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崔文成教授治疗小儿风热夹湿咳嗽经验总结

2018-01-2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大青叶秦艽太阴

1.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济南市中医医院儿科,山东 济南 250012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于各种致病原引起的支气管黏膜感染,气管常同时受累[1],其在中医属“咳嗽”范畴[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儿饮食习惯也发生较大变化[3],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咳嗽风热夹湿证在临床日益常见,其证候表现为:急性发热,或有涕嚏,咳嗽初起,咳声重浊,或有痰、色黄或白,唇红,舌红,苔腻、色或白或黄或厚,脉滑、或浮或数。

崔文成教授是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名中医药专家,其在诊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咳嗽风热夹湿证方面经验丰富。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1 病因病机

咳嗽病位在肺,病因却不止于肺,《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聚于胃,关于肺”是对咳嗽中肺胃关系高度概括。肺与胃在解剖位置上相关,在经络循行中相系[4]。

小儿咳嗽风热夹湿证外因责之风邪外袭而上受,内因责之乳食积滞,湿自食来而太阴内湿。病机为风邪上受,太阴内湿,内外合邪,郁而化热,灼湿成痰,痰湿阻滞而现诸症。

风是“气动含尘虫”,空气中包含有病原微生物。肺合皮毛,开窍于鼻,风邪由皮毛、口鼻而入,侵袭肺系,故曰“風从外袭而上受”。

乳食过度在胃为积,食糜在肠为滞。湿是体内的液态营养成分,来源于饮食物。饮食物经胃纳、肠化,水谷精微物质吸收到血液之中为“营”,输送到组织间隙就是“湿”,故曰“湿自食来”。多余的营养物质滞于组织间隙、血管之中,称为“内湿”。太阴内湿是指足太阴脾、手太阴肺这二太阴经脉内有湿,湿伏于体内,湿从热化而为痰,湿从寒化则为饮。

发热是人体对抗风邪的反应,正气抗邪,邪正斗争,体内产热而不能及时散热,热郁于体内则体温升高,故曰“郁而化热”。

“湿”是痰饮血瘀的病理基础[5],湿从热化,体内的液态营养成分被体内热灼,煎熬浓稠而成“痰”,故曰“灼湿成痰”。痰湿阻滞而现诸症。痰阻于肺,从呼吸道排出的就是“有形之痰”,发为咳嗽,咳是有声,嗽是有物;在体内流动着的是“无形之痰”,致病广泛,表现多端,即所谓“百病多由痰作祟”。

2 治法方药

崔文成教授认为,治疗咳嗽不可见咳止咳,应明确病因,审因论治。根据小儿咳嗽风热夹湿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是祛风化湿,解郁清热,消食化痰,宣肺止咳,常用蒲金麻甘柴蒿方治之。

蒲金麻甘柴蒿方由《温病全书》菖蒲郁金汤、《温病条辨》麻杏石甘汤、《伤寒瘟疫条辨》升降散合方化裁而来:蜜麻黄6 g,石菖蒲10 g,郁金6 g,蒲公英15 g,金银花15 g,大青叶20 g,北柴胡24 g,青蒿15 g,秦艽10 g,蝉蜕6 g,炒僵蚕6 g,生石膏15 g,炒苦杏仁6 g,炒莱菔子10 g,生甘草6 g。水煎,分5~6次温服,每次服药以额头微汗同时有小便为度。

方中蜜麻黄为君,宣肺止咳、祛风散热、利水祛湿,一药多功;石菖蒲、郁金芳化湿浊、消食开胃,蒲公英、金银花、大青叶清热祛风解毒,共为臣药;北柴胡解郁退热,青蒿化湿透达里热,秦艽外疏风热、内清湿热,蝉蜕、炒僵蚕疏风解郁散结,生石膏清透肺胃郁热,炒杏仁肃肺止咳,炒莱菔子消食化痰、顺气止咳,共为佐药;生甘草解毒利咽,调和诸药为使。全方有祛风化湿,解郁清热,消食化痰,宣肺止咳之功。

3 验案举隅

患者庄某,男,9岁,学生。2018年1月15日初诊。主诉咳嗽3天,发热1天。3天前患儿受凉后出现咳嗽,不频繁,未予处理,1天前出现发热,热峰38.7℃,自服“布洛芬”等。素喜食肉、不喜青菜。现发热,咳嗽频繁,阵咳,痰多,易咯,色稍黄,鼻塞,不吐不泻,纳欠佳,大便质正常,1~2日一行,小便如常。查体:T 38.0℃,形体丰满,唇红、干裂,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闻及痰鸣音,心率98次/min,律齐。舌红,舌边尖少苔,舌中根苔白厚,脉滑数。血常规示:白细胞10.23×109/L,红细胞5.77×1012/L,平均红细胞体积82.3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5.30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07.00 g/L。西医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2.唇炎。中医诊断:1.咳嗽;2.唇风。辨证:风热夹湿,气阴不足治法:祛风化湿,解郁清热,消食化痰,宣肺止咳。处方:炒僵蚕6 g,蝉蜕6 g,石菖蒲10 g,郁金6 g,蜜麻黄6 g,生石膏15 g,炒苦杏仁6 g,生甘草6 g,板蓝根20 g,大青叶20 g,蒲公英15 g,金银花15 g,青蒿15 g,秦艽10 g,北柴胡24 g,赤芍10 g,炒莱菔子10 g。取配方颗粒3剂,日1剂,分6次温服,每2 h服用1次,每次少量频服,以额头上微汗同时有小便为度。嘱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有节制,忌食辛辣燥热及生冷黏腻。

2018年1月18日复诊。身无寒热,无鼻塞,咳嗽次数减少,唇干红无裂。上方去北柴胡、青蒿、秦艽、大青叶,加板蓝根至30 g,嘱继续清淡饮食,坚持均衡饮食,每天进食蔬菜,规律进食时间,减少零食,睡前2 h之内不进食。继服5剂后随访,咳嗽已愈。

按:本例患儿初诊时,因外感风寒出现咳嗽,望诊患儿形体丰满,舌红、舌边尖少苔,舌中根苔白厚,患儿又述平素喜食肉类、不喜青菜,考虑体内有湿气、有食积。故以蒲金麻甘柴蒿方主之。二诊患儿不再发热,故去北柴胡、青蒿、秦艽、大青叶等透热之品,板蓝根加量至30 g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猜你喜欢

大青叶秦艽太阴
大青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大青叶成分与作用研究进展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秦艽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Thirty-Six Stratagems (1)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大青叶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活性部位的初步分离
避免长期服用新复方大青叶片
中药秦艽治疗风湿痹症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