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族地区农村小学数学低段应用题自我提问策略研究

2018-01-23赵向东

读天下 2018年15期
关键词:应用题农村小学数学

摘 要: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彝族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应用题中根据题意自我提问解答经常出现“问不对题”,“题不达意”,“堆砌句子”,“问而难解”等乱象。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寻求有效的解决之法,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应用题

近些年来在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发展的前景下,尤其是我县彝族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条件相比之前,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软硬件设施都有了极大改善。但局限于地域条件,特别是纯彝族乡村,环境与生活条件都较差,人口流通少,接受外来文化熏陶机会近乎零。村幼师资质力量欠缺,学前教育难以规范。智优学生向城镇学校流动,农村家庭辅导缺失,使得彝族农村留守孩子认知能力接受能力普遍偏低。体现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二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自我提问的解题思维上,跟不上节奏。语言表述混乱,理解题意难以深入,应用题中根据题意自我提问解答经常出现“问不对题”,“题不达意”等现象。

全国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在“大问题”教学中提出:能引出学生问题的问题,就是好问题。其“大问题”的魅力在于:源于问题,忠于问题,终于问题。“大问题”之理念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我们彝族地区二三年级的学生,在应用题自我提问上,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大问题下的这个“小问题”,即培养孩子如何根据题意提出有效的问题并解答。结合彝族农村二三年级孩子认知特点,培养孩子在应用题里的自我提问素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培养意识

(一) 给学生予机会去模仿实践

美国数学家G·波利亞在《怎样解题:数学思维新方法》里说:解题是一种实践的技能,好比说像游泳一样,我们是通过模仿和实践来学会任何一种实践性技能的……在学习解题时,你要像学游泳一样,必须观察和模仿别人解题时的方式方法,最后你通过解题,学会了解题。这里的“别人”不是别人,就是你这个数学老师。

老师解题示范,其本质是给予学生解题帮助,是不透痕迹和自然而然的帮助。老师一次又一次地问同样的问题,指出同样的步骤,在这样的数不清的提问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会想法子进行自我提问。

(二) 体验提问的好处,提高兴趣

自我提问于学生是一种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经验来自无数个日子的老师的潜移默化的示范教育。他们在无数次地遇到应用题或者应用题里需要自我提问解答时,会以学到老师的方法自我完成解题而不需要老师的最后一次讲解为傲。

老师仅需要把学生的“自我提问”及其提问的思想与结论,用恰当的方式呈现给每个同学,自然的,好像本该如此的与全班同学分享,与群体共享成功的喜悦。那么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兴趣”,必然会显而又显地作用到“随时提问”上来。“自我提问”便成了学生解答应用题过程中最普遍而不可或缺的“常客”。

二、 形成习惯

(一) 读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话适用于小学的所有学科教学。引导学生解答应用题时,一定注意,老师的教学习惯,恰好是学生模仿的主体。课堂上每讲解一道题之前,必须读,老师自己读,学生读,至少读2至3遍,达到把题目的表面意思弄清楚的最低要求:描述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与这件事有哪些相关联的数据?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只有搞清楚了题目表达的意思,再去进行下一步的思考,才有意义,才有效果。

(二) 猜想的习惯

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猜想,敢于猜想。一道应用题摆在你面前,首先“好好的”读明白它。你读完每一句已知条件,不妨进行一次猜想,这些猜想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关键是要实施“猜想”,说不定这些猜想就是“自我提问”需要的呢?

举个三年级上册倍数的例子:

公园里有6只黑鸽子,8只灰鸽子,24只白鸽子。

①一共有几只鸽子?②白鸽子是黑鸽子的几倍?③你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读完前两个已知条件,你可以猜想:可能求黑鸽子和灰鸽子一共有几只,可能求谁比谁多或少几只,可能求黑鸽子是白鸽子的几倍。读完第三个已知条件,可以猜想:可能求三种鸽子之和,可能求某两种鸽子之差,可能求谁是谁的几倍……或者是其他天马行空的猜想都可以。直到读完问题,你就发现猜想的可能已经明示了两个了,那么其他的可能性猜想呢?它们就是解决第三个问题的素材呀!

(三) 检验的习惯

老师们即将在学生完成题目时总爱用这样一句话提醒他们:请大家认真检查,看看还有没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其实彝族农村孩子局限于本身的认知能力,很大程度上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检查”。能力强的学生,噼里啪啦完成解题任务,马上就扔下笔,提交作业,即使他的答案有多么不可思议,他也无动于衷。能力弱些的学生,则咬着笔头,傻傻的等待时间的最后一秒,然后交卷完事。要他们检查,无从下手呀。即使他们检查时有“手”可下,在检查每一题时,也许大意粗心,或者缺乏耐心,而查不出毛病。

引导学生检查自我提问,可以用到这样三个问题:①我用到的已知条件还有遗漏吗?②我用到了除已知问题外的所有的数据了吗?③我的结论符合生活实际吗?

我有个三年级彝族学生吉克李伟做过这样一道作业题的例子:

一本故事书有72页,小林三天读了24页,

①照这样的速度,小林6天可以读几页?②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他的提问:小林读完这本书要几天?他的解答:72×(24÷3)=576(天)

先不管他的提问科不科学,单看他的结论,就闹了一个笑话,全书总共才72页,就算一天读一页,也要不了576天呀!况且其他的问题还少了最关键的几个字“照这个速度”。

如果他认真利用以上三个问题去一步步检验,相信他一定会找出他的问题并改正的。

“新课程标准”在其“总目标”中提出,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师要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的“自我提问”,要引导其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设法让“自我提问”与生活,与其他学科关联起来,一定能使学生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林.浅析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6(35).

[2]裴明.关于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体会和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3).

作者简介:

赵向东,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哈曲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应用题农村小学数学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