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神法治疗高血压的研究概况

2018-01-2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安神高血压病情志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2.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中医学“神”的概念有广义以及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指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之“神”指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素问·宣明五气》云:“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将神分别归藏于“五脏神”,五神产生的物质基础是五脏所藏的精气。调神法是指对于七情所致的病证,或者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病变,运用“养神”“安神”“调神”“醒神”等方法调节情志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失眠、抑郁焦虑等情志疾病密切相关,高血压病日久可出现精神紧张、失眠烦躁、易怒、焦虑抑郁等情志疾病,而情志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又可影响高血压的发病及血压的控制,故临床上运用调神类方药调畅情志己成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一种新趋势。

1 调神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中医理论基础

1.1 五脏与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人的神志活动依赖于五脏精气、气血的充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五脏与情志有着密切关系。《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医宗金鉴》中指出“心静则藏神,若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不宁也。”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又主血脉,心气运行血液为神明之心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神明之心又是血脉之心精神上的保障;《灵枢·本神》曰:“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魂为五神之一,而魂藏于肝,故肝与神有一定的关系,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气血,肝藏血充足,滋养肝魂,又可助心行血,肝疏泄功能正常,肝气条达,情志调畅,则有利于心神内守[3];脾胃化生的营血精微为神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脾胃居中焦,为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胃降,气机升降有序,则神志活动处于平衡状态[4];肺藏魄,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正常宣发肃降,水液输布与排泄功能正常,全身气机调畅,心脑气血得充则神志活动正常;肾居下焦,藏精,属水,心居上焦,藏神,属阴,生理状态下,心火下降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承使心火不亢,心肾交感则神志正常活动,心肾失交,则神志活动异常。五脏是一个整体,五脏之间功能协调则神安。

1.2 高血压病与情志病的相关性 高血压病是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起居失调、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脏腑功能损伤等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衡,形成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乖逆而形成的疾病。情志致病的主要机理是气机逆乱,升降失调,长期情志刺激可造成气血津液损伤、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5]。高血压病与情志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两者有相似的病因病机[6-7]:情志不畅,气机郁结,肝疏泄失常,郁久化火,肝火上炎,气血上逆,或素体阳亢之人,内火生风,上扰心神;肝郁化火,肝火旺盛,久则伤阴,或素体肝肾阴虚,阴不制阳则肝火偏亢,肾水不足无以上济心火导致心肾不交;嗜食肥甘厚腻或烟酒过度,痰浊滋生,日久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心失所养,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气郁结,积而化热扰心;高血压合并失眠、抑郁焦虑等情志病日久入络,血行不畅形成血瘀,瘀血不去,新血难生,则心失所养。上述皆可扰心,进而影响心神,高血压病患者病程长,日久则血脉必受损,神明失其藏养,故临床高血压病患者常出现失眠、烦躁、焦虑等情志病表现[8]。心藏神,神安气血充盈于脉内,运行流畅,则血压平稳。研究表明情志病日久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进而损害心、肝、脾、肾而引起血压升高[9]。情志病,则血脉失其所主,气血运行失常,化生瘀血痰浊,久则化火灼脉,继而扰乱神明。故“形神合一”、 “神为形之主”的理论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有显著的优势,使“主明则下安”。

2 调神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现代理论研究

高血压病日久可出现精神紧张、烦躁易怒、失眠、焦虑抑郁等情志病。有学者认为中医学的情志病属于西医学中心理应激范畴[10]。现代西医学界中对于失眠、焦虑抑郁等情志疾病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者目前多从自主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枢神经系统、体液调节等方面来论述。长期的失眠可导致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变化,焦虑抑郁状态更容易导致交感神经激活[11],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而导致血压升高;研究表明RAS广泛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循环血中AngⅡ水平可以反映出机体的应激强度。焦虑抑郁与RAS的过度激活有关,并最终通过RAS通路使血压升高[12];中枢神经系统可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调节血压。失眠、焦虑抑郁日久可影响大脑功能,引起下丘脑功能紊乱。一方面下丘脑血管收缩,可引起总体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13],另一方面下丘脑功能失调,类固醇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多种激素共同作用引起水钠潴留,血压升高[14];长期失眠使机体处于清醒和紧张状态,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水钠潴留而导致血压的升高[15],其他研究表明失眠、焦虑抑郁等情志病可通过改变瘦素、褪黑素、皮质醇等的分泌节律、周期和分泌量进而导致血压升高[16-18]。可见,失眠、焦虑抑郁可对高血压的发病及血压的控制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调神法治疗可改善失眠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抑郁焦虑状态,进而取得一定的降压效果。

3 调神法治疗高血压病的应用情况

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联合应用降压药与安眠剂疗效确切,安眠剂目前多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但长期使用有肝肾损害、药物依赖性、戒断反应等副作用。高血压并发抑郁焦虑的患者,单用降压药降压效果不明显,在此基础上给予抗抑郁焦虑药物,结果表明在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得到改善的同时降压疗效能显著提高[19]。相较于安眠剂和抗抑郁药物而言,中医学中的调神法在改善睡眠及抑郁焦虑状态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且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等副作用。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失眠、抑郁焦虑等情志病患者,中医治疗上多以调神法为主,并根据临床证候的不同 ,配伍以清热、平肝、解郁、祛痰、滋阴、补虚、化瘀等方法。

3.1 不同证型组方用药

3.1.1 肝火上炎、肝郁化火型 肝火扰心,则心神不安,苗润等[20]自拟平肝安神汤(生地黄15 g,龟甲15 g,生牡蛎30 g,生龙骨30 g,丹参20 g,黄连9 g,百合30 g,郁金10 g,茯神15 g,酸枣仁25 g,夜交藤30 g,肉桂6 g),在清心平肝滋肾基础上化裁来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的患者,结果表明平肝安神汤能明显改善失眠状态,且能显著降低降压。乔建峰等[21]以天麻钩藤饮合柴胡疏肝散治疗高血压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结果显示患者的焦虑状态得到改善的同时也能降低患者血压。

3.1.2 痰湿壅盛型 廖蔚茜等[22]将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自拟化痰安神熄风方(法半夏 10~15 g,炒白术 10~15 g,天麻 10~15 g,钩藤 15 g,枳实 10~15 g,竹茹10~15 g,石菖蒲 10 g,泽泻 20~30 g,夜交藤 20~30 g,丹参20~30 g,葛根 20~30 g,琥珀 10 g,黄连 8~10 g)治疗,结果表明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化痰安神熄风法可以降低患者血压。

3.1.3 阴虚阳亢型 肝肾阴津亏于下,肝阳亢扰于上,肝阳偏亢常扰于心。李荣存[23]自拟滋阴潜阳安神方(桑寄生30 g,怀牛膝15 g,川楝子9 g生地30 g,生山药30 g,白芍20 g,龟板12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石决明30 g,酸枣仁30 g,柏子仁12 g,当归15 g,川芎15 g)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结果表明滋阴潜阳安神法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李氏[24]认为交通心肾佐以平肝祛痰法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在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的同时可降低血压。

3.1.4 瘀血阻滞型 左成扩等[25]认为活血化瘀法是治疗高血压病且降低致死致残率的关键,认为在治疗高血压病的方剂中加入酸枣仁、远志、合欢皮等宁心安神的药物,能取得较好降压疗效。

3.2 其他 邓东明等[26]采取百乐眠胶囊干预高血压病伴失眠的患者,结果显示在改善睡眠的同时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李小飞等[27]自拟二夏汤加味治疗高血压伴失眠障碍的患者,结果表明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降压效果也优于对照组。

4 调神类药物药效机制

有研究表明[28]安神中药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催眠作用,可促进动物睡眠,通过影响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来实现安神功效,还具有脑保护、神经细胞保护、抗焦虑抑郁、抗惊厥、抗癫痫等作用[29]。动物实验中解郁安神中药可以提高抑郁模型大鼠皮层和海马的单胺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提高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的表达而达到抗抑郁效果[30]。郭丽丽等[31]指出安神中药可扩张微血管,改善心脏血管微循环,减少血管堵塞,其提取物还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5 小结

高血压病多合并失眠、焦虑抑郁等情志疾病,临床治疗上应做到形神共治,促进病人恢复到“形与神俱”的状态。但目前对于高血压伴发情志疾病病理机制的认识仍不全面,对其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效治疗还不够完善。中医方面相关报道及论述较少,对合并抑郁、焦虑的高血压患者的诊治观察比较缺乏。临床医生需要加强对高血压造成的心身疾病方面的认识和研究,希望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高血压合并失眠、抑郁焦虑的认识也更加完善,而中医药治疗也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安神高血压病情志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安神补气丸中8种成分
我国高血压病的空间分布研究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温肾安神方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34例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养血安神汤治疗失眠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