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罂粟碱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2018-01-24尹小菲康文全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坏疽川芎嗪肠炎

尹小菲 康文全

缺血性肠炎(Ischemic coliti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的血液供应减少或停止, 导致肠壁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肠道急性或慢性的缺血性损害[1,2]。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及饮食结构的西方化, 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缺血性肠炎的发病率也在增加。缺血性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及便血。缺血性肠炎的一般治疗包括禁食、静脉营养支持、广谱抗生素抗感染等[3]。本院对于缺血性肠炎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罂粟碱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缺血性肠炎的住院患者105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男9例(18.00%), 女41例 (82.00%);年龄 30~82 岁 , 平 均年龄(58.76±12.95)岁。治疗组男 12 例 (21.82%), 女 43 例 (78.18%); 年龄 26~83 岁 , 平均年龄(57.98±12.8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有缺血性肠炎的典型表现, 如腹痛、便血, 均在入院72 h内完成肠镜检查, 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缺血性肠炎, 除外炎症性肠病、结肠肿瘤和肠结核等其他下消化道的出血性疾病。经便常规及便细菌培养检查排除感染性肠道疾病、寄生虫病等。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具体为:入院后均予以禁食、积极治疗原发病、静脉营养支持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均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喹诺酮类或头孢三代类抗生素静脉滴注7 d。对照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52020959, 规格:5 ml/支)1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 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罂粟碱注射液60 mg(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厂, 国药准字H21022246, 规格:30 mg/支)加入生理盐水250 ml, 1次/d,静脉滴注。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7 d。治疗过程中每日记录患者的腹痛、便血情况, 2周后复查肠镜。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通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进行判定。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以及大便潜血转阴时间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同时统计口干、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为: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大便恢复正常, 肠镜检查病变基本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大便恢复正常, 肠镜检查病变尚未全部恢复;无效:上述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肠镜检查结果未见变化, 或呈恶化趋势甚至转外科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①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和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分别为(3.46±1.21)、 (3.87±1.34)d, 均短于对照组的(4.31±1.67)、 (4.76±1.48)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治愈30 例, 好转11 例 , 无效9 例 , 总有效率为82.00% (41/50) ;治疗组治愈38 例 , 好转 14例 , 无效 3 例 , 总有效率为 94.55%(52/5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与用药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顺利完成疗程。

3 讨论

在以往的观念中, 缺血性肠炎为临床少见病, 但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病及糖尿病等日益增多以及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 缺血性肠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缺血性肠炎分为非坏疽型与坏疽型, 其中非坏疽型约占80%~85%, 坏疽型占15%~20%。坏疽型需要及时的外科手术治疗[4], 而非坏疽型经过积极和及时的内科治疗可以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缺血性肠炎的发病机制是结肠的供血不足,具体原因包括肠系膜栓塞、血栓形成或动脉硬化引起狭窄、血容量减少、休克、败血症、血液性状改变, 糖尿病, 肠内压增高如便秘、各种原因导致的肠管狭窄、肠内细菌群改变以及血管痉挛等。因此及早行扩血管治疗, 改善肠壁缺血状态, 可以促进肠黏膜恢复正常, 有利于尽快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

丹参川芎嗪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改善微循环的中成药, 常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其有效成分是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 两者均有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维护细胞膜稳定性和完整性的效果。不良反应有皮疹、恶心、头痛、呕吐等[5]。既往有研究发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缺血性肠炎的治疗中有效, 可缩短病程, 减短患者腹痛及便血的时间[6]。

罂粟碱是一种阿片类生物碱, 是一类非特异的血管扩张剂和平滑肌松弛药。它通过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引起血管扩张, 对血管、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均有松弛作用, 能缓解平滑肌痉挛, 从而改善局部血管循环。在内科、外科乃至皮肤科等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 具有抗血管痉挛、扩张血管、镇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7]。既往有研究表明罂粟碱可应用于缺血性肠炎的治疗, 可以有效促进血管扩张, 缓解腹痛等临床症状, 增加肠道的血液流量[8-10]。罂粟碱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排尿困难以及眼压上升等, 过量使用还会对心肌的收缩性以及传导性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关于联用罂粟碱和丹参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肠炎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发现, 和单用丹参川芎嗪相比, 联用罂粟碱能缩短患者的腹痛时间及便血时间, 提高了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少, 无一例患者因应用罂粟碱注射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而停药。

综上所述, 与单独应用丹参川芎嗪相比, 采用罂粟碱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炎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和恢复, 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较高。而且罂粟碱价格较低, 基本上不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便于实现患者治疗的利益最大化, 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收稿日期:2018-04-16]

猜你喜欢

坏疽川芎嗪肠炎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巧用鸡蛋清治猪肠炎
肠炎是如何引起的、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路艺主任医师糖尿病足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川芎嗪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肌重塑中TGF-β1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