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生成”行动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成的研究”课题的行动案例

2018-01-26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流溪小学冯春燕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1期
关键词:异构预设课题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流溪小学 冯春燕

一、研究背景

“教学生成”的研究已经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课堂教学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素质教育呼唤着数学课堂重视“以生为本”的生成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成长的整个过程,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具有生成性的课堂才更具有生命的气息,更能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表现出小学数学学科自身动态生成的特点。因此,唤起小学数学教师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显得非常重要。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成的现状分析

现状一:对生成与预设的认识有待深入

调查显示,在进行教学预设时,67.5%的教师基于自己的经验去考虑学生的学性。50%的教师所选择的教学资源首要是来自教材,很少考虑可能的生成性资源。59.12%的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趋于程式化和同质化,经验型教师更易受到“目标——步骤——检验——矫正”教学模式的影响。

现状二:对于生成的认识还需系统化

在新授课中,教学资源更容易生成,问题是生成的最主要类型。大部分教师认为生成的教学更具有创造性和开放性,99%的教师认为生成的价值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跃课堂氛围。

现状三:对生成的促发与应对能力有待提高

73%的老师都认为应对意外的生成性资源感到比较困难,应对水平偏低,需要找到相关的指导策略来帮助他们适应充满生成的课堂。大多数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敢于直面教学的生成,一般是根据“生成”的价值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而处理的方式是“先生后师,师生共析”,不同教师面对“创意”“错误”“难题”,有着不同的应对方式和理由。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实施对策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倡导生成”“期待生成”,教师应能“关注生成”“驾驭生成”,具体实施如下:

1.聚焦教学预设的设计能力

教学预设要立足学情、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提问、教学时空等视角着手设计弹性的教案,了解学生头脑中知识生成的沃土,认真设计教学活动的方式和过程,保证教学可变、可生。同时,只有在备课时,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适当的准备,才能促进课堂教学从“预设”走向“有效生成”。

2.着力教学生成的实践能力

教学设施中倡导采用变式教学与探究学习、自主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以合理的情境为载体,以明确的问题为动力,以知识网络为纽带,以有序的互动为保障,以恰当的节点为契机,为学生思维的全面化、有序化、结构化以及参与活动的有效化、“错误”的价值化,创设一个争辩与分享的空间,使得课堂教学从“教成”走向“学成”。

3.强化教学生成的应对能力

教学生成的应对能力体现为一种教学机智,需要比较高的教学素养,教师应本着敢于面对、积极应对的态度看待生成的价值和教学目标。对于思维混乱、争议性生成,交给学生争辩,对典型错误的生成,采取“对比”“导误”,对疑惑性生成,给予适当的暗示启发。

4.提升教学生成的应对能力

教学信息在课堂内外瞬息万变,教师要具有动态的意识和能力面对和处理这些动态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反思,平衡取舍,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进而进行教案二次加工、教材二次开发,为下次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变课堂教学“偶成”为“常成”。

新课程呼唤生成,更关注精心的预设。预设要立足学情,反映在目标设计、环节设计和时空设计等方面。

四、结合“同课异构”,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研究的设计、实施步骤与反思

下面以教学案例来简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成的研究”课题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行动和事实。

1.“同课异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准备阶段。

(1)理论学习;

(2)成立课题小组,召开论证会;

(3)制订“同课异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1月)实施阶段。

(1)“同课异构”启动仪式;

(2)成立“同课异构”集体备课小组;

(3)制订评课细则,并按标准进行相应的评价;

(4)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备课。

第三阶段:(2017年3月~2017年7月)总结反思阶段。

(1)再次调整实施“同课异构”行动计划;

(2)进行上课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

2.实施形式:小学数学“同课异构”

(1)所选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方法:针对同一节课,不同教师根据不同构想,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教研,它是对照法教研方式的一种,目的是通过对照教学过程的差异,总结有效教学的策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成的研究”课题从今年初开题以来,我们课题组每一位成员都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取得了一些结论,但是由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具有较强的情境性、相对性和内隐性等特征以及我作为本课题负责人,个人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存在,使得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受到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的限制以及本人作为课题承担者还有课题组成员的知识水平有限所致,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尽力予以弥补,这些问题与不足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激励我们课题组每一位成员深入开展后续研究。

猜你喜欢

异构预设课题
ETC拓展应用场景下的多源异构交易系统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吴健:多元异构的数字敦煌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异构醇醚在超浓缩洗衣液中的应用探索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