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诊断学病例题库建设与教学实践

2018-01-25李建兰魏艳红董春霞梁志鹏黄艳杨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1期
关键词:诊断学题库医学生

李建兰 魏艳红 董春霞 梁志鹏 黄艳 杨波

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部分,是医学生由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1]。由于实验项目繁杂,概念较多,内容之间的知识点缺乏内在联系,采用传统讲授方法教学,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记易忘,学习效果也欠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临床思维能力,检查每个章节阶段性的教学效果,我们自行设计了适合于实验诊断学教学的病例题库。在编撰病例题库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测试对象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学院五年制2013级本科学生,第一轮参加测试的学生人数387人,分别是临床医学129人、麻醉学198人、口腔医学60人;第二轮90人,均为临床医学专业。

1.2 方法

1.2.1 题库设计 参考《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收集、设计和整理病例题库82例, 每份病例均包含简单的临床体征、必须的检验结果及作为备选答案的四个疾病名称。共分成六个单元,分别是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液常规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出血、血栓和止血检测;体液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肾功能临床免疫学检查。题库设计中,根据病例对应的教学知识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问题。例如,学习了血常规后,提供如下病例:女性,20岁,头晕、乏力半年。近2年来每次月经持续7~8 d,有血块。实验室检查:RBC 3.0×1012/L,Hb 85 g/L,MCV 60.7 fL,MCH 18.50 pg,MCHC 305.0 g/L,RDW 21.0%,网织红细胞0.015;血清铁蛋白10 μg/L,血清叶酸16 ng/ml,维生素B12600 μg/ml。提出的问题及选项为:(1)该患者贫血形态学分类是什么?(2)该患者诊断应首先考虑什么?并提供线索引导学生思考。

1.2.2 题库的测试与修订 初始题库考核学生,根据测试成绩分析试题难度,调整后的试题组成题库。

1.2.3 题库效果评价 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

2 结果

2.1 初始病例题库(简称初始题库)的难易程度评价

初始题库六个单元共发放测试卷2 322份,回收有效试卷2 035份,回收率为87.6%。根据测试成绩,发现白细胞的分类计数、血液常规检查题型简单;出血、血栓和止血检测的题型难度较大;肝、肾功能及临床免疫学检查中试题难度不平衡,简单题型和较难题型的比例都高。针对上述情况分析原因:出血、血栓和止血检测和肝、肾功能的内容非常多,是教学难点,相关疾病的诊断多数为综合性分析,诊断难度超出学习范围,需要降低试题难度,简单题型的试题适当增加难度,经过调整后组成最终的题库。

2.2 题库的教学效果评价

六个单元共发放测试卷532份,回收有效测试卷476份,回收率为89.5%。其考核成绩分布情况见表1。

2.3 教学效果评价

发放问卷调查表90份,收回有效问卷82份。多数学生认为病例题的深度和数量合适,有利于培养基础与临床联系的能力,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见表2。

3 讨论

3.1 病例题库设计思路

实验诊断学作为衔接学科,其重点应在于调整学生的思维转变过程,使之能采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应对临床相关课程的学习,故而引入病例讨论在教学之中[2]。但是多数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实验诊断学课程的过程中还未接触到临床实习,缺少实验诊断学直观认识和临床背景,因此往往抓不住课程的重点,导致这一关键桥梁的双向衔接出现问题,最终不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3]。这就要求所选病例题既要接近真实的临床实际情境,也要充分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局限。题库设计中,根据病例对应的教学知识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问题。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后开展病例的分析,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实际,培养学生运用基础医学知识思考临床问题的能力。

表1 题库测试成绩分布情况[n(%)]

表2 医学生对题库教学效果评价(%)

3.2 教学病例的选择原则

根据《实验诊断学》教学内容,尽量覆盖重点内容的原则设计病例。设计的初始题库首先进行试题难易程度测试,对于其中不太合理的部分及时修正,经过调整后组成最终的题库测试三年级医学生,考核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说明题库试题的难易程度适用于三年级医学生。经过反复修改,最终版本的题库紧扣教学大纲,能够覆盖教学内容,贴近三年级医学生的知识结构。

3.3 病例题库作为实验诊断学的教学内容切实可行

选用临床典型病例,建立与临床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4]。使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对“教”与“学”2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现阶段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清晰,已经开始接触各种疾病的诊断方法,因此病例的使用有着坚实基础。医学生学习各类医学基础知识比如病理、生理等以强化记忆为主,而如何将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还存在着一个思维方式转变的过程,即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思考的过程。通过典型疾病病例与临床理论知识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6]。让学生在病例分析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任何一个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将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7]。病例题的使用在形式上让医学生感受到了临床气息,同时培养了学生逐步分析问题,主动思维的能力。

在题库的建设中,选择与编写高质量的病例是至关重要的。选择病例要考虑大纲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病例的难易程度,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备较好的临床知识,能够针对临床实际提出问题,设计相关病例[8]。在实验诊断教学中选择题库用于教学评价,其病例经典,知识结构严谨,还可以节省教师准备病例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授课质量,还要进行病例的分析,这就要求病例题的内容不能太多,而实验诊断学的内容多、范围广,虽然设计病例时考虑所学范围,但是也不能全部覆盖。另一方面编写时间仓促,有些病例仍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4 结语

建立优秀题库,用于实验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根据医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参照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设计的病例题库能够满足该阶段学生的知识需求,有利于医学生对实验诊断学内容的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作为实验诊断学的教学内容切实可行。

[1]贺宝军,张蕴莉.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教学新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7):31-33.

[2]张建坤,张斌,张迎春.病例讨论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对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1):4779-4780.

[3]刘奔,程学英,刘丹丹,等.双轨模式教学法(案例式与PBL式)在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4):56-58.

[4]杨凡,万海英,李冬,等.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8):1133-1134.

[5]陈敏,张燕,陈鸣,等.实验诊断学典型病例分析题库的构建[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9):2801-2802.

[6]张天久,吕欣,徐艳朋,等.典型病例教学法在临床本科生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22-24.

[7]陈佳丁,激发临床医学生实验诊断学学习动机的方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9):1318-1319.

[8]宫丽平,刘玉婷,杨慧,等.病理学病例讨论库建设及教学应用的思考 [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4):269-271.

猜你喜欢

诊断学题库医学生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勾股定理”优题库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轴对称”优题库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轴对称”优题库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优题库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