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25于国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1期
关键词:脊柱组间微创

于国平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造成脊柱创伤的各种外界因素越来越多,如人为击打、自然灾害、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等。常见的脊柱创伤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神经结构损伤、骨损伤和软组织损伤[1],病情非常危急并且复杂,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也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一旦发生脊柱创伤多伴随各种复合伤、多发伤,引起多种并发症。当前,临床治疗脊柱创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然而传统开放手术对患者身体的创伤较大,还容易引起患者脊柱肌肉萎缩[2],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者造成偏瘫,丧失正常的身体机能,给患者术后恢复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越来越成熟,在脊柱创伤治疗中运用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非常明显,对此,本文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微创手术临床疗效,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脊柱创伤患者,按照1:1比例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各32例。微创手术组中,14例女性,18例男性,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为(43.25±4.14)岁;传统手术组中,13例女性,19例男性,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为(42.98±4.28)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可以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1.2.1 传统手术组 对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患者保持俯卧位,全身麻醉,在脊柱正中位置行手术切口,将椎旁肌从紧贴骨膜位置剥离到小关节外侧缘,用拉钩撑开肌肉,充分暴露脊柱受损部位,在直视条件下植入钉棒,撑开骨折处完成复位。结合患者脊柱创伤实际病情,严重者采取全椎板开窗手术,对椎体后缘骨折采取椎体后缘处理系统实施复位[3]。做好术后护理,预防创口感染。

1.2.2 微创手术组 对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患者保持俯卧位,全身麻醉,通过C臂机对椎弓根准确定位,在外侧缘位置行纵向切口,将最长肌和分裂肌有效分离,逐级扩张肌肉软组织,放置工作通道。充分暴露脊柱尾部、头部和峡部的乳状突,利用椎弓根探子拧入椎弓根螺钉,经皮植入塑形棒,撑开骨折处准确复位[4]。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严重者采取全椎板开窗手术,对椎体后缘骨折采取椎体后缘处理系统实施复位。做好术后护理,预防创口感染[5]。

1.3 观察指标

统计和分析患者手术的住院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两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微创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微创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0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地的交通工程、建筑项目等也快速发展,而人们受到的外界创伤也日益增多,特别是脊柱创伤,临床上常见的如脊柱软组织损伤、神经损伤、骨损伤等,一旦发生脊柱创伤,很容易引起其它的并发症,影响机体内部多种组织器官的正常机能,给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损害,使患者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巨大痛苦。对于脊柱创伤患者来说,必须及早就医,及时治疗[6]。针对脊柱创伤,以往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开放手术方式,然而这种传统开放手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弊病,如手术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创伤面大、容易发生多种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缓慢等[7],甚至会造成机体功能障碍,临床治疗效果不太理想。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的独特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并且微创技术在骨科手术领域中的应用,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可视化技术[8],使得临床治疗手段更加多样化。微创手术在脊柱创伤的临床应用中,在很小的切口处就可以准备剥离肌肉,有效保障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避免破坏脊柱周围组织器官,极大地降低手术对于患者脊柱的损伤,而且和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的手术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创伤面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较快。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脊柱创伤患者,按照1:1比例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各32例。研究结果表明,微创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0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脊柱创伤的临床治疗中,微创手术的疗效显著,手术高效安全,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表2 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1]曾景平,袁志峰,陈绪林.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2):87-89.

[2]金燕森.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4):85-86.

[3]包玉象.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84-85.

[4]李世忠.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7):91-92.

[5]孙波.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8):63-64.

[6]雷红艳.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 [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153-154.

[7]房芳,王芳芳.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97-98,105.

[8]杨冬.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5):240-241.

猜你喜欢

脊柱组间微创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