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经典阅读教学困境及对策

2018-01-25罗莹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篇目文本学校

罗莹

国学经典源远流长,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是经过验证的权威典范,如“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这些经典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增长见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经典诵读利国利民;国学大师南怀瑾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忘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加强国学经典的阅读,提升人文素养,意义重大。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大力倡导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掀起了经典阅读的热潮。国内中小学都积极响应,或多或少参与其中,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纵观我国中小学经典阅读的现状,仍不容乐观。本文试就目前中小学生经典阅读的困境与解决策略加以探讨。

一、中小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与困境

1.经典阅读功利化,学生阅读面不广

在应试教育体制中,教学轴心始终是考试和分数,中小学生的阅读非常功利化,课后多读一些切实提高分数的教辅仍是学校、家长以及学生本人的首选,而关于经典的阅读往往是缓解紧张气氛的润滑剂,与闲杂之书似乎无异。学校语文教学中的经典阅读也往往急功近利,通常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的点式教学,套路是字词句段的分析,重知识轻人文的现状并未得到有效改变,再加之学生对文化背景了解不深入,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导致经典文本的丰富精神内涵与意蕴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彰显,课后学生的拓展阅读兴趣自然也不会高。学生除了反复诵读语文课本上的经典篇目,关于其他的经典阅读并不多,甚至连阅读的篇目也不甚明确。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虽然也积极倡导学生要加强经典的阅读,但往往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没有专门的经典阅读课,没有明确的阅读篇目,更没有督促阅读的检测方式,要求学生交几篇经典阅读的读书笔记也多是百度的结果,经典阅读明显流于形式。在调研中,不少语文教师自己都未通读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自然在引导学生时也存在障碍。因此在不少学校,所谓经典阅读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效果不佳。

2.经典阅读视像化,“二手经典”广泛普及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全民普及的今天,中小学生的经典阅读也走向视像化。一部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长篇经典,往往通过两个小时的电影或者几十集的电视剧就能直观呈现,消费者在声色光影中轻松完成欣赏。这种视像化后的经典对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本无可厚非,但忽略的是经典文本本身。相对直观的视像刺激,文本显得枯燥无味,直观刺激代替了丰富的想象与理性的思考。长此以往,学生敏锐的思维将处于隋性并逐渐钝化,对学生思维的训练、独立的思考能力发展不利。同时,视像化的经典已不再是飘着油墨书香的“文本经典”,而是集声、像、图于一体的“超文本经典”,是经过导演、演员、制作者再次演绎的“二手经典”,往往寄予着再创造者的主观理解与情感,通常偏离了文本,甚至远离了文本的基本内涵,所以“二手经典”和第一手的文本经典根本就是两回事。然而,当下纯文本的“素读”越来越少,中小学生急功近利接受“二手经典”的情况却越来越普遍。笔者对某学校一高中班级进行“四大名著”阅读情况调研发现,读过四大名著文本的学生寥寥无几,但看过四大名著电视剧的学生大约占了50%。经典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1

3.大众阅读世俗化,经典阅读氛围不浓

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以视像感官刺激的快餐式大众文化迅猛发展,各种通俗的网络文学、手机阅读、电子读物充斥着人们的生活,重压下的人们也乐于消费这些快餐式、碎片式的大众文化。大众阅读趋向浅表化、世俗化,这给经典的传统文本阅读以巨大的冲击,使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不再浓厚。在学校,学生面对的仍然是卷山题海,学生需要“隆重”迎接的是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图书馆的经典读物大多成为摆设,或者成为学生休闲时随便翻翻的读物。在调研中,学生纷纷表示除了新课标规定的篇目,其他的经典还是等到上大学以后慢慢去读,而且学校对此也没有硬性要求。在家里,父母在劳碌一天后的闲暇之余,也是抱着手机不放。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阅读经典的氛围不佳,这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经典阅读的兴趣。

二、中小学生经典阅读优化刘策研究

从中小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看,主要还是没有解决好“读什么”“怎么读”“如何提升效果”三个方面的问题。这里笔者就这三方面提出一点意见。

1.拓展经典阅读的范畴,确定经典阅读的篇目

上文谈到不少学校虽倡导经典阅读,但往往泛泛而谈,实际上就是“读什么”不甚明确,学校未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做这个工作。基于此笔者有三点建議。第一,开设经典阅读课程,规定诵读篇目。中国国学经典,汗牛充栋,学生该怎么选择?学校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除语文课外,可专门开设经典阅读课程,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能力与知识结构,结合教学大纲推荐合适的文学经典篇目,并进行一定的阅读指导。如某小学在推行经典阅读的举措中,就分层次确定了诵读的具体对象,很具有借鉴意义。“一年级读《三字经》,二年级读《弟子规》,三年级读《千字文》,四年级读《百家姓》,五年级读《大学》《中庸》,六年级读《道德经》《论语》,并把新课标推荐的80首古诗穿插其中。”。同样的方式可以把《诗经》《孟子》《庄子》《楚辞》《史记》以及四大名著等经典阅读贯穿在初中、高中的学习过程之中。明确阅读的对象之后,还要通过诵读、背诵、阅读分享、经典鉴赏等进行定期检测,方能收到实效。第二,优化经典阅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如配乐吟唱、对比诵读、情景吟诵、分角色诵读、游戏诵读、分类品读等,只要能提升学生兴趣的方式都可选择,以快乐的方式提高阅读的实效。第三,提升教师的经典阅读能力,编写经典阅读教材。定期选派语文教师参与各种经典阅读的培训班,也可聘请专家到校指导,全面提升教师经典阅读能力。同时要整合资源,组织教师编写校内自用的经典阅读教材,既锻炼队伍,又让教师、学生经典阅读的目标更为明确。

2.提倡文本“素读”,加强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和无穷尽的张力,不同时期阅读会有不同的感悟。经典文本的阅读就是阅读主体与文字相互交融,阅读过程中思维的活跃、想象的自由、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感悟等都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深刻体会。因此笔者提倡文本“素读”,而不是抛开文本直接去欣赏“二手经典”。所谓“素读”就是指阅读经典本身,不參考任何人的见解或评价平和地完成,独立地感悟经典本身,生发出自己本真的体悟。因为任何专家的鉴赏、课堂老师的讲解,往往都是一家之言,很容易导致学生理解片面化,从而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思考力。如果学生为了应试花大量时间去背专家或者老师的诠释(就是所谓的笔记),还不如将时间花在背诵经典本身上。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烂熟于心,或许当时不甚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丰富,学生自然会对经典内涵有更深入的领悟。经典是源头活水,对学生成人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我国历史上许多优秀人物,早在他们“素读”经典的时候就已播下了智慧的种子。如鲁迅少年时便能熟背《纲鉴》,茅盾把《红楼梦》倒背如流,史学大师钱穆熟背“四书”、《朱子章句集》《史记》《三国》等,物理学家杨振宁幼年熟背《孟子》并形成一套相关的价值体系等。“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由此可见,“素读”经典意义重大。经典烂熟于心后,要想加深理解,教师可同期指导学生阅读相应的史书和作家生平经历的相关书籍,即了解作家,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这对学生深入理解文学经典至关重要,正如孟子所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所谓“知人论世”就是如此。

3.家校共育,合力营造经典阅读的良好氛围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学校对经典阅读的重视、教师的态度、阅读的氛围,都会对学生形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营造经典阅读的良好氛围,有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第一,学校应该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运用历史文化名人、经典诗词、名人名言、经典对联等内容,进行文化墙或文化走廊建设。利用板报、橱窗等展示学生经典阅读的成果,充分发挥激励作用。通过环境熏陶,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人文的浸润,启迪其心智,激发其兴趣。第二,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增强经典诵读的实效。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广泛开展读书报告会、经典朗诵大赛、经典背诵达人评比、古诗词知识竞赛、课本剧大赛、国学知识大赛、书香班级评比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竞赛激励学生阅读,提高阅读的效果。第三,推行“亲子阅读”,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除了学校,家庭育人也至关重要。学校可发挥主导作用,联合家庭广泛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倡导家长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通过家庭阅读展示会、手抄报、阅读卡、“书香家庭”的评比等充分发挥家庭育人的作用,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我们应正视当下中小学经典阅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并研究改善中小学经典阅读的策略,积极引导,家校共育,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经典阅读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篇目文本学校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议题确认 过程组织 篇目对比——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也说方志的体例与篇目(设计)及二者的关系(随笔)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