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

2018-01-25王佩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1期
关键词:助产士助产初产妇

王佩娟

目前,我国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与初产妇不能承受分娩疼痛选择剖宫产有关,因此,如何缓解分娩时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是目前临床妇产科研究的热点[1]。研究显示[2],分娩球能够促使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得到一致认可,为进一步探析对初产妇采取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的效果,本文以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124例初产妇为例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2017年9月接收的124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2例初产妇,观察组:年龄(28.5±3.6)岁,孕周(38.5±2.2)周;对照组:年龄(27.8±4.3)岁,孕周(39.3±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产妇单胎,妊娠足月,胎儿头位,阴道分娩指征,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适应证。排除标准:合并子宫机能不全、头盆不称、先兆早产、胎盘前置、妊娠合并症等,剖宫产指征,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禁忌证。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卧位助产护理):第一产程:产妇采用卧位或半卧位待产,期间予以产妇产前检查、情绪安抚、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一般护理。第二产程:产妇以卧位或半卧位分娩,助产士全程陪伴,予以产期检查、分娩指导、产后观察等一般护理。观察组(分娩球及自由体位助产护理):第一产程:待产室准备瑜伽垫,垫上预先放置分娩球若干,墙壁安装供产妇抓握的扶手;助产士以通俗的语言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分娩球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常用自由体位,包括半坐位、蹲位、侧卧位,俯卧位等;引导产妇以舒适体位坐、跪、卧于分娩球上,进行自由交替活动;坐位时可上下弹坐及左右晃动;跪位时,产妇膝部放软垫,增加舒适度,助产士指导产妇两手将分娩球抱住,身体向前方倾斜,同时产妇将头部靠在分娩球上面,前后晃动身体;趴位时,产妇上半身趴在分娩球上,腰部进行前后的晃动。期间注意加强产妇的安全保护,避免滑倒、碰撞等意外事件[3]。第二产程:分娩球常规消毒,置于配套分娩球架上,上表面铺巾;观察产妇宫口近全开时,协助产妇面向球架靠背跨坐于分娩球前半部分,双臂环抱,使上身紧贴靠背,双腿自然放置。宫口全开后,嘱产妇宫缩时屏气,如同蹲坐马桶排便样用力,间歇时呼气,趴在靠背上放松身体,期间助产士检查胎头下降情况,密切观察宫缩及胎心,观察胎头露出阴裂处以后,平稳的将产妇送上产床,予以分娩指导,常规接生。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耗时,观察产妇第四产程(产后2 h)出血量,统计两组自然分娩及剖宫产的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结果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结果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0.65%(50/62)、剖宫产率19.35%(12/62),对照组自然分娩率50.0%(31/62),剖宫产率50.0%(31/62),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第四产程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自由体位是一种区别于传统体位的新型待产模式,是临床研究证实缓解产前宫缩痛的有效方法[4-5]。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任何单一体位适用于所有产妇及任何情况,临床中助产士应根据母婴实际情况及产程进展适当应用自由体位,一般母婴情况良好,产程进展正常时,产妇可随心所欲,但母婴状况欠理想或产生进展异常时,助产士则应视情况采取指导体位,例如宫缩减弱或持续时间短时,可指导其站立前倾位,以加强宫缩等[6-7]。

分娩球是为产妇专门设计的助产分娩工具,第一、二产程予以产妇分娩球助产,具有以下好处及作用:分娩球能放松盆骨,减轻盆腔肌肉压力,促进产道扩张;分娩球能帮助产妇获得舒适体位,减轻分娩疼痛;分娩球能通过姿势转换和盆腔摆动增加骨盆灵活性,能维持产妇足够的腹部、背部力量,从而促使胎头下降,加速产生,减轻分娩痛苦;分娩球能提高产妇身体平衡及下调能力,有利于改善身体形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应用分娩球及自由体位助产需严格排除禁忌证,不同身高的产妇也宜选用合适尺码的分娩球,且分娩球及自由体位助产期间,应加强分娩球管理及护理,认真落实安全指引,以提高护理安全性,进一步保证护理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曲红艳研究结论一致[8],表明采取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能够显著缩短产程时间,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对降低剖宫产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表1 两组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s)

表1 两组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s)

观察组(n=62) 410.2±90.2 30.2±10.1 4.5±1.3 160.3±20.5对照组(n=62) 520.5±100.2 49.3±10.3 6.8±2.1 210.2±30.6 P值 <0.05 <0.05 <0.05 <0.05

[1]何玲玲.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电子版),2017,4(15):163,165.

[2]农小花,梁海燕,黄秀圆,等.分娩球结合自由体位和常规护理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效果比较[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5):6,36.

[3]谢俊静.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9):193,195.

[4]田洪,梁俊华,戴桂高,等.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与常规护理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7):176-178.

[5]殷飞燕.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作用于初产妇的临床体验[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165-166.

[6]何芳.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111-112.

[7]谯利萍.初产妇实施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的价值探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1):167-168.

[8]曲红艳.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25):106-107.

猜你喜欢

助产士助产初产妇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