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研究

2018-01-25邵军晖杨琳简皓丁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1期
关键词:人流宫腔盆底

邵军晖 杨琳 简皓 丁娇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和终止非意愿妊娠的一种补救措施。据报道,全球每年约有4 800万人次人工流产,中国占有1/3,约1 300万人次[1],且随着性观念的开放及无痛人流术的开展,我国人工流产有日益增多趋势。人工流产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术中术后可能出现腹痛、阴道流血、宫腔或宫颈粘连、月经量减少、不孕等并发症,对女性的心理健康及生殖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除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避免不规范的人工流产操作外,术后修复子宫内膜,预防宫腔粘连是关键点。我院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志愿要求人工流产的育龄妇女401例,均符合以下标准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年龄18~35周岁,既往月经规律,停经45~60 d,阴道B超确诊为宫内早孕,无负压吸宫手术禁忌证、无盆底电生理治疗禁忌证,如局部皮肤破损、溃疡等、无慢性疾病史。随机分为两组:盆底电生理治疗组201例,术后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对照组200例,术后未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两组在年龄、孕次、产次、停经时间按及1年内有无生育要求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1.2.1 盆底电生理治疗组 应用法国Phenix USB4治疗仪。(1)治疗模式:子宫内膜修复模式,低频脉冲电刺激,频率为40 Hz,脉宽为250 μs,电流强度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波动在10~40 mA之间。(2)电极片位置:将电极片2个贴在耻骨联合上方两横指,左右旁开2 cm,2个贴在腰骶部即骶骨2~4水平,左右旁开2 cm。(3)治疗时间:于人流术后第5天开始,隔天1次,每次20~30 min,每个月经周期治疗5次,3个月为1疗程。

1.2.2 对照组 在人工流产术后,行健康宣教,未行盆底电生理治疗。

所有研究对象均由同一医生实施人工流产术,术后常规使用新生化颗粒口服3 d,促进子宫收缩。

1.3 疗效观察

完成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患者月经量、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及随访1年有生育要求妇女的临床妊娠率。(1)术后月经量:人流术后月经量与术前月经量相比较,月经量较术前减少一半者为月经量减少,对月经量减少及闭经患者排除再次妊娠及内分泌疾病后,行宫腔镜检查明确有无宫腔粘连。(2)术后首次月经复潮时间:人流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的天数。(3)子宫内膜厚度:完成一个疗程的盆底电生理治疗。由同一医生采用开立彩超诊断仪,在尿LH峰值日,行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4)临床妊娠率:完成一个疗程的盆底电生理治疗,随访1年有生育要求的妇女的临床妊娠率,即B超诊断宫内早孕的人数占有生育要求妇女的人数的比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术后月经量减少及宫腔粘连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月经复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1年内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是门诊常见的、有创的宫腔操作,治疗过程中可引起子宫内膜损伤,如果仅子宫内膜功能层受到损伤,则机体可通过自身月经周期中的雌激素与孕激素的撤退来完成修复,如子宫内膜基底层受到了损伤,因上皮及间质细胞再生障碍,新生血管的形成受损[2],内膜实现自我修复比较困难,子宫腔壁缺乏内膜覆盖,进而发生纤维化甚至瘢痕化及黏连[3],导致术后各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如月经量减少、宫颈粘连、宫腔粘连、不孕等。尤其对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来说,如何有效降低子宫内膜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盆底电生理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其对盆腔脏器脱垂、女性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碍及产后子宫复旧等方面都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国外有学者报道,盆底电生理治疗能有效提高子宫内膜厚度或改善子宫血流灌注[4-5]。有报道,仿生物电疗法用于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治疗子宫内膜生长不良的不孕症患者,并获得了理想治疗效果[6-7]。因此,我院进一步研讨盆底电生理治疗原理,研究人流术后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是否能及时、有效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提高临床妊娠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盆底电生理治疗组月经量减少比例(4.98%)明显低于对照组(25.50%);发生宫腔粘连比例(0.50%)明显低于对照组(6.00%);LH峰值日子宫内膜厚度(9.26±0.96)mm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临床妊娠率(15.4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有效、及时地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其治疗原理可能为低频率的电流刺激盆底肌肉自主收缩,刺激子宫血管平滑肌收缩和松弛,加强血液流动,使子宫动脉血流阻力降低,增加盆底、阴道、子宫内膜和子宫肌肉的血液供应,增加了组织营养,改善血流灌注,加速组织修复和生理功能修复,改善子宫微循环,从而促进子宫内膜生长,进一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8]。

人工流产不仅损伤子宫内膜,卵巢功能也将受到影响,研究显示,妊娠及人流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受到抑制,卵巢功能出现紊乱,表现为人流后内膜修复延缓、月经恢复时间延迟[9]。本研究结果显示,盆底电生理治疗组月经复潮天数(26.5±2.5)d明显短于对照组(38.1±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何淑明等[10]报道仿生物电治疗卵巢早衰患者,可改善其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及卵巢血液供应,有效改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与体征。故推测盆底电生理治疗电刺激不仅仅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还可能改善卵巢功能,促进内源性雌激素分泌从而协同修复子宫内膜。

人流术后子宫内膜损伤,继而引发月经不调、宫腔粘连、继发不孕,严重威胁了女性的生殖健康及心理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1]。盆底电生理治疗能有效促进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并促进月经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易实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疗效观察

[1]吴尚纯,邱红燕.中国人工流产后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32(5):479-482.

[2]孙燕,张小柳,蒋晓莉,等.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所致月经异常疗效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11):844-847.

[3]冯明月,王中洁.低频率电刺激联合小剂量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修复子宫内膜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6):584-585.

[4]孙鹏达,杨逸尘.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在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方面作用 [J].中外医疗,2013,32(10):58-59.

[5]Madafeiton MABD, Zheng CY, Chen SQ,et al.Neru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biofeedback therapy may improve endometrial growth for patients with thin endome trium during 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A preliminary report[J].Reprod Biol Endocrinol,2011(9):122.

[6]Chien LW,Au HK,Chen PL,et al.Assessment of uterinerceptivity by the endometrial 2 subendometrial blood flow distributionpattern in women undergoing invitro fertilization2 embryo transfer[J].Fertil Steril,2002,78(2):245-251.

[7]何茜冬,苏园园,唐妍,等.仿生物电疗法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8):634-636.

[8]薛惠英,仲纪祥,左阳花,等.盆底仿生物电刺激干预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冷冻胚胎移植结局[J].生殖医学杂志,2015,24(1):12-16.

[9]Miwa I,Tamura H,Takasaki A,et al.Pathophsiologic features of“thin” ndometrium[J].Fertiil steril,2009,91(4):998-1004.

[10]何淑明,梁丽霞,黄慧芳,等.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3,34(12):1851-1855.

[11]骆亚月.人工周期应用于重复人工流产后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2016-2017.

猜你喜欢

人流宫腔盆底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护理中的作用
浅谈PAC对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