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与研究

2018-01-24邵敏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8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对策

【摘要】大学英语听力理解是二本院校学生的薄弱环节,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对策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101-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的高校教育也逐步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对于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高校中除了专业英语课之外,公共英语课已经成为了各个不同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是从“听”开始,从2005年到2016年,作为衡量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题型不断调整,听力的难度不断提高,其比重占总分的35%,因此,听力教学应该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得到重视。

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1999年以来,多媒体教学以其明显的优越性,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的听力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难以完全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在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方面,依旧由老师掌控着课堂,以老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模式,学生被动听课;老师操控着机械设备,不断地放音,对答案,学生跟着做题,很容易产生倦怠感,出现抵触情绪。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探究适合二本院校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听力教学策略。

(一)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的英语基础欠缺。在二本院校,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他们在中学阶段没有掌握音标的正确读法,很多读音与标准发音相去甚远,甚至带着浓重的“乡音”,日积月累已经很难改正,而且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平时不听不读,背单词的时候只背拼写不背读音,单个单词听得懂,但连成句子就听不懂了,这些状况在男生中尤为普遍;其次,在语法知识方面,表现在句子结构模糊不清,没有语感,说出来的英文句子多为词汇生硬的堆砌、中英文夹杂;最后,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词汇量严重不足,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掌握的词汇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英语学习的需要,这些势必都影响到听力的理解,是学生进校就必须克服的第一道障碍。

(二)教师方面

第一,作为大学中的一门基础必修课,英语的总课时量一直都高居不下,受师资力量的限制,大班授课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使得英语老师授课时无法因材施教;第二,教师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以教材为主。在知识更新和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的互联网时代,如果仅靠书本教材上的内容,显然难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第三,教学目标和模式单一。在有限的听力课上,忽视了语言学习的真正过程,把通过考试或考试拿高分作为主要的目标,导致了听力教学过程中,做题成为重点,让学生感觉乏味;第四,教学评价体系有失公平。现阶段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参考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至关重要,有时为了顾及及格率,平時成绩变得形同虚设,这种只看结果不论过程的评价体系有必要得到改进。

二、解决对策

(一)对于刚入校的新生,要帮助他们打好基础。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把他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组指派一名小组长,老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纠正发音,包括每个音标的发音,单词的不完全爆破、重读音节、连读等细枝末节,课后由组长督促纠音;在词汇量方面,详细地教授背诵单词的方法,讲解词根词缀,单词的词性等,课后分配任务由组员轮流听写,单词的背诵在于重复,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此外,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文化背景知识,相比于语法结构、单词的记忆,文化背景知识显然更具有趣味性,更接近现实生活,在讲课中可以适时地导入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文景观等,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对话中自然地联想到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听力材料所表达的意思;可以通过英文歌、英文电影、广播节目、网络视频等学习形式让学生既了解了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听力水平;同时,可以把中西文化进行比对,在了解西方文明的同时用英文阐释中国文化,使学生有一个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概念。

(二)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消除存在的焦虑感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情感因素包括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的性格,以及焦虑或放松这两种不同的状态。因此,老师有责任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学习英语,只有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学生才能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被输入;那些性格活泼、外向、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更加乐于在放松的状态下去接受一种新的陌生的语言环境,同时,老师应该关注到另外一部分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又不善于开口说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学的是“哑巴英语”,容易处于一种焦虑的情绪之中,无法进入到语言习得所需要的潜意识习得状态,而且这样的情感会导致恶性循环,当自卑焦虑的学生因为一点小小的进步而受到老师的鼓励时,会很乐意把课外的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英语水平也会突飞猛进。

(三)改进教学模式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研究热潮,这种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得到推广,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教授信息知识,而是提前给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前通过看视频讲座、听广播等形式靠自主学习来完成预习任务,再由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任务性活动、交流性互动来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内化,从而完成整个授课过程。

1.课前预习。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听力教学中,首先必须精心地挑选输入的素材信息,所录制的视频的授课内容不仅要从教材中挑选,还可以从网上、课外书籍中选取,根据克拉申博士的输入假说,教师给学生输入的语言材料是i+1的难度,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所选素材不仅要稍难于学生可接受的语言材料,而且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来确定难度,比如法学专业的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远高于计算机专业的英语水平,为他们制作的视频就应该有所区别;素材的内容要贴近现实或具有时事性质,可以选取名人的演讲视频、获奖影片的片段、最新的时事新闻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在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先进行少数生词的讲解和引入背景知识,刺激学生脑海中已存在的图式,促使他们记忆中的背景知识进行迁移,从而提高学生对即将播放的听力内容的预测能力。新闻听力是英语四、六级听力考试中较难的部分,有些学生反映从未完全听懂过,但七个题目也能答对四个左右,其原因就在于熟悉了某些新闻背景知识,使他们即使听得似懂非懂也能通过预测推敲出答案。比如有一篇关于旧金山大地震一百周年纪念日的新闻,如果学生对于发生在1906年4月18日的旧金山大地震有所了解,那么答对以下两道题则易如反掌了:1)What does the news item mainly report?(大地震一百周年纪念)2)What caused the most of the destruction?(火灾)曾经关注过这场灾难的学生在新闻播放之前就已经把答案选出来了。当老师把视频听力资料上传到学生的QQ群之后,学生在自主预习时可以精听、泛听,反复听,这样才能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2.课堂教学。由学生组成的不同的学习小组在课前预习时就已经分工合作完成了视频中老师布置的任务,课堂上每个小组推选一、两个同学代表全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见解,然后由老师打分,最后进行评比、讲评;小组同学也可以全组出动,就视频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与其他小组互动等;这样,学生可以感觉到参与听说英语活动更像是从事一项业余爱好,而不是枯燥的英语学习,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同學们共同进步,一起成长。

3.课后拓展。目前高校中公共英语的听力课时仅占总课时的30%,有限的课时对于需要提高听说能力的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后学生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在听力上,巩固课堂知识之后,要有海量地泛听,可以使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见缝插针地听和记,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听力水平。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不能仅仅评价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要评价学生的是,在原有的英语基础上,他们投入了多少时间、情感来提高英语水平,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进行评估,首先让学生有个自我评估,同时,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而组成了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在学习活动中会对每个成员有个评价,最后是老师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到课率,课堂表现,取得的进步,期末考试成绩等给出综合评价。这样的评价才能让付出过努力的学生产生成就感,不会因为暂时的成绩不好而放弃英语的学习。

三、结语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翻转课堂应用于听力教学的策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而且能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改革教学策略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作者简介:

邵敏(1971-),女,湖南桃源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英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化。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