强调互动和工具使用,最终是促进调研人员和被调研人员的共同发展。

注释:

1. 1988年以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始终坚持开展课程与教学调研(视导)工作。从史料来看,时称“调研”、时称“视导”,尽管有所区别,但一脉相承。另外,本研究中使用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档案室的第一手资料。

2. 从1995年5月1日起,我国普遍实行每周工作5日、每日工作8小时的工时制度。

猜你喜欢

视导教研室教研员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中小学视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于教研员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的报告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崇仁县教研室下乡开展教学视导工作
中学实验教学视导模式的构建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